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和讯首页 股票/基金 股吧 新闻 个人门户

【那个年代·开篇语】

  如果说1949年天安门的礼炮声宣告中国人民永远站起来了,那1979年一位伟人在南中国海边画下的“一个圈”则显示了中国向封闭与落后彻底说再见的决心。那一年美国时代周刊选择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作为其年度人物时,也许并没能想到他会给这个东方古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中国不断为世界创造惊喜。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先进国家,并不断地在国际场合上发出自己清晰有力的声音。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经济特区则是我们永远需要铭记的。[评论][改革开放30年大型专题简介]

【那些事·1979】经济特区为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

深圳特区拔地而起
  虽然早在1978年的一次中央会议上“放手利用国外资金和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就已被强调提出,但具体如何操作仍是摆在当时中国领导人面前的巨大难题。顺应时势,1979年南中国海沿岸诞生了深圳等四个对外开放的“前哨站”,邓小平将之定名为“特区”。
  特区建设之初的种种困境,我们现在只能通过文献资料略窥一斑,但深圳等经济特区披荆斩棘,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杀出一条“血路”,是所有国人都不会忘记的…[详细][评论]
 

历史揭秘为什么没在其他省市办特区

  当时不少省市都向中央要求试办经济特区,陈云坚决不同意。他明确指出,特区“现在只能有这几个,不能增多”。他不反对试办经济特区,但要求注意特区带来的负面影响,坚决不主张扩大特区的范围,特别不赞成在中国的经济心脏——江浙地区办经济特区…[详细]

有些人历史不会忘记

原深圳市委书记梁湘:刚烈坚韧的汉子
   为了特区改革敢跟中央老领导当面叫板,为了深圳甩手向前不怕省里通报批评。顶着特区要“变天”的非议,背着“出卖主权”的骂名,他创下了“深圳速度”和“一夜城”的神话…[详细]
蛇口工业区创建者袁庚:睿智不听话的孩子
   “空降兵”袁庚“用晚年政治生命孤注一掷”换来“蛇口这个试管婴儿”诞生。有人骂他是“李鸿章”,有人说他有些“乌托邦”,但没人说他没有智慧。在他多年的好朋友眼中,“他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但他并不被热爱,因为他是一个‘不听话’的坏孩子。”…[详细]
 

【那些事·1979】中美正式建交拨开冷战迷雾

小平挥牛仔帽向美国群众致意
  1979年1月1日,中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正式建交,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突破的标志性大事。随后几年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而就在几年前还少有人会相信社会主义的中国会与“腐朽的帝国主义者们”共谋发展。
  外交关系的正常化,为东西方全面交流奠定了基础,国际大企业们蜂拥而至,争抢着来开拓中国这块庞大的市场,而我们也在这场世界经济浪潮中日趋成熟… [详细][评论]
 

历史揭秘美国前总统卡特日记:苏联对中美建交非常不满

  卡特在日记中写道,“12月27日,我收到了勃列日涅夫的来信,苏联对中国非常不满。他几乎以命令的口吻要求我们不要向中国出售防御性武器。我决定先放一放,过几天再给他回复。”…[详细]

历史人物“以人际关系推动国际关系”――中美关系航程中的邓小平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与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谈及21世纪领导人素质时,曾这样评价邓小平:“领导人最重要的是勇气。领导人或政治家的任务,是把国民从现在引向未知的世界。能否上升到最高负责人地位的重要标志,是看其能否描绘出光明的未来。”…[详细]
 

【那些事·1982】“一国两制”构想:和平统一现曙光

“解放台湾”口号成历史
  1979年,台湾海峡,持续了二十多年的炮声骤然停息。这是继元旦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的第二个大动作。而邓小平在1982年正式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设想,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更真切地看到统一的曙光。连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也由衷赞叹一国两制是“天才的创造”。
   三十年过去了,大陆上随处可见的台商表明两岸已经再难人为割裂。虽然两岸仍未统一,但“一国两制”在香港与澳门的两次成功经验,为两岸关系展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详细][评论]
 
历史文摘一国两制的前身:毛泽东提出“一纲四目”
  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和平解决台湾的整个方针逐渐形成,即“一纲四目”。后来虽未能得到实施,但却成为了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思的前身…[详细]
当代回应台金门县长提出金门做“一国两制试验区”设想
  台湾金门县长李炷烽在2006年提出,“一国两制试验区”可让乡亲当成公共议题讨论。以特区、特有法令来建构特有的制度,取两岸制度之长,将金门列为“特殊的行政区”,以利金门发展,为两岸开启另一种互动选项,谋求两岸双赢…[详细]

【30年后思考】特区还“特”在哪里?

