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SWIFT全球CEO高斐德:在华设立独资公司是 符合逻辑的一步

2019-01-23 06:32:48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斌
本报记者 黄斌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黄斌 北京报道

  “设立独资公司的背景是,从第一家中资银行接入SWIFT网络开始,SWIFT在中国已经35年了。中国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我们而言,在华设立独资公司是符合逻辑的一步。”SWIFT全球首席执行官高斐德(Gottfried Leibbrandt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SWIFT将要在中国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Wholly Foreign Owned Enterprise, WFOE),将扮演提供本地化服务的角色,“让我们真正实现本地经营,为中国市场提供定制化服务。”他说。

  成立于1973年的SWIFT,全称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SWIFT是世界领先的金融报文传送服务机构,对接了全球超过11000家银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5年加入 SWIFT,2007 年升任市场部负责人,并负责独立运营了SWIFT在战略规划开发和交付的部门;2012年,高斐德被任命为SWIFT 全球首席执行官。

  “我们在2009年推出月度‘人民币追踪’报告,监测人民币在全球交易中的使用量,以此评估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人民币跨境支付量从最初十几位甚至是二十位左右,一路上升至目前的第五位,仅排在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之后。”高斐德表示,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要超过日元,“还需要有一个较大跳跃,但看好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带来的人民币使用结算增加的前景。”

  1月22日,SWIFT公布了其报文传送数据:2018年,平均每天传递的信息量高达3131万条,比2017年增长了11.3%;相比五年前,总信息传递量增加了56%。其中,信息传递量的大幅增长来源于SWIFT全球支付创新项目(SWIFT gpi)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采用。SWIFT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跨境支付指令中(55%)通过GPI发出。

  三大策略拓展中国市场

  1月16日上午,北京市政府与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在京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SWIFT将在京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公司成立后,将加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成立新的本地法人机构后,SWIFT在中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将采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人民币将成为除美元、欧元之外,SWIFT产品和服务的第三种计价货币。这也是SWIFT进一步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高斐德表示,未来SWIFT除了横向拓展市场外,还将纵向深化对用户的服务,同时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业务,具体策略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高斐德表示,首先是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中国市场的机构目前接入SWIFT网络已超过500家,“一家典型的大型企业可能会跟100家银行有交易,它们可以通过SWIFT的通道与所有的银行连接,直接发出指令,而无需与每一家银行的系统对接。”

  “另一个中国市场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与存量客户的关系。”高斐德表示,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进一步优化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水平,提升客户的跨境支付体验,“通过我们新的GPI平台,客户可以随时追踪资金,并大大提高支付的速度。”

  2017年,SWIFT gpi在中国启动,该产品旨在通过提高跨境支付的速度、透明度和可预测性,特征是可大幅提高交易速度并降低费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众多中资行陆续加入。

  据高斐德透露,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440多家银行加入GPI,中资银行有141家,“这些银行的跨境支付量占所有中资银行的97%以上。我们希望在2020年结束之前,让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客户加入GPI。”

  此外,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也是SWIFT在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战略的第三部分是帮助银行介入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高斐德表示,SWIFT与人民币跨境交易系统(CIPs)的合作便是该战略的具体举措,此外,“我们还希望能够连接和支持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比如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和股票市场的基础设施等。中国正在开放资本市场,我相信在这个领域,SWIFT和中国的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会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支持了大量的资本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和资本市场机构等。”

  聚焦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信息传递

  1月16日,除了与北京市政府签署备忘录,SWIFT还与跨境清算公司(CIPS运营机构)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以进一步深化双方在跨境支付业务发展方面的合作。双方的合作主要聚焦于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时的信息传递,SWIFT将借助自身的全球网络优势,帮助CIPS的参与行进行资金的信息沟通。

  CIPS是央行组织开发的独立支付系统,目的是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满足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该系统于2012年4月开始建设,2015年10月启动运营。

  2016年,SWIFT与CIPS签署合作备忘录,帮助中国拓展全球SWIFT渠道。根据合作备忘录的内容,双方将致力于通过SWIFT的全球化基础框架加强中国海外支付的能力,包括使用SWIFT网络及金融报文服务,将其全球用户社群接入CIPS。

  在落地之初,CIPS曾一度被市场解读为SWIFT在人民币清算领域的竞争对手。高斐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对二者的关系做出解释。

  “CIPS是一个人民币跨境清算运营机构,而SWIFT是一个传送金融讯息的平台。所以我们之间是天然的合作,而非竞争关系。”高斐德表示,此前诸多媒体对SWIFT存在误解,更为直观的区分还可从“是否处理支付”为切入点,“SWIFT负责将交易讯息传输给平台上的银行等机构,不处理支付事项;而CIPS需要实实在在去处理支付和清算。”

  “CIPS类似美国的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CHIPS)、欧盟的清算平台TARGET2或者欧洲银行协会(EBA)。比如,TARGET2就完全在SWIFT平台上运行。”高斐德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取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CIPS共有31家境内外直接参与者,695家境内外间接参与者,实际业务范围已延伸到148个国家和地区。但在人民币跨境清算上,以香港为代表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依旧是主角。

  “目前大部分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是通过离岸中心,其中香港又是离岸中心中最重要的,跨境人民币清算香港超过一半。”高斐德表示,中资机构可以选择继续使用离岸清算中心或是CIPS,“我相信随着CIPS的进一步发展,CIPS在人民币国际化领域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