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港”到“智港”的天津体验

2020-06-28 01:26:39 新京报 

6月23日,天津,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式现场。

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芸

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廖杰远

科大讯飞天津公司总经理李文

中国经济谋求高质量发展,智能科技扮演什么角色?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生活?智能时代,百姓如何做好准备?对此,端午小长假前在天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交出了一份后疫情时代的智能科技成绩单。

这届智能大会,会期只有6月23日、24日短短两天,而且采用了“云办会”的全新模式。大会云开幕式暨主题峰会网络直播总浏览量达3.92亿,同时最高在线总人数5860万。签约项目148个,投资总额超900亿元,其中新基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术服务、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动能项目130个,占项目总量近90%。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今年的世界智能大会突出了人工智能新时代发展的深刻内涵,更加突出新生活、新理念、新产业,突出国际化办会特色,为世界智能科技产业搭建了交流合作、共享共赢的高端平台。

大会云开幕式暨主题峰会吸引眼球

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以“智能新时代:创新、赋能、生态”为主题,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举办的首次世界级重要盛会。如何既对冲疫情影响,又如期举办大会?主办方采用了“云上办会”的全新模式,举办了“云论坛”“云展览”“云赛事”“云体验”等一系列“云活动”。

不过,云上办会,会不会虚无缥缈?高精尖的会、展、赛,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会不会觉得过于遥远?

这种担心,在开幕的瞬间消散。“云开幕式”启动不到一分钟,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主持人龚克说,开幕式暖场的时候,已经有100多万人在线观看。

这100多万人中,就有因为腰疾复发没能到现场的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还有孙遥等天津理工大学的学生,以及众多软件公司的从业人员。他们认为,会上探讨的话题,展示的产品与技术,跟一城一国乃至全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不容错过。

“数字经济催生了很多新业态、新职业。一些开源开放的共享平台也降低了年轻人的创业成本。我和小伙伴们盼着从智能大会上获得灵感。”孙遥说。

软件企业路曼科技CEO杨涛也表示,受疫情影响,即便最木讷的人,也不会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无动于衷。干企业的人“既要低头走路,更要抬头看天”,所以很多软件公司的同仁都不约而同地“云参会”。

天津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说,据不完全统计,大会云开幕式暨主题峰会网络直播总浏览量达3.92亿,同时最高在线总人数5860万,比往届观众增加了上千倍,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观众加入进来,大会覆盖面和影响力较以往大大增强。

健康码带来的“云启示”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举行的大会,疫情是被多次触及的话题。中欧数字协会主任Claudia Vernotti 透过屏幕与大会互动。她说,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借鉴中国的健康码、扫码支付等方式来应对疫情。

来自天津市的统计数据,天津“健康码”自2月29日上线以来,已经成为市民出行的“随身电子通行证”,自主申领“健康码”人数已超1240万,累计亮码次数4.5亿余次,访问国家库7.4亿余次。

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刘景泰说,小小的“健康码”看似简单,背后的技术支撑系统却十分庞大。特大型城市每天百万级数量的“亮码”,均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技术支持,“健康码”通过个人填报申请,将已经授权的信息与卫健、公安、电信、铁路、民航等相关部门的疫情防控数据进行校验比对,码的颜色随结果实时变化。正是由于有了“健康码”,才实现了精准分类防控,这项技术未来借助智能科技手段提升的空间仍然十分巨大。

引起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健康码”,还有大会上晒出的众多“抗疫”“黑科技”。

微医集团将“流动医院”云巡诊车和云巡诊包带到了科技展中。云巡诊车集成了相当于二级医院的检查检验能力、数字系统连接能力和互联网医院医疗能力。科大讯飞(002230,股吧)带来人工智能电话机器人,它曾用6小时完成100万居民的筛查随访,并自动生成统计列表。

与会的业界大咖们认为,今年发生的疫情使一些传统行业受到较大冲击,但数字经济全面提速,包括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在内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应用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展示出经济发展新动能。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无人零售相关企业新注册1986家,同比增长29.7%;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新注册7167家,同比增长53.1%。

