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和讯演播室移动到潘石屹先生的办公室,朝外SOHO的11楼。今天我们不讲股票、房地产,我们从潘总的书《我用一生去寻找》开始讲起。
《我用一生去寻找》这个版本已经是第二版,跟一开始的不一样?
潘石屹:对。加上台湾版,可以说已经出到第三版了。
和讯网:您当时为什么想写这本书呢?
潘石屹:随意写的。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从博客上摘录的,有的是些平时的随感。还是出版社很费心,他们把这些内容整理、编辑。等我看的时候,我就觉得加工过的东西和没加工过的东西就是不一样。我写的东西是原材料,可是经过出版社的加工,变成了另一个产品。
和讯网:能否这样说,出版社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你的书的开发商?
潘石屹:可以这样说。我给他们提供的是水泥和砖头。
和讯网:我看到您拍了很多农民工的照片,于是想起当年吴晓波的采访。您说:“农民工兄弟在下面,我的心也跟他们在一起”。不知道这本书里是否收录了这句话?
潘石屹:书里没有明确写“跟农民工的心在一起”。当时和吴晓波讲这话的语境是说我们跟农民工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跟他们交往,就会有这样的心情。
和讯网:看完这本书,不只有一个大学生说书写的很生动,大家很关心潘石屹什么时候开始有用“一生去寻找”的想法?它是您的中学、大学还是当你做地产开发之后才完成这个思想进化的呢?
潘石屹:这都是循序渐进才有的想法,不是说一天突然开悟想出来的。
和讯网:从您的人生经历来看,有几个时间点是关键的。首先,海南创业,和六兄弟分家;后来遇上张军,现代城售楼团队被人全部挖走,遭遇“安气事件”;再到与任志强在尚都项目上用“鸡蛋换粮票”。这些都是您的事业的纵轴。而这些事情的发生与您的世界观的形成是否有一些时间上的吻合?比如,从海南回来后,你的世界观和以前比,是不是有了重大的变化?
潘石屹:看来你对我还是很了解的。你提到的这些事,有些事情好像是好事情,让人高兴;有些事情是特别让人沮丧的。不过,回过头来看心情已经比较平静了。当时,在事件中时,心情还是很低落的。
可是人在成长,好事情对你来说是一个考验,坏事情也是一个考验。如果跳出来看,或者过三五年后再来看,这个事情跟你当时的心情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但是它们对你心里面造成了影响,影响到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我想,这些是这些事情真正留下来的东西。
和讯网:我们听到很多朋友讲你特别豁达,对一些事情看得开,包括这本书里也看到您对很多事情主张开放、宽容、磋商的态度。这些是事情的结果?还是从开始就有的起点?
潘石屹:不算是结果吧。应该还是在过程中!可能给外界造成了一个印象——商人都特别物质至上。
和讯网:事实上也是这样。
潘石屹:可是我觉得作为现代的、完整的商人,不能光追求物质的东西,这跟一个国家只追求GDP,一个企业只追求利润,一个人只追求钱是一样的,我们也需要精神上的成长。
物质和精神的成长应该是平衡地向前走。个人不说。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是与全世界相通的,如果物质财富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忽视了精神的财富,有可能多少年来创造的物质财富会毁于一旦,土崩瓦解。
错了没关系,关键要允许他们去表达
和讯网:比如9月份的7天、10天里,大量的财富在大洋彼岸土崩瓦解。
潘石屹: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的背后是一种不公平。
和讯网:不公平?
潘石屹:今年有一段时间我在华尔街,我看到一个华尔街的基金经理赚的钱可能是一个中国西部最贫困的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好几十万人的收入跟他一样,这背后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公平。
中国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人们吃、穿、住、行各方面改善,包括人们喝的奶。我们小的时候只有老干部才能喝牛奶,现在牛奶基本普及了。可是在物质极大增长的过程中,人们忽略了精神的培养,而这个精神里面最宝贵的特质就是诚实。如果不诚实,在奶里面加三聚氰氨,这就等于是把之前的努力都毁于一旦。比如,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辛辛苦苦在努力工作,最后因为做了一笔假帐而毁于一旦。
和讯网:或者是做了一些不对的事情毁于一旦,包括某些人在博客里面说了一些不应该说的话。
潘石屹:其实言语并不太重要,它是自己思想的表达。
和讯网:您对这个比较宽容,事情不能做,但可以说?
