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隐私保护面前,公权力要立规矩

2020-09-19 07:38:29 新京报 

在数据安全保障方面,龚克表示,要根据数据性质完善产权性质,制定数据隐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审查制度,推动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护制度,加强对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的保护。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龚克。摄影 新京报记者 程子姣。

2020中关村(000931,股吧)论坛在京正式开幕。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作为全行业共识成为中关村论坛上的重要讨论话题之一。

科技与经济该如何跨界融合?人工智能等产业该如何协同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何注重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龚克在中关村论坛上接受了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的专访并解答了上述问题。

他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数字化生态系统,数字经济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未来有望继续增加。

疫情暴发,引爆了大量数字技术应用,中国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他还指出,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在数据安全保障方面,龚克表示,要根据数据性质完善产权性质,制定数据隐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审查制度,推动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护制度,加强对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的保护。

除此之外,龚克还强调数字经济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具有技术与社会的双重属性,要贯彻和谐社会建设要求,贯彻共享发展理念,防范数据偏见,注重技术伦理。

新京报贝壳财经: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目前处在哪个发展阶段?

龚克:目前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了生活、生产等场景的阶段。如果说2014年以前,人工智能还是实验室里的人工智能,那么今天我们谈人工智能,所谈论的就是工厂里的人工智能,就是大街上的人工智能,家庭里的人工智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那么这个变化背后是什么?之前人工智能发展是学术推动的、是好奇心推动的,那么现在的人工智能则是应用拉动的。以图像处理为例,原来它可能存在于实验室与竞赛中,而现在图像处理及产业面临着实际应用场景的问题,这个重要的变化意味着人工智能在全面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也显现出人工智能是一个通用的技术,它不仅存于某一个行业,所有行业都在用,这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一旦技术进入到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的时候,它的“前景之路”会越走越宽。

新京报贝壳财经:人工智能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龚克:发展方向确实很难预测,但我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会更多地与市场刚需相结合。比如人工智能应用于降排放、提高能效或者降低能耗等。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安全性、舒适性等。

目前,应用需求正在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助力这个转型。我们在国际上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科学技术是一个杠杆,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也是前沿的一部分,但光是杠杆是起不到作用的,它要有支点才能起作用。

这个支点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重点,我们生产中的难点,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面前,它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只要跟实际问题相结合,这个支点就会带着人工智能向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方向前进,也能避免大家所担心的人工智能泡沫出现的问题。

新京报贝壳财经:目前的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和以前有哪些不同?

龚克:以前是大数据驱动,现在是大数据和知识联合驱动,因为部分场景我们拿不到大数据,所以需要知识来联合推动。同样,以前是单个的智能,现在讲求协同。比如某人家里有三个智能设备,它不会协同起来,而以后我们要发展的就是协同的工作。

让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相互增强,发展自主的人工智能,这些就是我们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标志,从技术上进入新一代,从整体发展形态上进入应用为主导,从产业来看,融合产业越来越起到主导作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人工智能如何和实体经济更好地融合?具体哪些部门、组织、单位应该怎么做?

龚克: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正在融合,比如华为,它原来并不是一个智能企业,也并不是以开发智能算法为主的公司,但今天它已经实现了很好的融合。人工智能,已经不是在实验室里的技术,已经走进了现代产业。要推动融合,我觉得最重要的主体是产业,政府也好,科研机构也好,都要帮助产业,推动融合。

新京报贝壳财经:产业方面,各公司应该怎么做去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融合?

龚克:第一,需要转变观念,例如某企业是做汽车的或者做医药的,不能觉得人工智能是另外一个行业。人工智能是通用技术,大家一定要有这个观念,人工智能可能帮助其他公司提高能效等。

第二,企业要想到人工智能不是单项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是新生产力,将引起企业组织形态的变革,所以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有相关发展战略,产业一定要结合自己行业的痛点,不要盲目地追求其他东西。企业领导者要有务实的态度,既要站得非常高,把握趋势,转变观念,又要落得非常实。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变化,就是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过去传统讲战略管理,强调核心竞争力,现在要看共赢生态。形成共赢的生态,进行资源最优化的配置,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更好融合。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在演讲中提到,数字壁垒是数字经济跨界融合的障碍,如何解释?

龚克:深化改革是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数字壁垒确实是数字经济跨界融合的障碍,融合的困难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管理体制,部门分隔、行业分隔、主体分隔等都导致了跨界融合的困难。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具有技术与社会的双重属性,要贯彻和谐社会建设要求,贯彻共享发展理念,防范数据偏见,注重技术伦理。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数字经济跨界融合方面,你有哪些建议?

龚克:智能科技产业需要开放连接,智能科技产业创造开放连接。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要将自主创新和开放协作相结合,坚定不移地扩开放、反脱钩。

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加速步入融合产业部门主导的“+AI”的新阶段。其中,消费互联网的升级和产业互联网的启动,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创造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融合部门领军企业的平台化发展值得重视。

新京报贝壳财经: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敏感环节,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安全问题?该如何解决?

龚克: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隐私保护的问题,另外就是对人工智能的信任问题,即怀疑人工智能的决断是否可信。 还有就是人工智能产品能不能抗攻击,会不会被动泄露数据等数据安全的考虑。

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公权力需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即立规矩。比如数据在开放共享的过程中,应该思考要进行哪些分级的去敏感化的措施,这些措施在制定的时候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而且这些措施要变得透明可检验等。

比如最好手机上有一个按钮(App),来看看我这手机上的App已经搜集了我多少数据,从而我心里有数,知道我的哪些数据是受到保护的,哪些是没有被保护的? 我这是一个简单例子,我认为,企业可以做企业的事情,政府可以做政府治理,工业组织建立标准,大家要形成合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数字经济不断发展下,数字鸿沟问题待解,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龚克:现在的情况更多是一种担心,是担心数字鸿沟越来越严重,数字鸿沟主要指数字应用能力的差异,数字能力强者正向循环,马太效应导致它越来越强;数字能力弱者,因为无法很好地使用数字技术,不能从中获益,越不使用,这能力就变得越来越弱。所以现在我们在讲可持续发展,怎么才能不掉队?其中非常重要的是科技和工程能力的建设,特别是在全球,均衡地发展数字能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子姣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杨许丽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