腾讯集团首席运营官任宇昕认为,经过这次疫情,中国或许已经不再有纯粹的传统产业,每个产业或多或少都开启了数字化进程。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今年的世界智能大会首次‘云’办会,也算是一种智能加持的创新体验。但被疫情改变的远远不止办会形式,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

当城市会“思考”

今年是世界智能大会第四次在天津举办。作为率先提出智能科技产业概念的城市,天津在传播先进理念、发布产业政策、深化战略合作等方面收获了不菲的智能科技红利。

据统计,2017年以来,天津相继推出了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1+10”方案体系,实施智能科技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设立百亿级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等一系列举措。在世界智能大会上,4年来,天津共签署200多项合作协议,累计投资额2610亿元,一大批优质项目相继落地实施。

智能因子的注入,带来城市产业结构的改变,目前,天津每5家规上企业中就有1家是智能制造类企业。“以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机器人等9大领域为代表的智能科技应用场景已经形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尹继辉说,2019年,全市智能科技产业比重达到16.6%。

智能加持后城市的改变,天津百姓的感受更为直接。看病挂号网上预约、汽车年检网上核验、水电气一键支付;智能机器人不仅在街头巡逻,还走进图书馆里分拣图书……曾经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画面,正一步步走进日常生活。

与会嘉宾们评价说,智能科技令天津“会思考、更聪明”,正在由“天津海港”迈向“天津智港”。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说,天津走出了一条以智能科技产业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天津智港发展前景广阔。

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认为,“通过四届智能大会,我们看到天津正在坚定不移地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我们也发现,天津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四年来,包括360在内的很多企业都把核心业务和创新业务放到了天津,我们由天津的客人变为了主人。”

万钢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世界智能大会已经成为天津乃至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张崭新名片。本届大会的成功举办,是天津市与中国科协共同打造的人工智能交流高端平台,更是中国人工智能学者和企业向世界发出合作邀约、共克时艰的宝贵实践。

不少国际友人接到了中国人工智能学者和企业向世界发出的合作邀约。

“天津在高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大力投资,是富有远见的明智之举,因为我相信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教授、《生命3.0》作者迈克斯·泰格马克表示,“中国可以在协调全球良性合作、向更加智能化的未来迈进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因为中国不仅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能提供有效解决方案,还拥有独特的智慧和5000年的悠久文明。比起西方,中国更有对所需资源进行长期规划的传统。”

■ 对话

大会“云上”影响力体现智能科技崛起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世界智能大会已经成为天津乃至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张崭新名片。这张新名片展示出后疫情时代哪些智能科技新趋势?首次走上“云端”的大会给政府、企业带来了哪些“云启示”?对此,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芸,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廖杰远,科大讯飞天津公司总经理李文祥接受了新京报采访。

智能大会首次采用“云办会”新模式

新京报: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这次大会与以往的大会有哪些区别?

王芸: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云上盛会,“云上相聚”“云上传播”,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数据、互联网带来的价值。“云开闭幕式”同时最高在线人数累计达1.04亿,总浏览量累计达7.05亿,整个大会期间全网相关稿件的总浏览量超过16.29亿,这出乎我的意料,这种“云上”的影响力令我感觉非常震撼。这届智能大会是首次采用“云办会”新模式,通过“云上”来看天津、看中国、看世界,体现出我国智能科技的硬核崛起。

廖杰远:特殊时期催生创新举措。今年的世界智能大会是真正的“云上大会”,大会在组织上充分运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通过“数字驱动,智能赋能”的方式举办会议,恰恰体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大会宗旨。从大会的成功举办,可以看出天津智能产业发展的势头是前所未有的,数字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

李文祥:这是天津第四次举办世界智能大会,也是在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形势下举办的一次国际性盛会,更是首次采用“云上”模式打造的高端人工智能产业盛会。同前三届大会相比,本届大会形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成果更丰硕。每年参加世界智能大会都会有新收获、新感受。

人工智能解决“战疫”期间刚需问题

新京报:前一阶段抗疫,天津的智能领域有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王芸:天津作为人工智能的先锋城市,今年以来智能领域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特别是“战疫”期间,体现得尤其明显。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立足于应用场景的不断落地,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战疫”期间的一些刚需问题。比如“健康码”,已经成为市民的“随身电子身份证”;还有“一区一行一指数”,通过数据归集、数据分析,哪些企业正在复工复产,哪些企业还没有复工复产,遇到了什么问题,一目了然。智能科技的加持,让天津这座城市学会了“思考”,变得更聪明。城市会思考,服务就会更智慧,百姓就有了更多获得感。

