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   微博   新闻   个人门户  search2

  房地产,是一副令人纠结的多米诺骨牌,牵动着中国经济庞大躯体的每一根神经。历来新兴市场起飞,无不倚仗房地产、制造业,所谓“中国奇迹”得以形成、延续,13年房改功不可没。然而,繁盛之下,积弊重重,民怨四起。房地产该不该继续作为支柱产业?“辣手”调控对百姓、对行业而言,到底是福音还是灾难?处于深度博弈中的楼市,如何摆脱民生焦虑、逃出宿命轮回?以香港模式起家、一度风光无限的中国房地产,究竟该往何处去?[微博热议][相关专题:中央与地方政府房产调控博弈]

房地产已成中国经济“风暴眼”

调控凶猛:政府之手频出 房地产面临崩盘危机

  “史上最严调控”风暴之下,很多人对房价下跌乐观其成,甚至认为跌三、四成,银行也能承受得起,但房价暴跌实际上非常危险。目前银行业直接对房地产相关企业和个人贷款约9.5万亿。房价大跌,无疑将产生大量不良贷款。此外,房市景气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钢铁、水泥、电力和家电等行业,有经济学家就曾估算,中国共计约50%的GDP都与房地产市场的命运相关,由此可见一斑。[详细]

风险压顶:地产业若重挫 对经济将有极大伤害

  如果房地产重挫,对经济会有极大的伤害。地产行业对消费有巨大的拉动,涉及产业链很长,房地产重挫将使相关的企业受到影响,这也将波及到金融领域。澳新银行报告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行政措施若继续实行,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硬着陆,并进一步引发中国经济在2012年发生硬着陆。[详细]

中央连续四击手段空前严厉

地方政府纷纷抵制中央调控

  • 楼市

    住建部限购扩容遭拒绝 多个地方政府称房价并不高

      据住建部知情人士透露,限购扩容遭到了被约谈地方政府的抵制。在部分地方政府看来,他们所在的城市房价并不高,不应该纳入限购行列。早前,有业内人士预测应有60余个城市加入限购行列。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年初承诺的房价调控目标,又不想被纳入限购城市名单,意欲通过限价来避开杀伤力更大的限购。 [详细]

  • 楼市调控

    二三线城市纷纷以限价躲避限购 背离中央调控指令

      地方政府对限购的恐惧与规避,与土地财政掣肘直接相关。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相比于一线中心城市,二三线城市的土地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且截至2011年6月,地价环比涨幅排名全国前十位的城市中,80%左右是二三线城市。地方政府还希望用限价的方式,将本地从房地产价格涨幅榜单的前列“拉回来”。[详细]

  • 佛山楼市

    中央地方博弈标本:佛山限购令松绑不到一天即夭折

      佛山房管局针对限购政策连发三文,先后发布和撤销为限购令松绑的楼市新政,舆论哗然。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谢逸枫表示,佛山限购放松政策的尴尬收场,主要是遭遇了上面的压力,中央政府和广东省考虑到社会舆论压力,不会支持佛山。一位资深地产界人士微博称:“作为最大财富池,中国楼市却已成没规律、没系统性、有长期幼稚症的政客戏场。”[详细]

  • 成都楼市

    成都变相松动楼市限购令 执行仅一周便被紧急叫停

      11月11日,成都房管局召集当地开发商座谈,并在会上宣布,政府准备仅在房产证登记发放时核查购房人资格。而原来网上签约时对购房人的资格审核,转交由开发商和房产中介执行。这被外界解读为“放松对购房者资格审查”、“限购松动”。有消息称,住建部房地产司注意到成都的做法,并最终导致上述政策撤销。一位副司长表示,成都相关政策存在政治风险。[详细]

闹剧背后:地方债务过重 政府已按捺不住

调控之疑:房价为何深陷“越调越涨”怪圈?

  • 调控

    官方严厉调控引发巨大争议 楼市陷入25年来最乱局

      地产行业总是硝烟弥漫,火气浓烈。海尔地产董事长卢铿表示,现今楼市有一种普遍的、深入的乱象。“可以说,我搞房地产已经22年,现在是最乱的时候。房地产一方面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又被所有的人辱骂,甚至说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房地产丛生的乱象,绝不是一个、两个通知可以解决。”[详细]

  • 房价

    历次调控从未压住房价 政策组合再严苛也难阻涨势

      自2005年以来,中国每年都出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尤其是2010年,在一年时间里政府先后3次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但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尽管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十八般武器用尽,而政策效果并不理想,即使是最严厉的政策组合,也无法阻止房价的上涨趋势。[详细]

  • 反弹

    “有形之手”绕不过5大尖锐问题 房价恐报复性反弹

      “过山车”行情毕竟不是市场的自发秩序,如何让市场主体心甘情愿地去承受?借“尊重市场”之名加强调控会不会向计划经济时代倒退?股市已然是政策市,今天房地产市场也快变成政策市了,那明天哪个产业会是下一个政策依赖型产业?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国民经济能承受多久的产业紧缩?一旦政策松动,房价会不会报复性反弹?[详细]

民生之问:房价非要暴跌才能平“民愤”?

