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短缺 刘桂仙“急得直撞墙”】 在一切凭本购货的票证年代,个体经营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挑战。刘桂仙五儿子举例当年的供应状况——六七八月供应芝麻酱,春节供应瓜子花生,一家5斤白薯,啤酒1人1瓶……如此供应却要面临创下68天候餐纪录的食客。候餐者用砖头替代排队。”[详细][评论] 【工商局“像娘一样”】 回忆当年创业的艰难,刘桂仙至今仍怀念当时的工商局“像娘一样”。在供应紧缺年代,工商局干部提着米袋子、端着锅盆为悦宾寻米找豆腐。为她做担保向银行贷款500元购置了雪花牌冰箱。又为刘桂仙办下执照”…[详细][评论]
【不敢给菜定价格 请食客估摸着给】 自称“眼一份手一份”的刘桂仙在经济学这把算盘上,她情愿糊里糊涂算粗账。作为“出头鸟”的刘桂仙在质疑与挞伐声中不敢定菜价。一个纸盒子摆在门口,请食客“估摸着给”…[详细][评论]
【入嘴的东西比天大 掌不了勺就掌舵】 刘桂仙让家族牢记一个朴素至简的真理“入嘴的东西比天大”。1996年,刘桂仙因年迈及疾病不再掌勺,然而掌舵依旧。究其因是“人心隔肚皮,不盯着不行。” …[详细][评论]
【我就敢夸这个口 悦宾从没吃坏过人】 刘桂仙有句口头禅“谁检验也不如顾客检验。”食客检验的是28年如一日的味道;28年日如一日的洁净。“悦宾从没吃坏过人”,她自信地说:“我就敢夸这个口。” …[详细][评论]
【北京市领导尊称她“仁义老太太”】 2002年11月27日,刘桂仙被北京市工商局等机构选为“个体工商户优秀经营者”。市领导尊称她“仁义老太太”。“仁义”是对她人性、经营的肯定 …[详细][评论]
【人物简介】
刘桂仙,北京首家餐饮个体户。1980年9月30日,位于东城区翠花胡同里的“悦宾饭馆”横空出世。试营业一周后,1980年10月7日,《北京晚报》头版刊出消息《本市第一家个体经营的悦宾饭馆今天开业》。自此,悦宾主人刘桂仙成最先富起来的人及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人物。 俗话:创业难守业更难,问及28年守业之道,识字有限的刘桂仙以家常话总结:做菜要实心眼,创新要用心眼,待客要真心眼,对伙计要好心眼,管理要多心眼。[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