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的经济,巴适的双11

2021-10-20 18:06:28 丁道师 微信号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和企业研究。

2021年10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介绍,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

这些数据都在表明,经过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可喜的恢复态势。

在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公布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19日,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启动会在BTV文艺频道&北京时间APP以及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上演。众所周知,双11被誉为经济发展晴雨表,所以这场关乎双11的启动会受到了较大的行业关注。

比启动会更重要的是今年双11的实际表现,毕竟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的互联网新经济,如何能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继续保持较快速度、较高质量的增长,关乎到千行万业的繁荣发展,也关乎到千百万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因此,稳预期真的很重要。当然,这里的稳预期绝不仅仅是各项数值的增长,所以今年京东不再高举高打,没有出现各种高大上的目标口号和理念,而是很讨巧的用了一个“京东11.11巴适讲演秀”的主题形式。这是一个有温度的主题,也是一个可进可退的主题,淡化了数值,更贴近消费者。如果双11最终表现非常亮眼,“巴适”说得通,如果最终数值一般,也大有“巴适”的回旋余地,可以强调用户获得感、业务创新点、服务新模式等等。

“京东11.11巴适讲演秀”播出的时候,我正在一个饭局上。一众中年油腻媒体朋友讨论经济发展大局和双11,一个个大呼这两年太难了。有朋友问我怎么看待今年的双11,我以京东近来发生的一些变化,谈了我的几点看法。

服务周期前置 双11回归生活

巴适是一个四川方言,成都人吃完火锅后再吃一口西瓜,这很巴适。如果吃完西瓜再去吃火锅,用“巴适”就很违和。

过去十多年,屡创新经济奇迹的双11就有很多不“巴适”的方面。爆仓和货品质量问题先不谈,每年双11零点过后,祖国上下、长城内外会多了一双双黑眼圈、一张张痘痘脸,第二天这些满脸疲惫的面孔还要登上地铁、开上车、踩上小黄车去上班,去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如果说玩王者是氪金,双11抢购就是爆肝,伤不起。钱包和身体都垮了,不划算。

很多年前,京东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京东认为双11不应该局限在某一天,代表行业率先把双11的周期拉长了。此后多年,在京东的影响下,包括阿里在内,各主流电商都把双11拉长了大概一个月的周期。

周期拉长有什么好处?首先,从消费者到商家再到平台,不再用集体熬夜抢购和保供,保障了身体,同时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更好的身体条件去开展工作。其次,我们的产业链就像一个弹簧一样,它不会因为瞬间的拉长和缩回而影响稳定性,对于行业结构调整也有助益。另外,充足的时间才能保障服务和供给的有序提供,双11才找到了发展数量和发展质量之间的平衡。

今年更甚,京东双11进一步提前到10月20日晚上8点开始,也就是在黄金时间双11狂欢就开始了。一般的家庭主妇和生活社畜,8点登录手机、电脑,领券、加车、抢购两个小时也够了。然后10点之前上床睡觉,还不影响造人。这样的设定,可谓利国利民。

时间的前置和拉长,是双11发展史上的重要变化,它的意义在于以人为本、购物无忧,它帮助人们从简单地买买买、省省省中解脱出来,更为注重生活品质。

线上线下协同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共振

早期的双11,讲数据是最大的政治正确。最快突破10亿、一分钟30亿交易额、全天包裹10亿个......讲数据的同时,还不忘diss实体经济,仿佛实体经济是茅坑里的臭石头,世界属于互联网经济。

很长一段时间,所谓互联网经济大行其道,实体经济、线下经济被压的抬不起头。还是董明珠阿姨看得远,早在数年前就说“互联网必须要有实体经济的支撑,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互联网就是死路。”

后来的事情都知道了,官方已经定调,互联网经济也是实体经济的组成部分,二者要协同发展,而不是二元对立。

过去几年,线上线下协同、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打通等理念其实各大电商平台都在谈,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今年双11前夕,京东发布了“小时购”业务,这个业务其实也是一项打通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典型业务。在消费者层面,实现了小时级、分钟级配送,想要的东西泡一碗面的时间可能就送到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大幅度提升。在B端层面,海量实体店铺被数字化能力激活,得以连接几亿消费者,摆在店里货架上的各类商品一小时甚至十多分钟就可以达到消费者手里,这是一种巨大的行业变革,也是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融合的典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的双11是京东的双11、阿里的双11、苏宁的双11,而今天的双11更是行业的双11。还是以“小时购”业务为例,这个业务连接的店铺既有京东便利店、京东酒世界等京东系店铺,更有种类不一的夫妻老婆店和各第三方商超店面。相信随着业务的进一步推进,非京东系类店铺占比会进一步提升。

输出中国商品和中国文化 拥抱广阔海外市场

讲好中国故事,输出中国文化,领先的平台经济型公司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文化输出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但需要一个形式。书籍、杂志、影像制品、游戏输出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载体,体量更大的商品和服务也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载体。

早在上个世纪,可口可乐就成为输出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重要载体,那么中国的海尔、华为、联想、微信、TCL、TikTok当然也可以看作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输出的重要载体。

在今年京东双11启动会上,邀请了一位印尼员工做了分享。这位员工分享了京东和印尼当地员工磨合经历,提到了一个细节“我走在大街小巷,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而这些产品有很多是用户通过京东购买的,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骄傲和自豪。”

这位员工的见闻和感受显然不是个例。我记得有一次我去马来西亚亚庇出差,时间正好赶上了双11,晚上在酒店看电视时,也发现当地的主流电视台大篇幅播放中国双11相关的报道和新闻,当地也有大量的企业和机构、合作伙伴参与到中国双11的盛宴中来。

当时我不禁感慨,双11已经成为输出中国商品&中国文化的一个渠道和平台,影响力越来越广。

中国科技企业在海外这几年布局有多大?以京东印尼为例,仅仅这一个地区就有好几千员工,京东已经成为印尼当地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

据公开消息,京东现在有50个保税仓库及海外仓库,总管理面积约为逾50万平方米,拥有自营包机、国际海运、中欧班列和国际卡车等近千条国际运输线路,国际供应链网络触达全球220多个国家。

徐雷说京东的理想是“卖全天下的货”和“去全天下卖货”。

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卖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世界商品卖到中国。现在,京东把其在中国实践多年的“当日达、次日达”模式,应用在海外各国,极大地提升了商品的周转和履约效率,为“产品承载文化传播”做出了更积极的贡献。

PS:本文作者丁道师,现已在蜻蜓FM开通《丁道师杂谈》频道,欢迎大家点击原文链接,收听音频版的内容。

丁道师

2005年首次提出“自由媒体人”概念,随后简称为自媒体,影响至今。

2011年,丁道师加盟速途网络,先后担任速途专栏主编,速途执行总编辑兼速途研究院院长等职。

2014年丁道师作为自媒体代表,牵头起草《中国自媒体的自律规范》,并在网信办座谈会上分享,引发广泛关注。

现在是企鹅号、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艾瑞专栏、雪球财经等主流科技媒体和新闻客户端的专栏作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丁道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泓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