廖杰远:对医疗领域而言,这次疫情我们看到两个显著的变化。首先,患者通过互联网使用医疗服务、医生通过互联网提供医疗服务成为一种常态。其次,政策的创新和突破,最紧张的“抗疫”60天,政策的突破相当于过去六年。从2月到3月,国家的行业主管部门连发几道“金牌”,鼓励互联网医疗发展,对行业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

李文祥: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反映出人工智能解决社会刚需的成功,实现了人工智能刚需应用的落地。在AI+教育方面,助力“停课不停学”。在AI+医疗方面,助力疫情大范围筛查。在AI+翻译方面,助力疫情防控无障碍沟通。在AI+办公方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人工智能将更加融入平常百姓生活

新京报:这些变化释放出什么信号,“暗示”了智能领域哪些发展趋势?

王芸:“战疫”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依托于智能科技的精准的供给服务,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满足了“云办公”“云上学”“云会诊”等生活需求。智能科技不仅实现了万物互联,还实现了万户交互,连接了人民的情感,对复工复产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我认为,智能科技将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增长极和动力源(600405,股吧)。

廖杰远:在后疫情时代,最重要的还是如何真正构建起基层医疗的网底,这是医疗行业长期以来的痛点,也是在这次疫情中暴露出的一个短板。所以,微医在天津启动建设天津基层数字健共体,由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牵头、协同全天津267家基层医疗机构共同组成以健康为目标的紧密型医共体。在这些创新实践背后,反映出了数字健康行业正在技术、政策和百姓需求的基础上加速前进。未来,健康行业数字化的创新风暴还将持续,数据+智能会真正让“以健康为中心”的医改目标得以落地。我们也相信,数字健康将成为产业互联网时代最广阔的赛道。

李文祥:未来,人工智能将更加融入平常百姓生活,让城市更有温度;城市医疗诊疗平台,系统推进医疗补短板;人工智能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人工智能解决社会刚需,赋能每个人的时代正在到来。空中课堂、智联网医院、移动视频办公、网上政务大厅都体现了智能科技为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

引领京津冀乃至全国迈进智能新时代

新京报:近年来,天津在智能领域积累了哪些“天津经验”?这些“天津经验”对于全国智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王芸:一年来,天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战略布局,智能科技已成为天津一张城市名片,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天津将主动拥抱智能新时代,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先锋城市建设迈出更大步伐,全力打造智能科技的创新之城、智能产业的赋能之城、智能发展的生态之城。

作为一名天津网信的工作人员,我感觉,近年来天津从技术赋能、产业赋能、数字赋能、文化赋能、制度供给和人才聚集优势等多个方面出发,做好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两篇文章,让数字经济真正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具体构建了四个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数据场景的强大政策支撑;数据资源体系,探索大数据资源“用管分离”,建立数据共享开放应用评价、数据质量管控等各类数据采集、更新、统计、分析和使用机制,汇聚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智慧应用体系,打造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5G网络先行区、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中新生态城全智慧场景、智慧能源(600869,股吧)小镇,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突破,建设“城市大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跨界融合体系,支持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建立智能产业指标分析体系,编制智能产业链图,围绕强链、补链、拓链,搭建更多技术交流、产业交流、人才交流公共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创新协动。

李文祥:近年来,天津全面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战略布局,通过出台“1+10”智能科技产业政策、海河英才人才政策,形成了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智能科技产业新体系。

科大讯飞扎根天津十年,目前在津直接投资企业已达7家,涵盖研发、智能硬件、智能服务、创新创业、投资、融资租赁等领域。科大讯飞天津AI产业加速中心引入企业超190家,成为天津首个年度纳税超过亿元的楼宇。我们正在打造“北方声谷”,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AI创新生态正在蓬勃发展。

天津正在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让智能科技成为发展的新引擎,引领京津冀乃至全国迈进智能新时代。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 王姝

A06-A07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