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人脉”吓唬90后:下个探探就能认识100个精英

2020-07-24 20:11:15 和讯名家 

  最大程度拓展人的存在感边界。

  作 者丨阿 远

  华商韬略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hstlkf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

  图片:网络、图虫创意

  最近,被《三十而已》的“太太团”刷屏了。

  剧中,童谣饰演的顾佳在王太太的引荐下,参加了魔都太太团的手工课聚会。拍合照时,因为背的包不“够格”而被裁减掉,试图打进“太太社交圈”的目标以失败告终。

  此前,演员黄景瑜曾谈到自己的一段经历,他说:“爆红的时候,有很多人跟你做朋友,发条朋友圈,有很多人点赞。但沉寂后,发消息有人不回复了,有人开始不理你,有人自动远离你。”

  是的没错,这就是成年人世界里的残酷社交真相。

  受制于现实因素而被挤压下的社交,让现代人徒增压力。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及现代年轻人社交观念、生活方式的变迁,这一固化的社交模式和价值标准,似乎慢慢被撕开了一条口子。

  社交软件,让我们在“线上”表达自己的同时又能得到他人的关注,让身处平行世界的不同群体产生了交汇的可能,让人类社交这一话题得到空前延展。

  如今,无论你是北上广的白领,还是远在云南腾冲的小镇青年,都可以借助交友软件结识新朋友;不管你背的是喜马拉雅铂金包,还是名创优品帆布包,在社交平台上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且都会找到认同感,构建属于自己的社交圈。

  越来越多的人,在负重现实压力和固化标准的同时,在线上推开了通往内心深处的社交之门。

  深夜食堂和午夜鸡汤,是治愈系“良药”。而现在,要多加一个交友软件。

  微博、微信刚开设那会儿,大家都很愿意表达情绪,短短的几行字加上配图照片承载了很多信息:出门旅行的见闻、和朋友分享的书单、昨晚吃的饭、喜欢追的剧、工作上的感慨、对某位明星的吐槽,都是真实的想法,不带任何功利目的。

  后来,微博的定位逐渐偏向媒体属性,成为一个舆论场;微信因熟人圈的关系太强,大家都不想让同事、客户或者其他人觉得自己很好猜,更多的时候我们像是“纸片人”,是不动声色的大人。但渴望被认同、想要去分享的需求仍在,于是很多人去tinder、探探这样的社交平台发自拍,去和不认识的人聊走心的天,成为现代社交的“怪癖”。

  我在探探上认识的一位户外达人悠然告诉我,没有探探之前玩漂流瓶,把想说的话塞进一个虚拟的精致瓶子,然后和另外一个人聊一宿,能从高中聊到大学毕业,后来喜欢上户外也源于这种感觉。团队里大家都不认识,在野外那种需要彼此照顾的环境里,所有人都表露出最善良的一面,关系变得简单纯粹。

  在人与人之间没有功利性目的的情况下,这种无条件彼此信赖的感觉让人放松,被素未谋面的人倾听,被世界温柔以待。很多时候,在现实面前,我们需要的不是硬撑,而是支撑。

  同样是探探用户的田宏生于1995年,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策划,生活规律。田宏的生活圈子不大,除了工作上的关系,会在业务时间和朋友打打篮球,晚上没事的时候滑探探。不久前,探探上线了个新版块——“吐槽树洞”匿名话题,让田宏吃惊的是,竟然有那么多人在上面分享日常。

  成年人的世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装的外表平静如水,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一个人崩溃,然后又自我治愈。天亮后若无其事的去上班,那些早晨挤在地铁上,表面看起来十分平静,看起来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们昨夜刚经历了怎样的糟糕。

  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不希望将自己置身于充满社交压力的环境中,他们“社恐”,但分享欲望却更加强烈,于是表现为离不开在线社交。他们对于社交软件的期许,是展示自己的舞台,结识新朋友的平台,发现有趣事物的社区,是倾泻压力的“树洞”。

  区别于面对面的社交方式,文字、语音以及微表情更适合深入交流。根据当下的不同情境、不同的对象,赋予文字、表情以不同的情绪,平日里不善言谈的人也能散发出社交魅力,从而获得认同和宽慰。

  那些在现实中被压抑的情绪,成为转向交友软件上的表达欲、陪伴欲、倾诉欲。据统计,探探上6年来的用户注册累计已超过3.6亿,实现的“互相喜欢”匹配数超151亿次,而这个数据还在每天不计其数的“右滑”中呈指数级增长。

  现代社会,结识新朋友并不是一件难事。一场饭局、一次会议,可轻松的让通讯录列表多增加几个好友,然而这并不代表就建立了新的社交联系,人们需要有质感的、真实的社交关系。

  心理学家许川认为,“现代人都渴望无压力的分享,并且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而这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的一种心理需要。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不流动的圈子中,很容易感到绝望,因社会身份以及他人对自我的认知不会轻易改变,这种刻板印象无论好的还是坏的,都容易让人感到压抑。这就让情感上的社交痛点更明确,人们希望获得熟人社交场之外的新关系。

  而网络只是某种现实的缩影,在熟人之外,谁还没有一两个聊得来的线上好友?

