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研判二季度增长0.5%-1.3% 下半年经济增长目标和政策面临再定位

2022-06-28 01:48: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年经济恢复的主要动力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出口这三个领域,目前这三大领域的动力都存在不足,这将影响经济恢复进程,下半年可能是W型的复苏。”

3月以来国内多点散发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因素,较大地影响了今年我国经济运行轨迹。

当前,5月经济数据已经发布,我国经济在稳定恢复,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市场机构对二季度经济形势研判存在一定分歧,大体有望实现1%左右的正增长。不过,二季度经济即便实现1%的增长,仍然明显低于一季度4.8%的增速,与全年5.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相去更远。

随着复工复产进程的加快,以及一揽子稳住经济大盘政策的落地,我国经济有望延续向上修复态势,部分被耽误延缓的需求有望加快释放。不过,由于奥密克戎较强的传播性,以及内外环境的变化,部分分析认为下半年我国经济修复可能难以出现2020年的V型反弹,而是呈现出W型的修复路径。

站在年中重要时点,下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哪里,以及是否要推出一定规模增量政策以加快经济修复,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二季度经济能否强势反弹?

开年稳增长政策加大力度推动1-2月份我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在国内多点散发疫情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下,3-4月份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好转,以及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落地,5月我国经济触底反弹,大体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不过,疫情对消费和服务业影响仍大,5月当月工业数据已经转正,但服务业和消费数据依然是负增长。

机构对于二季度经济能实现多大幅度正增长,存在不同看法。

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祝宝良指出,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国务院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将逐步恢复,但无论同比速度还是环比速度,经济恢复会慢于2020年武汉解封后出现的V型恢复速度。预计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0.5%左右,全年增长4%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课题组报告认为,基准情况下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长0.8%,乐观的情形能到1.3%。下半年我国经济将企稳回升,但复苏进程可能比2020年更加脆弱,最终呈现出非对称的“W型”复苏的特征。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下半年如果没有大规模的疫情冲击,经济恢复会明显加快。但是,2020年经济恢复的主要动力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出口这三个领域,目前这三大领域的动力都存在不足,这将影响经济恢复进程,下半年可能是W型的复苏。基于当前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面临很多新挑战,应该遵循再聚焦、加力度、利长远的原则,进一步出台增量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5月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反弹,各地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比如起重机总工时指数和产业园区活跃度指数都呈现环比强劲回升。二季度大概率将实现正增长,大体增速在1%左右。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5月经济出现积极变化,正走出谷底,但是复苏基础还要进一步巩固。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预计同比增速在1%左右。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例,4月和5月同比分别为-2.9%和0.7%,若6月回升至1.9%以上,二季度便可成功转正。

实现预期增长仍有难度

从机构分析研判来看,二季度经济增速大致在0.5%-1.3%的区间。这距离我国5.5%左右的潜在增速有较大差距,意味着疫情等因素冲击下,二季度我国经济形成了较大产出缺口,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无疑会受到较大影响。

王一鸣表示,二季度经济增速大体在1%左右,要实现全年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下半年经济快速拉升来填补,这需要下半年实际增速在7.8%左右,比去年三四季度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这是有难度的。总体来看,下半年经济会有比较强劲的回升,但要实现5.5%的预期增长目标仍然是有难度的。

“我们要不要设定新的增长目标,比如下半年的增长目标。这涉及到政策基准的问题,如果二季度经济增长形成很大缺口,设定下半年经济增长目标,这样评估政策效果才有基准。不仅要考虑下半年,还要考虑与明年增长目标的衔接,这些都可以讨论”,王一鸣指出。

腾景大数据应用科技研究院宏观经济预测部主任崔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5月经济相较于4月有小幅回暖,但整体速度仍然偏低。综合高频数据估计,二季度GDP有望回正,全年GDP走势高点在三季度,预计四季度仍可能有小幅回落。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在3.5%-4%左右,实现全年5.5%的目标可能较为困难。

罗志恒表示,三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恢复到5%左右。由于二季度产生的缺口可能难以充分对冲,全年实现5.5%左右的预期增速目标难度较大。

中国人民大学CMF课题组认为,考虑到二季度经济增速显著回落的影响,建议坚持全年5%-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并追加相匹配的政策力度,以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下半年随着疫情极大缓和,加上宏观政策全面发力和市场主体修复调整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强劲反弹,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4%。考虑到上半年经济预期增长2.7%,2022年GDP增速预计为4.7%。

可以看出,市场机构对于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分歧较大。不少机构预期增速在4%左右,部分较乐观的预测接近5%。不过,这些目标距离5.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都有一定差距。

要推出怎样的增量政策?

机构在对全年经济进行研判时,已经考虑了潜在增量政策的可能。但是,下半年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确定性。

杨伟民表示,当前,国内疫情得到明显缓解,防控措施更加科学精准。针对未来可能会反复的疫情,应该明确不同程度、不同规模下疫情防控的政策,建议采取全国统一的标准,给企业和居民以稳定预期,各地区不能各行其是、层层加码。

王一鸣指出,下半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难度比较大。疫情的变化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很难做准确决策,这对市场主体特别是微观主体行为带来很大影响。当前企业投资风险偏好下降,居民消费更加谨慎,持续两年多的疫情消耗了大量储备,使得市场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在下降。从国际来看,越来越多国家取消或者放松限制,也会增加我国防控成本。

中央反复重申,要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我国政策空间充足。增量政策的重点究竟在促消费还是扩投资,以及稳增长政策力度多大,各方有不同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CMF课题组建议,坚持全年5%-5.5%的增长目标,加强政策性组合,推出3万亿消费补贴计划,3万亿基建投资计划和3万亿的产业支持计划。其中,3万亿消费补贴计划,包括1.4万亿以消费券的形式,1.4万亿以现金的形式全民发放等,现金发放部分按人头每人1000元。

王一鸣表示,全年经济如果仍然追求较高的增长目标,需要推动稳经济政策扩容,比如能否适当上调赤字水平,或者增加不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发行;货币政策方面,能否通过贴息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来推动消费复苏等。

祝宝良表示,下半年政策布局,稳预期是核心,包括保护好产权、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稳定社会对疫情防控政策的预期等。财政政策应成为主要政策手段,可能的工具包括,发行特别国债、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普通国债、提前下发2023年的新增专项债额度等。货币政策需要为财政发力提供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降息降准仍有空间。

崔煜表示,考虑到下半年出口可能走弱,下半年稳增长重点应放在内需上。基建投资是稳增长的主要抓手,三季度有望明显发力,市场期待这部分需求尽快落地。消费受疫情影响明显,个人认为直接刺激消费可能作用有限,关键在于推动实体经济复苏,就业改善、收入提升等才能推动消费持续复苏。

(作者:周潇枭 编辑:周上祺)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