  • 陶冬

    瑞信陶冬:中国房价迟早有一轮大跌

        就整个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借贷杠杆来看,目前的水平明显低过2008年周期时的水平,住宅库存大约相当于13个月的销售量,好过2008年19个月的水平。二三线城市在上半年销售还算理想,大开发商也在海外通过发债、增发集到一笔资金。陶冬认为,房地产开发商还没有到大举砍价出货的地步,今后一段时间,行业整合比降价更可能体现房市的调整。 [详细]

  • 董藩

    董藩称房价下跌将有86%家庭不高兴

        房价下跌,约占家庭总数的4%~6%的无房家庭会高兴;未婚但考虑买房的人,约占城市人口10%的家庭会高兴。而剩下的86%的家庭、银行、地方政府、财税部门都不会高兴。 对于董藩以“86%的城市家庭有房”推论“86%的城市家庭不高兴房价下降”,有人质疑房价下跌有房家庭不一定“不高兴”。 [详细]

  • 周天勇

    周天勇:房价上涨大部分百姓不满意

        房价下跌,86%的家庭不高兴,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有一套住宅,并把住房当消费品的居民,房价上涨对他们只是个符号。城市里有两亿无房的农民工。农民以后有数亿人还要城镇化,他们村里的房子,过十几年,二十年,三十年,最后成为不住人的建筑垃圾。因此,房价上涨,大部分老百姓不满意。[详细]

  • 薛兆丰

    薛兆丰:房价上涨是好事、合理的事

        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薛兆丰提出,房价高不因政府高价卖地。他表示,政府卖地价格高是因为有需求,如果地价为0,“大家不以价格方式抢,用走关系的方式、走熟人的方式。这会产生更大的不公、更多的腐败”,所以“房价上涨是好事,至少是合理的事”。[详细]

市场之殇:限购政策是否已到终结时?

  • 限购

    行政手段强力介入市场备受争议

         限购令以行政手段强力介入,迅速止住了房价的上涨势头,但这种调控手段的极端和特殊性,使经济学家和房地产业界感到担忧。[详细]

  • 限购

    楼市限购实际效果引发各方质疑

         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限购令扩容后,多省市选择三缄其口,少数城市大多选择了重提限价令以规避限购令,而个别出台的限购令也是极为宽松。[详细]

  • 限购

    需求未因限购而减少 只是被压制

        出于成本的考虑还有对政策调整的预期,以及对需求的判断,开发企业不一定会大幅度调整房价。一旦限购取消,难保市场不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详细]

  • 限购

    限购令恐难以根治中国楼市之病

        炒房客、开发商、银行都不愿意看到楼市真正受到调控、楼价逐步下跌。限购令恐怕也只是一块“创可贴”,难以根治楼市之病。[详细]

地位之辩:房地产该不该再做支柱产业?

  • 樊纲

    樊纲:房地产永远是支柱 调控未伤筋动骨

        “房地产永远是支柱产业。”对于国民消费来说,住宅购买是人们一生中最大的消费,对于国家建设来说,商业地产、基础设施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但“房地产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还在于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樊纲说:“支柱产业还有另一层意思房地产要是出了大泡沫,那整个经济就出大事了。”[详细]

  • 韩志国

    韩志国:房地产不能再成为支柱产业

        房地产不能再成为支柱产业,房价与收入的比例已远远超过合理水平,中国的经济增长应该主要转向消费拉动。“中国经济最近10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房地产支撑,但这种投资型拉动经济方式确实后患无穷。政府一面把土地变成稀缺资源导致房价暴涨,一面不断地给房地产行业注入资金进而给经济打吗啡。”[详细]

  • 李稻葵

    李稻葵:经济靠房地产发展模式已过去

        未来1-3年是中国经济重要的转折期,经济增速不再重复两位数的增长,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不可能走回头路,即使经济增速再往下降,房地产也不会重新回到过去的形势。已经出台的限购政策不会轻而易举地缩回去,也可能逐步微调,但是不可能很快往回走。中国经济靠卖地、靠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这个发展模式已经过去了。[详细]

  • 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

    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只是美好愿景?

        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是埋在不少人内心深处的一个美好愿望。现在,调控不断深入,是否到了实现愿望的时候?易居研究院企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周建成直言,如果“去房地产化”能实现,可能更多来自统计方式上的,实际上房地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仍然不可或缺,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积重难返”。[详细]

路径之思:坐地生财的香港模式还能维持多久?

突围之道:房地产究竟如何逃出“宿命轮回”?

  • 许小年

    许小年:改土地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问题

        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时间,取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结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房价过高的问题,政府应认真的考虑取消18亿亩耕地红线,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土地供给的一级市场,让市场来调节土地的供应。在楼价、地价高的时候让更多的土地进入市场,来平抑楼价和地价。[详细]

  • 易宪容

    易宪容:当前最急任务是强化房地产市场化制度改革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并非是计划多了还是少了的问题,而是还完全不成熟、不健全的问题。因此,当前最急迫的任务,就是尽快强化房地产市场化的制度改革,用成熟房地产市场中有效的经济杠杆来化解当前的种种问题。这些年来的房地产市场不仅不是个成熟的市场,而且集中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弊端。[详细]

  • 李稻葵

    李稻葵:商品化和保障性并行或能破解中国住房困境

        在很多学者看来,住房制度调整的思路便是双轨制,“房地产的分配不能完全依靠市场,需要由市场和政府双轨并行,推出商品化和保障性并存住房制度,也就是双轨制。”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坚信,房地产现在的调整不是一个短期调整,而仅是住房制度改革的一个开始。[详细]

  • 房地产何处去

    陈淮:一轮蜕变过后房地产辉煌期仍将持续20至30年

        “拐点”或者“极值点”的意义只是调整房价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并不能根本改变由市场规律、供求关系、中国国情决定的长期房价变动趋势。中国房地产业的辉煌期仍将会持续20至30年。那种以为政策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市场价格的认识,其实是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对客观规律的影响作用。[详细]

CopyRight © 和讯网 北京和讯在线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