潘石屹:既然朝这方面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是很正常的。
和讯网:您这一点比一般人更豁达一些,都可以说,包括任志强说过的很多话。
潘石屹:房地产界,任志强也好,王石也好,不一定他们说的每句话都是正确的。毕竟,每一句话都是真理,这是不可能的。咱们今天说的话,可能有50%的话是站不住脚,过几年一看是错误的。不过,这不要紧,关键的是要允许他们去表达。
和讯网:我觉得您说的特别好,每个人都不能认为自己是绝对真理的掌握者。您的书里面也提到这方面的想法。现在的社会到处充斥了这样的情绪。我记得张鸣教授讲他面对学生讲课的时候,一旦他的意见和学生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他觉得学生眼睛有杀气!人与人观点一旦不一样,就表现出极其亢奋和暴力的态度。这是这个社会最令人担心的地方。
潘石屹:我跟他的观点相反,我觉得这个社会越来越平和。
你想想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人和人之间的态度,人和人之间用的语言,包括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在北京的大街上,两个人骑自行车撞了,什么事都不做,就开始吵架。结果我到深圳的时候发现人们撞了以后互相说对不起,无论是谁错了都说对不起。我觉得这就是很大的进步。今天我们再看看马路上,还有谁会不小心撞了一下就吵架?互相之间赶紧说声对不起。
从“文革”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现在,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礼貌、友善、有爱心。唐山大地震的时候,中国人捐献出来的钱比今年5月份四川发生大地震的时候少的多,就是从财富百分比来说也不够,所以不要认为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暴力,尤其不能对年轻人这样讲。而且我认为年轻人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他们掌握的知识比年纪长的人多得多。
我有一个同学,他的女儿到英国留学,他跟我说如何管孩子的事情。我问过他一个问题,你的女儿现在拥有的知识是你拥有知识的多少倍?他很惊讶,问我有多少倍?我说有没有10倍?他说你说的是信息,不是知识吧?我说不,就是知识。他说,不止。所以我觉得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大的知识共享平台、交流平台,这比任何时候的进步速度都要快。
和讯网:您刚才说大街上大家吵的比较少,年轻人也比较好。但是我在您的书中看到了一段话:“企业家之间争吵的很厉害,比如你出席一个活动,有人说中国的企业家要国际化,就靠你们南方人倒腾几把打火机就能国际化吗?会场下面的企业家马上高声喊,你们北方人从宋朝开始就欺负我们南方人。”企业家之间用这种剑拔弩张或者你死我活的语言对阵,您怎么看?
潘石屹:这个会议的场景实际上是一个玩笑。在亚布力开企业家论坛时,谈到了金融问题、企业发展问题,大家轮流发言。我觉得这个形式应该换一换,让南北企业家对话。
和讯网:你是西部企业家,还是北部企业家?
潘石屹:要把所有的企业家分成南部和北部,我说我是西部,跟南部、北部都不太一样。你赚了北方人的钱,你就算是北方的。只有做分划的时候,才会存在偏见,存在对立。如果说我们是企业家,都是中国的企业家,我想,冲突就会少得多。
和讯网:媒体上,企业家之间火药味很重,立场表态式的语言还是挺多的,感觉比街头撞倒说“对不起”,还是点差距。
潘石屹:大多数时候,他们还是温文尔雅的,大多数人也是比较温和的,除非有极个别的情况。人的性格决定行为,比如像任志强那样,他也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包括他很独特的表达方式。
和讯网:我采访他时,交流还是很正常的。
潘石屹:可能你把他温柔的一面启发出来了。
和讯网:还是很悲情、很悲伤的感觉。
潘石屹:他们这一代人经过了文化大革命,那是特别苦难的岁月。
和讯网:还做过两年冤狱。
潘石屹:对。上山下乡,当兵,当工人,又做过狱。但是,如果一个人太精致的话,就很容易被摧毁。只有在恶劣的环境生活过,变得粗糙一些,才更加容易生存。
和讯网:您在这本书中一直强调和谐、文明。
潘石屹:“和谐”是胡总书记说的,我是学习。
和讯网:这样会不会让人觉得你是企业家里比较圆滑的?有人这样说过您吗?因为房地产商里面像您这样说话的人很少。
潘石屹:这背后蕴含一个道理——这个时代,一个人完成不了事情。就像是我们今天的访谈需要有摄像、速记,出书要有编辑、出版社。我们穿的衣服、喝的水,都是别人提供的。像你刚才所说的“圆滑”,虽然听上去是个贬义词,但是如果没有团结精神,没有合作精神,是无法把大家的力量和智慧汇集到一起,也就做不成事。
“海啸”来了依然要找“山峰”
和讯网:很多年前听许洋介绍过你的商业哲学。你经常说商业要么是过冷,要么是过热,不断偏离的是它的正常价值。您所做的就是在其中寻找相应的机会。对照您这几年的商业操作,我发现您不会高价追地。04年珠江会议时,住宅很火,而且后来还火了三年。但是这一两年,大家觉得潘总是不是踏空了?能不能跟我们说说您的投资哲学或者开发哲学?
