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半年报有点糙的中来股份

2019-08-21 12:15:45 和讯名家 

  近期有投资者问:“公众号最近写了很多光伏企业,能否帮忙看一下中来股份(300393)(300393.SZ)呢?”该公司吸引力不足,因此我们只用了少量时间稍作分析,但这点内容可能也足够了。注:该文成于7月初。

  本文约2400字,阅读时间约为6分钟

  1

  2018半年报有点糙

  本着不重复别人写过的内容,我们每一次写上市公司分析前总要搜一搜历史文章。经搜索,我们发现,光伏行业知名自媒体“黑鹰光伏”在旗下同名微信公众号写了一篇名为“中来扩张迷局”的文章。

  我们注意到,该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截至2018年6月末,中来股份‘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工程进度为85%;而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该项目工程进度竟然降至‘84.27%’”。

  本来,工程进度出现下降也并非全无可能之事,但其前提一般是公司在此前预算金额的基础上做出了调整。而反观中来股份,其在建工程项目“泰州中来公司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在2017年、2018年的期末预算数均为16.58亿元,显然不满足条件。

  因此,我们对中来股份这一在建工程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浏览,上市公司该项目在2017年、2018年的数据并无大碍,但是2018年半年报却有明显谬误,截图如下:

  想必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该项目的问题:期初余额(约3.01亿元)+本期增加金额(约1.5亿元)-本期转入固定资产金额(约2.02亿元)=2.48亿元≠期末余额(约3.35亿元),两者间有8620万元的差距。当然,合计数也是对不上账的:

  诚然,上市公司中期报告中的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性不如年报,但出现如此低级错误还是让投资者心中惴惴不安。仅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会将此上市公司从自选股中剔除出去。

  2

  “薛定谔”的无锡泰达

  在2018年年报中,中来股份将无锡泰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无锡泰达”)定为第一大其他应收款方,款项性质为应收暂付款,金额为1145万元,账龄为3年以上,坏账计提比例为100%。

  然而,我们回看了2017年年报,却发现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其他应收款方居然没有无锡泰达这家公司,且第五名江苏亚东朗升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常熟分公司的款项仅为244万元。那么2018年账龄在3年以上的无锡泰达为何2017年没有身影呢?

  中和明略研究团队追溯更早的年报后发现,无锡泰达最早出现于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彼时的披露内容为:应收暂付款3000万元,账龄为1年以内,坏账准备150万元,占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合计数的93.92%。2015年现金流量表亦显示,上市公司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支付无锡泰达款项3000万元。

  而到了2016年,中来股份年报披露的内容为:应收暂付款1200万元,账龄为1-2年,坏账准备120万元,占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合计数的13.87%。2016年现金流量表亦显示,上市公司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收回无锡泰达款项1800万元。显然,3000万元减去1800万元等于1200万元,这也对的上。

  等到了2017年,现金流量表显示,上市公司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收回无锡泰达款项1200万元。因此,按理说无锡泰达已将全部其他应收款结清,2017年前五大其他应收款方没有无锡泰达是正确的。

  当然,上市公司也可能存在一种解释,比如新增合并范围的杭州锦聚新能源壹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子公司“银凯特(山东)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孙公司“乳山银凯特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在2018年对无锡泰达有账龄3年以上的其他应收款。

  此外,无锡泰达的2018年也确属“多事之秋”。根据中国裁决文书网,一则判决于2018年8月24日的民事裁定书显示:申请人武汉索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请求对被申请人无锡泰达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冻结被申请人价值1600万元的财产。法院裁定如下:冻结被申请人无锡泰达银行存款1600万元;如存款不足,则查封其相应价值的其他财产。

  然而,即便上市公司采用上述解释,我们仍然会好奇,中来股份从2015年起直到2018年对无锡泰达的应收暂付款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无锡泰达与上市公司都有哪些业务往来?

  3

  “虎头蛇尾”之博玺电气

  2015年11月12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上市公司、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英利中国”)、上海易津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易津”)与新三板挂牌公司博玺电气(832012.OC)原股东签署了增资及股权转让协议,以受让存量股份及参与定向增资相结合的方式收购博玺电气,以此作为今后三方进行商业合作及资本运作的平台。

  收购公告中有这样一句话:“各方同意在增资完成后将博玺电气的现有业务与净资产(包含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全部剥离给博玺电气原股东。”事实上,博玺电气也是这样做的。

  2017年12月29日,博玺电气发布出售股权资产公告,其以3000万元出售上海博源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博源”)100%股权,而这个上海博源及其子公司博汭电气(苏州)有限公司正是所谓的“现有业务”。

  这导致的后果是,尽管博玺电气2015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48万元、7044万元、962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46万元、929万元、1518万元,但到了2018年,其营业收入竟为0,净利润为亏损497万元,员工人数更是从163人骤降至6人。

  那么上市公司剥离资产图个啥呢?原来,收购公告还有这样的描述:“各方将充分利用中来股份与英利中国在光伏产业的技术积累及上海易津的资本实力,使用先进的离子注入技术工艺对英利中国现有单晶太阳能电池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合作三方将共同搭建高效电池的技术和产品服务平台,引领市场对高效电池组件的需求。”

  然而,随后的股权变动却是“冰与火”共存。

  2016年2月16日,中来股份再发公告,其与上海易津共同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上市公司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自有资金2200万元收购博玺电气19.13%股权。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中来股份持股比例从56%上升至75.13%。

  而另一方面有趣的是,刚刚认购2300万股的英利中国,却在2016年2月16日、19日分别减持了1100万股、1200万股,自此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不再持有博玺电气股份。这是否说明“共同搭建高效电池的技术和产品服务平台”的设想早已确定无法落实?若属实,上市公司为何没有披露?

  另外,上市公司关于博玺电气的最新状态为:中来股份于2018年9月与上海易津、上海中屹鼎晨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分别转让博玺电气1000万股、3000万股,于10月办理完成后,上市公司持股比例下降至41.70%,已不再拥有控制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资本名侦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