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门户 | 和讯首页 股票/基金 股吧 新闻 个人门户
海子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他的笔名叫“海子”,用这个名字写下的最后一首诗叫《春天,十个海子》,这一年,他25岁。他不会想到,在他离开这个世界以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一度引发全国范围的海子诗歌热潮。而他的死亡,也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详细][评论]

【悲怆的记忆】春天一个诗人死了


 

从乡村来到城市   

  198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他讲的美学课很受学生们欢迎,学生们也知道这位年轻的老师是个诗人,经常要求他在下课前朗诵诗歌,海子的诗歌创作也在参加工作后走上正轨…[详细][评论]

孤独与梦想交织的生活
  “伤反而使他感觉舒畅一些,他仿佛从某种极端状态中得到了解脱。”这种“极端状态”,便是他与孤独为伴的疯狂写作。西川描述海子的日常生活状态是:每天晚上写作直至第二天早上7点,整个上午睡觉,整个下午读书,间或吃点东西…[详细][评论]

 

死亡,太阳与黑夜的献诗

  1982年到1989年,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海子死后,其遗留手稿由好友西川等人陆续整理出版,在九十年代一度引发全国范围的海子诗歌热潮…[详细][评论]

【海子现象】极端方式挑战现实


 

他洞察了“我们时代的某个真相”

  天才早夭的诗人海子来自乡村,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乡村生活的意象,如“雨水”、“村庄”、“河流”、“麦地”,他甚至会把女性变成“姐姐”这样的纯抒情元素。但他不是一位乡土诗人、牧歌诗人或田园诗人…[详细][评论]

 

在喧闹声中被捧为传奇

  在英雄匮乏、精神平庸的年代,海子飞扬的天才诗情及其堪称暴烈的自绝方式,正好吻合了某些人心中的膜拜欲,于是一个个“神话”应运而生:海子是窥破世界绝望本质的先知;海子是以极端方式挑战荒诞生存现实的烈士…[详细][评论]


【认识海子竟从死亡足迹开始】
  一个人走了,活着的时候显不出他的存在,它不在的时候,才感到世界有些空白。就如海子的一生,当他唯一的生活热情被世人无情的葬送时,当他努力一生却无法摆脱贫困的纠缠,当他勇敢的追求却依旧形影相吊时,他走向了错误的极端…[详细][评论]

【人物简介】

  笔名:海子

  本名:查海生

  生日:1964年3月26日

  籍贯: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

  毕业:北京大学法律系
  职业: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 

  经历: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一生创作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与龙家营之间的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

  影响: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网友留言 (可匿名)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有人回复我的评论,请用和讯通通知我
注册 全部评论
CopyRight @ 和讯网 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责编:王凝墨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