潘石屹:还是要看的长一点。当我们把时间拉长后,就能知道哪些东西是泡沫,是给社会制造了多余的东西、浪费的东西、重复建设的东西,哪些是给社会提高价值的东西。有很多人说你是不是会算命,三年前就不做住宅了?我说,我不是会算命,而是因为我看到全中国五六万家开发商,绝大多数开发商都做住宅,但是市场永远是物以稀为贵。我们看到人不光要住房,还要办公,要有办公室,还要有去吃饭的地方、购物的地方、消遣的地方、就业的地方,所以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成长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房子的。你可以想象一下,20家房产公司,95%是做住宅的,但是这个城市就需要住宅一个产品吗?95%的开发商做10年、20年的时间后,住宅一定会很多了。
和讯网:2008年11月后,你在未来的投资方向还是以坚持商业类的物业为主吗?
潘石屹:2008年是非常特别的,因为全世界碰到了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它把整个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市场格局全部推倒重来,这个时候还固守原来的判断标准就会出问题。
和讯网:您可能也会有一些变化?
潘石屹:会有一些调整。
和讯网:能披露吗?
潘石屹:其实特别简单,最早的时候媒体把这次金融危机叫做“金融海啸”,这和大自然的海啸现象很像。假如我们在一个小岛上,海啸来了,我们本能的想到的事就是朝最高的山峰跑。朝最高的山峰跑,不去研究海啸过来多少米时我跑多高。海啸来时,人先跑,能跑多高就跑多高。
我现在看到房地产的山峰在那——北京和上海。但不是北京和上海所有的地方都是“山峰”,北京、上海的繁华地段,CBD地区,商业地段都是“山峰”。
和讯网:大家知道您是信仰比较坚定的人,您对危机或者说对经济的不确定性的隐忧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或者说什么东西让您感觉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房价太高?还是因为您在各个城市见到的问题给了您启发?
潘石屹:其实这些问题我们一直在说,大规模圈地,一圈就圈几千万平方米去建个城。这些人住的地方没有就业,没有教育,没有文化,没有任何东西,人们为了住而住。这样大规模造城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在广州特别盛行。
五六年前,我们在各种会上就能过,虽然当时的意识不是特别清楚,而且朋友之间交谈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想法。例如王石,他就对这样的开发模式很警觉,意识到如果这样开发下去会有问题。城市应该顺其自然地发展,具备各种功能。不能像放羊一样,圈一个地方就过一晚。三年前,我们强烈意识到这种方式是错误的。2006年、2007年,土地的价格、房价都在上涨,整个市场非常不理智,失去了控制。
和讯网:我记得您说过“烧红的铁别摸”。
潘石屹:“烧红的铁别摸”大概是三年前说的。烧红的铁是烫手的,就像当年深圳的房地产市场。面粉的价格比面包的价格贵,这肯定是烧红的铁,如果摸的话肯定会烫手。
和讯网:可以看到很多家产几百亿的人还在继续做这个事,毫不动摇。
潘石屹:2007年年底时,我在一次会上说,我们现在正处在中国土地的泡沫中,火山口上。这个时候人们觉得你是不是危言耸听了?是不是因为你圈不到地了?你没有圈到地,所以你就没有了机会。
用“维基百科”发动自传译者
和讯网:我们说回您的这本书。听说您的这本书的版权已经卖到海外,而且你们用“维基百科”在寻找译者,这到底是宣传方式?还是营销方式?还是说真的希望通过“维基百科”找到合适的译者?
