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2021-07-23 21:53:59 和讯名家 

  导读: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多发。

  气候变化引起的风险已成为重大全球性挑战,每个人恐怕都不能“置身事外”。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作   者丨李德尚玉 王晨

  编   辑丨周上祺

  图 / 新华社

  近日,河南省暴雨灾害牵动人心。放眼国际,极端天气导致了严峻的气候风险。

  全球已形成共识的是,极端天气缘于全球气候变暖,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元凶,而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变化引起的风险已成为重大全球性挑战,每个人恐怕都不能“置身事外”。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纷纷采取行动,通过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达成多个代表性的国际公约,并形成各自的国际承诺。其中,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以及后续通过的实施细则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呼吁世界各国尽早实现碳达峰。

  为何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多发?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多发。

  7月21日,我国河南强降雨过程中,郑州、嵩山、新密等1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其中,郑州市二七区尖岗气象站24小时降雨量高达696.9毫米,超过郑州全年平均降水总量。

  据媒体报道,近期西欧也遭到洪灾袭击,暴雨引发的洪灾已造成上百人伤亡。当地时间7月15日下午,德国多地遭遇大暴雨袭击,部分地区12小时降水超过145毫米。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地也遭遇了暴雨洪水袭击,法国东部12个省进入橙色预警状态。

  今年7月,罕见热浪持续席卷美国西北部地区和加拿大西部地区,因气温高达50多摄氏度。世界气象组织16日表示,根据一个由顶尖气候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的快速归因分析,如果没有气候变化的影响,6月底美国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创纪录的热浪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使得热浪发生的可能性至少增加了150倍。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问题日益严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9年的一项报告称,工业化时代开启以来,海平面已经上升了0.3米,这一进程还在加快。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进一步上升0.3米至1.1米,具体结果取决于地球变暖的程度。

  根据环境智库德国观察(Germanwatch)发布《全球气候风险指数2020》显示,在过去20年中,全球将近50万例死亡与1.2万余起极端天气事件直接相关,经济损失总计约3.54万亿美元。

  因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变化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包括在全球水资源、生态系统、粮食安全、社会经济系统等层面。

  “气候变暖带来更多的极端天气,干旱和虫灾增多,带来和加重全球粮食危机。气候变暖带来海平面的上升、更多和更猛烈的海潮,损害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高度依赖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我们自身的居住条件。”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叶燕斐说,气候变化本源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累积,温室气体不断排放的背后是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

  叶燕斐介绍,人类活动所带来的气候变化让我们见证了极地冰山的融化、高原冰川的消退、日渐增多的极端天气、生物多样性的不断丧失。气候变化给经济带来一定风险,如极端天气增多带来的风灾、水灾、旱灾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又如海平面上升对海上经济活动和沿海基础设施、不动产等产生的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极大损失。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分析师郭嘉铭认为,此次洪涝灾害被普遍认为是由气候变化所致。气候变化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及其严重性,并可能导致保险公司盈利和资本水平波动性加大。

  距离全球气候变化目标还有80年

  “想要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发生,就必须实现‘零碳’目标。”比尔·盖茨在他今年3月出版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称,气候变化的威胁正在进一步升级,等到本世纪中期的时候,就能够产生与新冠肺炎疫情同等级的危害,等到下世纪开始之后,就会达到五倍严重性的程度。“这也是为了提醒全人类,不能再对气候变化保持漠视的态度了,阻止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实现这样的目标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碳排放。”比尔·盖茨表示。

  尽快控制住全球变暖进程已成为全球当务之急。据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介绍,由于气候系统的惯性,即便立刻停止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的趋势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持续,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尽快控制住全球变暖进程。

  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最优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给经济社会带来的问题和挑战。2015年12月,为控制全球变暖所造成的危害进一步蔓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7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的目标是全球气温在2100年前平均升幅不超过2℃的水平,并且尽力不超过1.5℃。”叶燕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各国际公约、国际协定均把气候变化目标定在2100年。我们距离上述目标时间,还有80年。”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做出庄重承诺,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也成为重要内容。

  7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0年度报告》指出,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将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峰碳中和的目标。同时,将推动相关立法和标准制定。

  “双碳”目标下,应对气候变化有哪些紧迫任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首先,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居民而言,生产与生活方式须做大调整。二氧化碳的过分排放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怎样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各国当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的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80%,高排放的化石能源仍是当前生产行为中是主要的原材料,从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是我国当前要完成的首要任务。王文表示,在此过程中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与配合,这不仅要依靠能源供应端的改革,还需要居民在能源消费端发力。

  为何海绵试点城市不足应对极端气候?

  双碳目标提出后,减排行动的进展迅速。值得关注的是,在温室气体减排之外,为预防气候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系列影响。从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影响出发,“气候适应”的概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有过广泛的讨论,我国也已有布局。

  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普遍实现将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指标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建设标准和产业发展规划,建设30个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城市。

  此次暴雨灾害颇为严重的郑州从2016年开始进入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名单,并计划到2020年要为此投入534.8亿元,包括在主城区规划191条涝水行泄通道等海绵城市建设计划。为何作为郑州省级海绵城市试点仍然无法积极适应极端气候天气?

