新闻首页 | 和讯首页 股票/基金 股吧 新闻 个人门户
可口可乐

     核心提示: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日,一份《可口可乐调查报告》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份由大学生组成的社会调查小组发布的报告称,可口可乐严重侵害派遣工利益。一时间网络上对可口可乐的指责和声讨四处可见。真相到底如何?
可口可乐
   12月14日晚,由大学生组成的社会调查小组,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发布《可口可乐调查报告》,称可口可乐严重侵害派遣工利益。

   报告称:“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存在大量的派遣工和其他非正式工,这些工人干着最危险、最苦、最累的工作,工作时间最长,工资却最低,而且还被拖欠甚至克扣。” [全文]

  “人数多,工作时间长,工资低”

  这份长达28页的报告调查了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的5家装瓶厂和4家供应商。调查反映出最严重、最集中的问题在派遣工方面,5家可口可乐装瓶厂都存在大量的派遣工。[全文]

  逃避法律和社会责任的策略?

  报告认为,可口可乐把需要大量成本、风险最高、最麻烦的工作岗位转嫁给劳务派遣公司。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指出,这是可口可乐逃避法律和社会责任的策略。报告援引一位湖南籍派遣工的话:“我们就是可乐厂的牺牲品,这里太不公平了,可乐厂就是故意把我们甩给东区(劳务派遣公司)的。”[全文]

  大学生调查报告:可口可乐厂非法用工

  调查始于2008年7月,京、穗、杭三地9名大学生参与了活动。在一个月的打工和调查中,学生接触到可口可乐5家装瓶厂和4家供应商。结果显示,可口可乐装瓶厂大量雇佣派遣工,工作时间超长。[全文]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15日发来声明,否认了此前一份由大学生发布的《可口可乐劳工权益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声明称,在获悉该报告后,第一时间与相关的装瓶厂沟通,进行了内部自查。初步自查结果显示,该报告中的指责并不属实。

  事实的真相还有待地方劳动监察部门的进一步调查。不过,该事件掀开了中国劳务派遣制工人生存状态的冰山一角,还是引起了多方关注。[全文]

  东莞:绝无拖欠克扣工资现象

  针对报告所指部分派遣工收入被克扣11%的问题,可口可乐东莞厂表示,该厂已根据东区提供的考勤记录足额支付工资,绝无拖欠和克扣工资现象。此外,针对被指长期大量使用派遣工的问题,该厂称:“我司派遣员工占公司用工总人数的21%,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公司的派遣人员用工方式为综合计时制,并已获得劳动部门的审批。”[全文]

  杭州中萃:派遣工比例未超标

  关于长期大量使用派遣工的问题,可口可乐杭州装瓶厂(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也回应称:“我公司大部分雇员都是长期用工,签有符合国家法规的劳动合同。鉴于饮料生产行业的季节性要求,我公司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提供少部分派遣工作为用工补充,但比例从未超过雇员总数(2692人)的43%。”[全文]

  广州/惠州:不存在拖欠工资情况

  可口可乐广州厂和惠州厂也针对报告一一作出回应。其中,关于克扣、拖欠工资的问题,广州厂和惠州厂称,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发放日为次月15日前,并不存在拖欠和拖延发放的情况,两厂员工的每月基本工资均超过最低工资标准。由于实行综合计时制度,劳务派遣员工的加班费采取当月及综合计时,实施周期内结算相结合的形式,部分旺季加班小时放在淡季支付,是符合综合计时制度对加班费计算要求的。[全文]

  上海申美:未非法收取进厂费

  可口可乐上海装瓶厂(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也否认了所指该企业“非法收取进厂费”、“克扣、拖欠派遣工人工资”等行为。上海申美表示,该企业从未向员工和劳务派遣员工收取任何“进厂费”,所签约的劳务派遣公司均为合法注册公司,其亦未向员工收取过“进厂费”。根据公司相关薪酬和奖金制度,该公司的工资发放日为当月31日前,从未拖欠和拖延发放,也不存在克扣工资的情况。[全文]

可口可乐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如何稳定就业和保护劳工权益,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命题。劳务派遣这一在西方只用于灵活就业的用工形式,在中国制造业中被广泛采用。

  采访的多位劳动法学者均表示,中国劳务派遣制度被滥用的消极影响已暴露无遗,亟须法律进行较为严格的规范。[全文]

  大学生可口可乐报告争议 评论指保住工作是头等大事
  据了解,该调查报告发布后,有反对意见称,可口可乐公司所能提供的工作条件,已经远远好于其他中小企业。目前经济下滑,工人能保住工作岗位已经是头等大事,若因为此事造成工人失业,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全文]
  中国劳务派遣制度是异化的 很多企业是假派遣真中介
  陈步雷表示,中国劳务派遣制度是异化的,很多企业是假派遣,真中介。这些公司往往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很低。它们作为用人单位,劳动者的权益很难保障。[全文]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公司简介
  1886年美国人约翰。彭伯顿发明了可口可乐。至今“可口可乐"商标是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商标,并在全世界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伙伴是中国轻工业总会及其联系机构、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中国国际投资公司、嘉里集团和太古公司,共同建立了二十七家装瓶厂,可口可乐中国至今已在中国投资达11亿美元,员工15000人。可口可乐已连续七年被评为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饮料。而雪碧亦是最受欢迎的柠檬型饮料。
  可口可乐系列产品有: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芬达、雪碧、阳光、醒目、天与地、津美等。特别是在1996年推出首次为中国市场研制的果汁饮料“天与地”后,接着又成功推出矿泉水和茶产品。亦于1997年8月推出果味的碳酸饮料品牌“醒目”。可口可乐系统十分关注社会效益。作为良好的企业公民,可口可乐全国各地装瓶厂与各地有关部门合作,积极支持和帮助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回馈本地社区及做出贡献。
   图片报道
可口可乐

大学生调查报告指可口可乐侵害派遣工利益

   往期回顾
 
奥凯航空停航 民营航空为何插翅难飞
  国内第一家飞上蓝天的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有限公司(Okay Airways Company Limited,简称“奥凯航空”)将暂时收起“翅膀”。从2005年奥凯航空的第一架飞机上天至今,国内的民营航空一直因为融资困难、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原因,而拖着沉重的“翅膀”飞翔。[全文]
 
波司登涉嫌偷税遭税务部门调查
  逃税传闻来自11月13日香港一家媒体的报道。该报道称,收到一封关于波司登涉嫌偷税的举报信,涉及的税款金额庞大,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已下令各地调查,河北、山西、山东的国税局已就此事立案调查,辽宁国税局亦已转达大连与沈阳国税局跟进此事,,重庆国税局则已展开调查。[全文]
 
航空业亏损严重 东航或已资不抵债
  东方航空发布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资产总额75.5亿元,总负债74.3亿元,这样的数字意味着东航被逼上了一条绝路——目前它已经接近“零净资产”的表现,如果年内没有注资或重组,东航将出现资金危机或被ST。[全文]
 
“溢佳香”老板失踪 企业身陷“债务门”
  近日,用12年时间创下品牌的浙江溢佳香食品有限公司,从债主盈门到老板失踪,地方政府出手相救,可口可乐航空似乎是金融危机下又一个被击倒的民营企业。然而,溢佳香的困境另有隐情,溢佳香法人代表娄寿敬与妻子金花玉参与的一场地产赌局,才是导致其资金链几乎断裂的直接原因。[全文]
 
深南电深陷高盛全球石油赌局
  证监会深圳证监局于10月17日下发通知,指出深南电在今年3月12日与高盛全资子公司签订的期权合约涉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以此要求深南电限期整改。[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