特区路在何方?
  早在2002年,网友“我为伊狂”所写的那篇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曾引起巨大的轰动,当时的深圳市长于幼军亲自与“我为伊狂”见面共商深圳发展对策。
  现在看来,当初的问题仍没有完全解决,07年末的深圳工业企业成规模外迁再次引发激烈争论:狭窄的发展空间,丧失税收政策方面的优惠条件,昔日的“深圳效率”也已消失不见。如此种种现象不由得让人发问:特区还“特”在哪里?特区还能否再次立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潮之巅?[详细][评论]
历史文字2002年轰动一时的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
  这篇最初发布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的1.8万字长文,通过文章中列数的一系列事件和现象,作者认为,深圳正在逐渐失去她的经济地位,而为上海所取代。无数深圳人被文中流露的浓厚个人情绪所感染…[详细]
反思中国特区重新布局 深圳再向何处去
  学界早已指出,改革应转入“深水区”。因此,新一代“特区”或“新区”可谓重任在肩。新一轮试点布局,不仅是在空间上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延伸,更为重要的,它的发展动力不再重点来源于政策或财政倾斜…[详细]
历史图片·开放之初

明日预告:开放简史1984-1991——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快车道

明日预告:1984-1991——对外开放进入快车道
 
改革开放四格漫画:特区就是租界? 更多
本专题漫画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观点争锋

特区到底姓“社”姓“资”

特区就是租界 特区主权在中国手里
  特区初建时,不少人的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其中不乏怀疑、非议以至责难。有人说,“特区不就是过去的租界吗?”甚至有人说,“特区除国旗是红色的以外,已经没有社会主义的味道了” [详细]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任仲夷向上级解释说:“我们之所以办特区,完全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外国的利益。进行一些自愿互利的经济合作,是以不损害我国的主权为前提条件的。” [详细]
时代潮·中国改革开放潮流记录
 

1979年:画人体也是改革开放1979年10月,新建成的首都机场内一组壁画轰动了全国美术界。足足有一个月,全国各地美术院校的人源源不断赶到北京参观壁画。袁运生的壁画《泼水节》是其中引来最大关注和争议的,因为他画了一个沐浴的裸女人体形象。
  外电称,“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这幅画甚至成为中国政策是否稳定的风向标。香港著名商人霍英东当时正投资广州白天鹅宾馆,他说“我每次到北京都要先看看这幅画还在不在,如果在,我的心就比较踏实。”[详细]

 
大事记[1978-1983]

  1978年

  5月18日

   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成立引进新技术领导小组,以统一领导新技术引进工作。

  7月6日-9月9日

  国务院召开务虚会,研究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速度问题。会议提出要组织国民经济的新的跃进,要以比原来设想更快的速度实现四个现代化,强调要放手利用国外资金,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

  8月12日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

  8月13日

  中共中央批转《关于港澳工作会议预备会情况的报告》,并决定成立中央港澳小组协助中央掌管港澳工作。中央批示:“港澳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工作都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照搬照套内地的做法。”

  9月5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安排1979、1980年的经济计划。会议确定,经济战线必须实行三个转变:一是把注意力转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二是把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转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三是从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进入国际市场的开放政策上来。

  12月16日

  中美两国政府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联合公报,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重申1972年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建交当日,美国政府宣布,与台湾断交,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出美国军队。

  1979年

  1月1日

  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国领导人已经表示决心,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建议双方首先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进行经济交流。当天下午,全国政协就此举行座谈会。邓小平在会上发表《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上具体日程》的讲话。

   1月29日-2月5日

  邓小平副总理应邀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1月30日,邓小平在华盛顿发表讲话说,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那是中国内政。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2月17日-3月16日

  我边防部队奉命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 3月16日,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胜利结束

  3月9日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发出《关于为所谓“三和一少”、“三降一灭”问题平反的通报》,指出:康生、“四人帮”等人强加于中联部和整个外事战线所谓“三和一少”、“三降一灭”修正主义路线的罪名,应予平反;强加于王稼祥等同志身上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词,应该推倒。

   3月29日

  邓小平在北京会见香港总督麦理浩时明确提出,1997年收回香港后,香港还可以搞资本主义。他说:我们历来认为,香港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这次谈话后,中国政府把解决香港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12月6日

  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小康”的概念。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即到本世纪末,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

   1980年

   5月16日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

   11月24日

  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卡里略时指出:党与党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同志式的关系,不应该是“父子”关系。任何人都不应当把自己的观点和革命经验作为“模式”强加于人。

  1981年

  8月26日

  邓小平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傅朝枢,进一步阐述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政策。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

  9月30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

  10月22日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关于合作与发展的国际会议上发言,提出了关于国际合作的五项原则

  1982年

   1月14日

  胡耀邦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就对外经济关系问题发表意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要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要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

  1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九省、市、自治区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座谈会纪要》,并发出通知。通知指出,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在新形势下,要发挥沿海地区的优势,加强对外经济贸易工作。

  6月7日

胡耀邦会见荷兰共产党主席胡克斯特拉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和各国共产党发展关系的原则是: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和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7月24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致函蒋经国先生,希望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依时顺势,与我党谈判,共商祖国统一大业。

  8月17日

   中美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这个公报是继1972年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上海公报和1979年建交公报之后,第三个有关中美关系的重要公报。

   9月24日

   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时,阐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出:第一,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第二,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后,继续保持香港繁荣。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第三,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当前试办经济特区工作中若干问题的纪要》,肯定了试办特区三年来的成绩。《纪要》强调要赋予特区更多自主权,特区的各种税收应实行优惠待遇,要加速制定和完善经济立法等。

  1983年

  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关于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加快海南岛的开发建设,在政策上放宽,给予较多的自主权。

  6月25日

   邓小平会见出席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的港澳地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发表讲话。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时,邓小平指出:1997年以后我们谈的这一套不会变。只讲不变还是空的,我们考虑定个年限,总的是保持香港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还有法律等等。我们先来个五十年好不好?五十年够长了。讲五十年比不讲年限好,更能使大家放心。

  6月26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进一步阐明了实现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他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以上据人民网《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

网友留言 (可匿名)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有人回复我的评论,请用和讯通通知我
注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