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马来西亚地缘政治分析之回顾历史

2019-04-24 16:19:02 和讯名家 

  本篇文章首发于安邦智库公号。但是为了让读者用尽量短的时间,极速抓住中马关系现状,故将文章一分为二。同时,对于马来西亚“裙带资本主义”的分析,不做删减,稍作扩充,以供读者进一步研究分析。

  民族文化概况

  马来西亚(中文又称大马)是我国南海国土的邻国。人口3000多万,主要民族为马来族,华族,印度族和一部分原住民。马来西亚国土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西部的马来西亚半岛,简称西马;另外一部分是沙巴州与沙捞越州,简称东马。

  原住民是马来西亚的土著,马来族的祖先主要来自印尼,而华族的祖先是来自中国,印度族的祖先则来自于印度。马来西亚的宗教,占统治地位的是伊斯兰教,其次是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按照宪法规定,全体国民为教团成员,马来西亚的行政组织也被称为“宗教组织”,此点与以色列类似。马来西亚道德标准以宗教道德马首是瞻。在西马几乎所有的马来人都信仰伊斯兰教也有少部分居民信奉其他宗教,原住民大部分信任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印度族裔的人极少部分信仰伊斯兰教,大部分还是信仰印度教,华人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少部分信仰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历史上看,公元14世纪,伊斯兰教征服北印度的时候。马来人的室利佛逝王国推崇的佛教也开始全面退却。而此时伊斯兰教已经征服了我国的西域包括于阗和高昌等国长达300多年。

  民族国家的建立

  马来西亚民族国家的建立始于7世纪,此时马来人在西马建立了室利佛逝王国,大力推广佛教,马来语和马来文化。600多年之后的14世纪。今印尼爪哇岛的爪哇人征服了马来族的史利佛逝王国。其亡国之后,建立了新的马来人的马六甲王国已经改信伊斯兰教,仍然推广马来语和马来文化。

  由于马六甲王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利交通,商业因此而繁荣,100年后马六甲王国为葡萄牙人所灭,马来半岛的地区分裂成一些小的苏丹国,其中柔佛王国是马六甲王国的直接继承者,马来半岛地区先后沦为了葡萄牙与英国的殖民地。1957年在英国统治之下的获得了独立。以马来族为主的马来半岛划归马来西亚,而马来族为主的其余部分,包括苏门答腊岛则划归印度尼西亚。这又成为英国殖民者分而治之,平衡地区权力的试验区。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按照马来西亚宪法和国会法。马来西亚的元首是马来西亚的国家代表立法和行政的最高决策人,和武装部队的统帅,也是马来西亚伊斯兰教领袖;然而最高元首在行使其权利时,必须听从首相的意见;因此,事实上内阁掌握实权,最高元首虽然拥有任命总理,以及同意或拒绝解散国会的权力,但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地位被严重边缘化。按照宪法,1957年到1994年形成的各州最高元首苏丹轮流担任国家最高元首,名义上是“统治者会议”选举,事实上是在各位苏丹没有重大过失的前提下,按照习惯顺序轮任,因此也不是选举产生的。1957年到94年的轮任是按照各州的苏丹资历而产生的,以后这个顺序被固定下来。事实上建国之路并非坦途,各民族平等的宪法原则被调整修正;在英国主导之下,经过谈判和暗中较量,于1963年前后最终达成了联邦协议,新加坡退出联邦而独立,李光耀的人民行动党与马华(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巫统(巫人统一机构)等政党势力的矛盾得以熄火;马来西亚共产党因为抗日而被授勋,因抗英而被取缔,被迫进入泰马边境的茂密丛林,直至1989年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超过万人的部队含10个支队(第十支队为马来人)被歼灭或被遣散;李光耀被贴上“左翼”的标签,与其后来高调反共形成对比。

  英国殖民者不仅在印度也在马来西亚,完成了双重的社会使命

  马来西亚的政党制度则完全效法西方的民主政党制度,共有52个在册党。建国早期的联盟党成立是一个政党联盟。联盟党由巫统、马华、印度国大党三大政党组成。1969年发生种族骚乱之后,1974年由当时马来西亚首相将政党联盟改组为国家阵线联盟,先通过在各州议会中与其他政党合作的经验,逐渐构筑出国家阵线联盟,简称国阵,仍然是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为主,巫统一直占统治地位,自独立以后一直主导着国家政权,典型的“一党优势”保持至今,先有政党后有民族国家的范例得以确立,马来西亚的独立离不开这些政党的领导作用。巫统事实上在英国殖民当局执政时期,已经是“体制内”的政党,是英国殖民当局支持与维护的所谓“民主党派”,且主要领导有着英人授予的“拿督”封号(类似港人的太平绅士)。因此在政权交接的时候,体制内的政党与英国殖民当局建立了和平交接的关系。

  英国殖民者不仅在印度也在马来西亚,完成了双重的社会使命:破坏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和西方民主制度。马来西亚在长期的殖民地统治秩序中,传统的统治者也就是苏丹仍然保留着大部分权力;马来人也在土地教育和进入公共机构等方面拥有特权,而华人精英只能被授权管理华人社区,印度人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时至今日,虽然“国阵”内部仍然是巫统居于领导地位,但是实力较小的作为非国阵的“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经过努力,获得了较之国阵内14个政党最多的议会席位,给马来西亚政治生态带来了微妙的变化。此前李光耀的“人民行动党”在大马的继承者经过重新注册,改组为“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虽然无隶属关系,但是道义关系尚存,况且1967年10月10日,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社会党国际大会上正式成为其成员至今。在1976年,在英国工党和荷兰工党动议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被逐出社会党国际。李光耀更曾因此撰写文章《Socialism that works: The Singapore Way》与欧洲社会党国际成员笔战。

  马来西亚共产党的沉浮

  如上所述,马来西亚共产党的成立于1930年,马来西亚共产党(马共)总书记陈平是华人后裔,原籍是广东潮汕人。马来西亚在成立之初,与共产国际和中共存在密切的联系。1982年东盟外长会议制定并实施了“泰南安定第11号计划”,致力于消灭马来西亚共产党。事实上马来西亚共产党在80年代初已经转移至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边境地区,并且在边境地区也就是泰南地区活动了将近20多年。1981年邓小平与陈平在北京举行了面对面会谈,劝说陈平放下武器回归议会斗争的道路,史称“北京会谈”。自此以后,中共与马共的关系仅限于道义联系,中共不仅在此时关闭了文革时期兴办的对大马的广播项目,也关闭了在中国大陆对马共的培训与援助项目。80年代初以后,马来西亚所有政治势力都将反共作为其政党纲领,其中也包括李光耀的人民行动党。

  (未完待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天下无贼。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