潘石屹:最近一年中,我思想中最大的转变,引用毛主席的话就是“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所有的智慧在群众间。如果能把大家动员起来,把每个人的智慧叠加起来的话,比任何一个人的智慧都会多很多。
和讯网: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企业家,跟您说的这个话意思相同。看他做的事情包括他的一些言行,觉得“虽千万人吾往矣”。你们不懂,我懂,我才是真正的智者。大家一看财富榜,最高的时候去年上市600多亿,现在虽然少了一点,但是比大多数人强,可能比华尔街的很多人还要强。您真的觉得这么一群人的智慧有用吗?还是为了我们企业形象的推广,以显示我们亲民?
潘石屹:年代不一样,英雄的作用不一样。在农业文明时,一定是英雄创造历史,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到了工业文明的时代,也会出现一批精英。但是到了网络时代,人们是反精英的。通过网络,如果能把大家的智慧汇集起来的话,你会特别吃惊。
和讯网:有例子吗?书里面好象没有太多提到这方面的案例。
潘石屹:这是一年前写的内容。
和讯网:今年会写有关的内容吗?
潘石屹:最近他们给我介绍一个网络工具,叫“维基词典”。我输入一个词,结果发现这个词的解释比任何权威解释都要好。
和讯网:我记得2007年的时候您把《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介绍给大家。
潘石屹:《世界是平的》是我们发给每个员工必读的书。《维基经济学》是上个月发给员工的必读书。
和讯网:员工们看吗?
潘石屹:员工们不一定看,但是我们集中起来学习了两天。
和讯网:听说你这里搞末位淘汰,大家会集中精力学习吗?
潘石屹:末位淘汰的人其实是比较少的。第一,末位淘汰只限于销售人员;第二,100多人末位淘汰掉一两位也属正常现象。
和讯网:大家学习的成果如何?有没有写读书心得或者发贴?
潘石屹:原来我们采用的是写读书心得,结果我们看到了维基百科创造出群众的智慧——出一个题目,大家不断补充。
维基词典的编辑只有5个人,可是其中的信息量是《大英百科全书》的10倍,而且有97个国家的语言。最有意思的是我把“潘石屹”输入维基词典,我的简历详细到什么程度呢?很多我忘记的内容都写进词条了,而且这些细节都是对的。
和讯网:可能是你的员工或者你的朋友写的?
潘石屹:很多我的员工、我的同事都不知道。
和讯网:或者是你的敌人干的?最了解你的人应该在那边。
潘石屹:可是敌人一般会写不对的,但是看这里面,无论年月日还是时间、事件,都是对的。我觉得人民群众的智慧确实像海洋里面的宝藏一样无穷无尽。
和讯网:您营销房地产去温州,到山西下矿上山,这方面开拓的很好,在图书营销方面您有什么心得或者想法吗?
潘石屹:这本书的出版是一个特别反维基的方式、反网络的方式。书出版后,无法补充,它是单向的传播。书是特别传统、古老的传播方式。
和讯网:有点像农业文明时代的产品。
潘石屹:最先进的是工业文明时代。
和讯网:您准备怎么做?做个维基版?
潘石屹:要做一个维基版。已经有两个出版社跟我们谈要出英文版了,出英文版就需要翻译。我想把翻译用维基的方式去翻译,所有网络上的人都可以去翻译,每人一段一段地翻译,翻译完以后再挑错。有200人、300人参与到这本书的翻译中,这样就能把所有人的智慧都融进来。
和讯网:这个工作已经开始了?还是正在筹划?
潘石屹:马上开始。
经济问题的实质是精神问题
和讯网:您的这本书入选了“和讯2008年财经图书大奖”的商业史类侯选名单,其中也包括冯仑的《野蛮成长》等等,您对此怎么看?大家把《我用一生去寻找》定义在商业史类图书,您一生去寻找的答案在“商业史”里吗?
潘石屹:整个中国的商业史特别短,也就是二三十年的时间。它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很有幸,自己的书能和冯仑放在一起。但是我想自己主要还是在向他们学习,学习一起走过这样的阶段。期间,就把自己的一些感想,碰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可能,这些内容不过是中国整个商业经济问题探索特别初步的东西。我现在越发强烈地感到,经济问题和商业问题不光是物质问题,它的实质是精神问题。如果不把精神问题解决好的话,发展常常会跌跌撞撞停滞不前。
和讯网:冯仑的《野蛮成长》里写道,要跟政府搞好关系、跟银行搞好关系。我觉得这是中国式的街头智慧。某种意义上,他可能是在讲物质追求,但是他也是在讲一种精神取向。您觉得他的精神取向是不是也包含了您说的精神塑造的部分?还是您有另外的高见?