  “海绵城市是相对气候适应型城市的一个范畴。”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创始人、主任马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强降水、城市内涝、还有干旱、供水、城市生态等问题都与水相关的,属于海绵城市的概念范畴。山洪、泥石流等也和山区海绵城市建设有一定相关性。而气候适应型城市需要关注的范畴,不但包括上述和水相关的问题,还有高温、低温冰冻、海平面上升、空气污染等更广泛的挑战。

  “侵占河道,围湖造地,导致天然蓄洪排涝能力下降,城市硬化区域不断扩大,导致城市透水能力大大下降,城市建设重地上设施而忽视地下管网,导致排水能力不足,这些都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通病。而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加强城市调节能力,实现涝时吸收和旱时释放。”马军解释道。使用透水砖、建设下沉式的花园绿地、恢复河道畅通、增加排水能力,都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常见方式。

  “如果在建设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标准,还需要在过程中注意能够留住水资源,对其进行净化、直至循环再生利用,尽量减小强降雨天气的城市径流,减轻洪水内涝带来的污染,这些都是在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带来的帮助。”

  然而积极地适应气候变化,仅仅建设海绵城市是不够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研究员李佐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上述挑战之外,沿海地区还可能需要面临海平面上升后的土地盐碱化问题;同样,在城市区域之外,面临气候变化挑战的还有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些区域还需要面临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挑战,可能会发生动物的异常迁徙、物种濒危灭绝带来的连锁影响。

  如果要积极地适应气候变化,就需要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积极布局。“我们现在讲到城市方面,主要就是洪涝灾害来临之时如何快速排水,并且从更高层的环保角度,将雨水污水进行‘雨污分离’。将水中的泥石等杂物进行分离,也是在防止对人员物资造成更大的损失。”李佐军解释道。

  马军表示,建设海绵城市,有助于适应气候变化,但应对类似此次郑州及周边出现的极端的强降雨依然作用有限。面对全球极端天气上升的趋势,我们需要加大双碳行动力度,大力节能减排,同时强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力度。

  “整个房地产业只有少数领先的企业积极践行超低能耗的被动式建筑理念,大多仍满足于传统建筑建造和销售。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协助防洪排涝、清洁水源、涵养水源、恢复生态方面,推进力度也不足。”马军解释道。

  气候适应型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都需要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发展需要需求推动。马军认为,只有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的过程中落实低碳环保目标,才能形成需求,进而激发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成“双碳”目标支点

  “双碳”目标开启了中国以碳中和目标驱动整个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全面向低碳转型的新时代。要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如何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系统变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系统,这是能源转型的核心问题。

  “中国2050年要满足2°C温控目标下,最大努力可以得到的二氧化碳排放数值为40.5亿吨。”据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编撰的报告《迈向绿色发展之路》预测,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客观上需要中国进一步持续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同步协调性问题,使能源、经济、环境政策与战略的着力点与气候行动能够同向发力。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会带来科技创新、能源和经济转型的重大机遇。相关的企业和投资机构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个大的趋势,就可能开辟一系列新的高成长的业务领域和取得更好的长期收益,并有效规避低碳转型对传统高碳产业所带来的风险。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FS)和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在双方联合发布的《迈向2060碳中和——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的研究报告梳理了实现碳中和的八大重点领域的相关机会,包括电力、交通、工业、新材料、建筑、农业、负碳排放以及信息通信与数字化领域。

  而应对气候化要实现“双碳”目标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估算,实现15℃目标导向转型路径需累计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人民币。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认为,这些绿色低碳投资的大部分需要依靠社会资本,因此旨在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本开展绿色投资的绿色金融体系,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将发挥关键的作用。

  因此,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支点。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将“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列为重点工作,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

  面对工业技术革命产生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现实,各国政府不得不重视碳减排和清洁能源发展目标促进能源转型,全球很多国家先后制定了2050年前后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在此背景之下,最近G20会议也恢复设立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中国人民银行是该小组的主席之一,研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加强气候相关信息的披露,支持绿色转型。

  “要关注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经济金融风险,并称人民银行愿通过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与各方共同推进绿色转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视频会议时指出。

  气候投融资将日益成为绿色金融重要领域。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过去人们都认为绿色产业只会带来社会效益,企业很难收获经济效益,但未来二者能够结合起来。随着体制机制政策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也将具有发挥作用的更好基础,使得过去不具备商业可持续性的项目,在未来会有更可持续的商业前景。政府的明确承诺能够给市场提供未来技术路线变化的明确预期,降低在新能源、碳减排、碳捕集等领域投资的不确定性。由此还将为包括水资源、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很多领域带来新的商业投资机遇。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赵子健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期编辑 刘巷 实习生 彭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