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前零壹财经的报道,在2016年1月京东金融获得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保险等66.5亿元的融资时,其中融资协议中就包括,京东金融承诺将在5年内上市,市值将不低于930亿元(约135亿美元)。
![]() |
近期舆论争议京东金融的“龙虫”角色,到底如何?深8君(微信公号:shenbahujin)就来说说京东金融一些不为人知的事。
业务虚胖缺乏支撑,牌照与盈利持续博弈
公开资料显示,以京东商城为依托,目前京东金融已建立了十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金融科技、农村金融和海外事业,涵盖融资、资产管理、支付、多元化金融和数据运用服务五大主流互联网金融领域。
尽管覆盖领域全面,业务板块看起来比阿里、腾讯都要多,但与竞争对手相比,京东金融在牌照上却并不具备优势。目前其已获得第三方支付、商业保理、小额贷款、保险经纪、基金销售等金融牌照,缺乏如银行、消费金融、保险等含金量更高的大牌照。对外宣传上,京东金融可以用自己是金融科技公司,不在乎金融牌照去解释。但现实是,金融是牌照准入,在政策监管趋严以及“持牌上岗”的背景下,京东金融的牌照问题将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因素。
![]() |
刘强东此前也表示,分拆将创建一家强大的金融服务公司,能够提供贷款、证券、保险产品及服务等。而此次重组将使得京东金融转型为只依靠中国国内投资者融资的企业,从而获得必要的监管牌照。
但事实上,除了主体性质外,制约其拿牌的最大难点或许还在于盈利的考量。比如根据国内政策规定,要拿到银行牌照,需要申请主体企业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而消费金融牌照,也要求申请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对于这样的盈利要求,京东金融目前显然达不到,而如果达不到就不能顺利拿到牌照,这又会限制业务发展,影响未来的融资或者IPO,京东金融也因此陷入了死循环中难以自拔。正因为盈利问题非常重要,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京东金融日前会高调对外发布称2017年实现单季利。这同时也说明一个事实,京东金融自2013年10月成立以来,已连续四年亏损。
消费信贷竞争激烈,京东乏力急需突破
作为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信贷自然也是京东金融布局的重点,其中的明星产品京东白条于2014年2月上线。按照“线上体内”向“线下外部”的发展设想,京东白条希望在消费购物的种类以及信贷方式上能够实现新的突破。但从目前的效果看,这样的目标显然并未实现。
比如从用户数方面,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京东金融有接近1680万用户使用白条。而这个数据,不仅离蚂蚁花呗亿级用户数相距甚远,甚至还比不上与其有业务合作的乐信(注:乐信平台注册用户超2000万)。
从市场空间看,随着消费信贷的普及以及各大企业的重视,京东白条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银行系、电商系以及互联网系争相入场,不仅在传统的3C、服饰上比拼,还深入到家居、旅游、租房、留学等大额且更垂直的信贷领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对现金贷的监管政策也更加严厉了。另外,像趣店、乐信在2017年争相上市后,面对业绩以及投资人的压力,其在市场的投入将更大,自然也带来更激烈的竞争。
所以,面对市场以及政策的双重承压,留给京东白条的空间、时间已经非常有限了。或许,类似京东白条这样的信贷产品能够在京东自有体系内生活的如鱼得水,但是未来如何破壁突破出去面向更广大的市场依然是个难点。
支付市场大局已定,京东金融几无机会
再来说说京东的支付业务。2012年10月,京东集团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网银在线”进入在线支付业务。经过五年的发展,京东金融通过多样化的对外合作,以“补贴+扩场景”的方式推广京东支付,但面对支付宝、财付通的强势地位,效果却依然很小。
根据艾瑞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季度数据报告(如下图),2017年Q2,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的市场份额居于前三(均达到两位数),三者合计占据了67.5%,而京东支付的份额只有2.7%。
![]() |
京东有小心思,但银联也有自己想法。就在上个月,中国银联联合全国几十家银行推出云闪付App,要成为各银行移动支付的统一入口并且与支付宝、微信支付正面竞争,这也让京东金融之前的合作显得颇为尴尬。
正如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所说,京东金融定位于金融科技公司,扮演金融底层角色,输出风险管理和风险定价能力。这样的定位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但要实现这一战略定位,核心是技术和数据。从技术层面来说,无论是云计算还是人工智能,京东离第一梯度的阿里、腾讯、百度差距巨大。从金融数据来说,京东的支付也未能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基础应用,不仅数据量比不上支付宝、微信,而且走不出京东体系的话,数据的多样性也会大打折扣。藉此,要想成为顶尖的金融科技公司也是有难度的。
可以说,京东集团对京东金融的分拆,既是对阿里拆分蚂蚁手法的效仿,给予了其一次独立发展机会,同时也是一次割肉,减轻集团的财务压力。而京东金融目前只能算在京东商城的自娱自乐,要完成独立发展实现自身的造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深8互联网金融。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