  不久前,我在探探上右滑到一个90后男孩,他因为结婚早又离婚,不到30岁就成了单身奶爸,自己经营着一家奶茶店。疫情原因,为了节省成本,就只剩下他和一位店员。他说店里的很多常客,都是在探探上聊天的好友,听说自己是卖奶茶的,都想来店里看看,他也来者不拒,都是朋友,在附近生活,天然的形成了一个由线上迁移至线下的朋友圈。

  对他而言,可以很轻松的在社交平台上和对方说出自己的生活现状,以及自己单身离婚带娃的波折经历,但在现实生活中就绝对不会。因为有了线上交流的前期铺垫,对方不会带上主流价值观的眼镜来审视自己,不能接受的人也很容易轻松的解除聊天关系,这就让线下见面以至成为现实中的朋友变得相对轻松,社交软件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也给顺利建立一段新关系带来了情绪上的缓冲。

  社交软件为虚拟和现实铺设了一条通道,也为渴望拓展朋友圈的人创造了机会。

  互联网之前,社交方式和社交层次较现在完全不同,人们通过线下社交的方式获取交友资源的全部,诸如餐馆社交、咖啡馆社交、茶馆社交、沙龙社交、舞会社交等等不一而足。无论在哪个时代,人们都希望对自己的社交行为有更多的自由选择和舒适感,在熟人朋友圈之外,能有多样化的社交方式出现。

  不管是谁,在现实生活中的境遇和背景如何,在进入一个新的社交圈子或社交平台时,都可以获得一个新的人设,开启一段新的生活。就像电影《头号玩家》中那样,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分身,听你倾诉、和你对骂、陪你游玩,扮演任何你理想中的形象,去体验不同的人生。

  将熟人圈区分来开,社交会更有温度,个体更加关注爱与被爱的诉求。本就不存在“大众”这个群体,只是表述者表达时对人的一种概括,不代表任何人。关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未来他们才会创造更多价值,探探这类社交软件则承载了这样的功能。

  社交产品能否在自己的功能领域下,最大程度拓展人的存在感边界,往往意味着一个社交产品的体感和所谓“护城河”。

  对大多数人来说,社交软件上的交流,是把现实中的社交门槛降低。通过社交平台,表达自己的成本远低于在现实中找到合适的人倾诉的成本,不需要看社会阶层、家世背景,仅凭借颜值、兴趣、性格建立起来的社交关系,反而更加自由。

  基于此,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交友逻辑被“改写”,社交关系被更迭,一种更适合现代年轻人的交友观念正在破土而出。

  一是,不想在社交软件上和熟人“见面”。

  周晨下载探探已经超过两年,一直和一位探探好友保持联系,偶尔会撸串吃饭。周晨笃定自己的交友观念:“不要在现实世界中和网上认识的人见面”这个观念已经太古老了,到我们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变成“不要在网上和现实世界中认识的人见面”。

  选择下载探探,因为它远离通讯录,独特的算法推荐让你和我就是面对面也不一定能在探探上互相看见,这里边隐藏着彼此对交友喜好的逻辑推理,并不仅仅依靠地理位置来匹配;而且,探探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做得非常好,即便你知道我的ID,对不起,你仍然无法通过任何方式在探探平台上搜索到我的痕迹。

  二是,“松圈主义”让社交更轻松,让有些故事轻松开始,也让有些故事轻松结束。

  越来越多的人,对工作、亲友等熟人关系链之外的社交关系呈现出“松圈主义”倾向,即爱好多元又不受拘束,在“轻松交友”和“深度沟通”中自由切换。

  此前,一项名为“90后文化检测”的调查显示,90后在社会关系的处理上遵循这样的原则:对社交圈子既不亲近,也不疏离,他们懂得与圈子保持关系的重要性,也很会组建圈子,以获得更多资源,同时又绝不接受圈子的束缚。而探探这类社交软件则深谙此道,用户可以在建立匹配和解除关系中轻松面对。

  三是,交友观念由自我定义,打乱“差序格局”。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提出过“差序格局”的概念,区别于西方社会,每个中国人都像投入水中的石子,以自己为中心自内向外形成一圈圈越来越淡的波纹,这种波纹就是强弱不同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情关系。

  但随着社交软件的崛起,这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波纹”被打散。身在一线城市的白领,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和远在浙江小镇的青年很容易的建立关联,随着交流的深入,很可能会超越现实中的朋友关系,而更了解彼此。

  结 语

  探探上有个小功能,在开通后可以看到“谁喜欢了我”,很多用过这个功能的人都会有相同的感觉,就是想看看谁喜欢了自己。我的一位朋友这样说:“那种女生的小小虚荣心,真的很奇妙,就是很想看看喜欢我的人是个什么样子。”其实她不知道,很多男性用户同样有这个感觉。

  试想,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因为你的照片、资料、动态信息等,那些你留在社交平台的痕迹,对你产生好感,发出一个“超级喜欢”,进而建立连接可以交流,原本就是一件蕴藏着某种缘分的邂逅。这背后固然有大数据算法的推动,但仍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吸引。毕竟,要双方彼此都“喜欢”,这种关联才会建立。

  在现实生活中某种逼仄的压力下,人们需要“更精致、更舒服、更自然”的社交平台,一款真正的“绿色纯净版”社交软件,来延续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让原本平凡的生活填满乐趣和惊喜。

  有些故事永远是经典,即便你可能知道故事的结尾,但你仍然想听这个故事,这大概就是社交的魅力。

  ?

  THE END

  出品人:毕亚军

  主编:毕亚军  责编:周怡  熊剑辉

  美编:刘彦潮  运营:方乐迪  张婵  倪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