潘石屹:我觉得精神财富中,最重要的是诚实、正直、有团结意识,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能够爱周围的人,这些是基本的精神财富。当然还有好多其他的精神财富。比如:作为商人,一定要有服务意识,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一些技巧,一些可以变通的东西是算不上精神财富的。
和讯网:很多时候可能是方法论的问题,和价值观是不一样的。现在大家都在讲改革开放30年,您觉得您的故事多大程度上能代表中国商业的变迁?美国有美国梦,奥巴马是美国的黑人梦,您的故事能不能说成是甘肃西部人的中国梦呢?
潘石屹:我觉得黑人、白人、黄种人,肤色并不重要。像美国大选,奥巴马当选之后标志社会的进步,消灭了肤色上的偏见。最近常常有人问我改革开放30年的问题。我能想到的是30年前正好是我爸爸平反。14岁时,我们家从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尽管我穿的衣服特别土,说的话也特别土,可是在改革开放这一瞬间,我一下变成了城市里人。
和讯网:怎么完成的,有没有走后门?是正直的、诚实的结果,而不是其他运作的结果?
潘石屹:这要感谢邓小平和胡耀邦,给中国右派机会。不是因为我爸爸表现好,而是因为所有的右派都平反了,自然而然我家就从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我记得我们家把半年的口粮都用推车送到粮店去了。交完粮食后,换成钱和粮票,再给我们一个粮本。之后,户口也就从农村的转为城市的了。
这个冬天,活的愿望比技巧重要!
和讯网:最后一个问题,刚才说到海啸、山峰,我们可以想像到,它的杀伤力还是很大的。对于您的同行或者所有中国的企业家们,通过《我用一生去寻找》能给他们什么忠告吗?特别是在2008年11月这个时候。
潘石屹:我的同行?
和讯网:或者说您的同类、同物种的这群人有什么话说?
潘石屹:还是同行比较具体些。统计局最新统计结果表明,中国目前有6万多家开发商,也就是6万多家我的同行,解决就业人口100多万。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不断给中国城市建造了一批批的好房子。如果我们很客观的看,这个城市里面5年前建的房子要比10年前建的好,10年前建的房子比15年前、20年前建的房子好。整个社会的进步、城市面貌的变化,与这6万家同行的努力分不开。到了今天,我相信65000家房地产公司和中国绝大多数的其他行业,比如:钢铁行业、水泥行业、铜的行业、电解铝行业、奶粉行业、出口行业,都是一样的惨。大家都面临着资金的压力。目前,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无论如何要过了这个冬天。千万不要轻言放弃,这个时候活下去是第一位的!
和讯网:您有什么过冬的办法告诉大家?大家都想活下去。
潘石屹:其实活的愿望比技巧还要重要。一个人到濒临死亡的时候,想活下去的愿望也是越强烈越好。具体技巧的话,我相信中国的企业家,每家都有每家的办法,无非是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尤其是降低固定成本,尽可能把自己的资金链条安排好一点。
在这6万多家开发商里面,我相信95%以上的资金非常紧张。国家实施了多年从紧的货币政策,07年尽管销售额很好,但是07年全中国销售房子的钱和开发商买地的钱是一样的,把钱压在地上,交给地方政府。可以想像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绝大多数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果他们死了,不光是他们的问题,光这个行业就牵扯到上百万的就业问题。而由此连带的家俱行业、建材行业、施工企业等等,牵扯的可能是上千万人的就业问题。所以这个时候中国的开发商同行们能够活下去就是对这个社会最大的贡献!
和讯网:你们近期有没有降价、裁员或者进一步征购土地的计划?你用一生寻找答案之后再回到原点来看这个问题。
潘石屹:没有裁员的计划,没有降价的措施。
和讯网:会加价吗?
潘石屹:要看推出不一样的产品再说,新进项目也是正在寻找。
和讯网:今天谢谢潘总,我们的访谈到此结束。
潘石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