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给你测一下体温。你的体温是36.3℃。请出示健康码。好,请通行。”4月27日,在浙江某高校进门处,电气学院研究生李鸣(化名)和机械工程学院学生武松林(化名)正在协助老师为返校的同学测量体温。大学生志愿活动已经成为学校中的一股热潮,在“战疫”中大学生志愿者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是可以担负起大任的青年力量。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大型国际赛事的洗礼之后,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数量与素质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不断壮大、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认识偏差
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存在认识偏差,服务理念不强。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把“得到锻炼”作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首要原因,“得到锻炼”是从个人价值角度出发、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个人价值的获取。而志愿服务活动应首先把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是大学生青年承担责任展示担当的一种方式。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获得学分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导致其服务热情的降低,这样会严重影响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并难以形成稳定的热情和长久的奉献精神。
二、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我国在2017年才发布第一部关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法规——《志愿服务条例》,该条例首次提到了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为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引导了方向。但是大学生青年作为志愿服务的一大主力军,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针对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法律法规,志愿服务活动中难免有风险存在,其中涉及志愿者的权利,也涉及到服务对象的权利,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切实保护大学生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管理与培训不足,服务过程形式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自从开展以来,取得了一些列的成果,但是严密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仍需健全。即使是一些正式的组织部门带头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也缺乏严密的管理,在志愿者的培训及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而缺乏培训的弊端是严重降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给服务对象带来不好的体验,甚至出现“帮倒忙”的情况。同时一些组织者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提高知名度的一种形式,放大活动效果宣传,导致过程形式化。
那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第一,做好大学生志愿者培训工作?●
志愿者活动应注重志愿者本身的学习和发展,应该是“成员发展空间的提供者”,对志愿者进行长期的素质培训和短期的加强式的技能培训,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比如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网络培训与实地培训相结合、项目培训和志愿精神宣传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人培训相结合等。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效果,同时也能深入大学生志愿者个体的发展需求,使大学生有更清晰的个人认知,全面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第二,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
通过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发挥组织凝聚力,吸引大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同时通过评价激励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荣誉感,激发大学生主动积极、热情洋溢的参与志愿活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使命感激励法应该是契合大学生心灵深处的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希望能尽己所能的需要,是激发大学生需求加入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推动力量,也能通过活动使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与能力不足的方面,扬长避短,找准努力提升的方向。
●第三,完善大学生志愿者保障工作?●
高校除了配合政府的公共政策外,要具体落实参与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利益保障工作。在活动开始前,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保险和安全培训,切实保障志愿者安全;在活动进行中,相应的应急系统应保持运转;在活动结束后,提供正式的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证明。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下,相信会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启真阁。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