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和讯首页 股票/基金 股吧 新闻 个人门户

【那些年·开篇语】
  30年,改革开放站到了而立的节点上。30年,人生可称而立,国家可见枯荣。过去的30年,激荡而伟大。回望来路,中国以濒临崩溃之身,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情,成就了一场伟大的革命。从贫瘠到富裕,从禁锢到自由,从崩溃到奇迹重生,30年,一个个瞬间书写完成的这部改革开放史,让我们有太多的理由为之击节赞叹。今天,我们,和讯网,试图用自己的方式重述这段历史。我们深知自己的青涩,这样的梳理必然挂一漏万,但面对这段历史,我们不能放弃作为一个独立媒体的思考责任;站在30周年这个节点,我们不愿缺席这个也许会对将来产生更深远影响的讨论现场…[改革开放30年大型专题简介][评论]

【1978-1983】特区,中国打开第一扇窗

  如果说1949年天安门的礼炮声宣告中国人民永远站起来了,那1979年一位伟人在南中国海边画下的“一个圈”则显示了中国向封闭与落后彻底说再见的决心。那一年美国时代周刊选择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作为其年度人物时,也许并没能想到他会给这个东方古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中国不断为世界创造惊喜。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先进国家,并不断地在国际场合上发出自己清晰有力的声音。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经济特区则是我们永远需要铭记的。[详细][评论]

那些事·1979经济特区为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
那些事·1979中美正式建交拨开冷战迷雾
那些事·1982“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和平统一现曙光

30年再思考特区还“特”在哪里?

【1984-1991】对外开放进入快车道

  进入80年代以后,虽然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仍然存在着争议,但深圳等经济特区从小渔村迅速崛起为现代化城市的现实,让中国决策层与普通百姓都看到了对外开放的光明前景。对外开放迅速由点扩展到线,继而在更大的面上铺开。截止到1988年,已有1.6亿中国人被划入了对外开放地区。
  中国对外开放从此进入了快车道,张开双臂迎接世界先进潮流的冲击洗礼。而巨大的时代车轮一旦转动,就不再是一小部分人或一些争论所能够阻止的了。[详细][评论]

那些事·1984沿海14城市加入开放行列
那些事·1985中国裁军百万震惊世界
那些事·1985自费留学放开:异国不再神秘

那些事·1986】《外资企业法》颁布:老外吃上“定心丸”

30年再思考“招商引资”如今也泛滥?

【1992-2000】小平南巡指明中国航向

  1992年初,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刚刚经历过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世界动荡不安。中国的政治与经济氛围此时也异常沉重,姓“社”姓“资”之争再度抬头,外商纷纷撤资观望。
  但十余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已使中国人民认清了应走的道路,而邓小平南巡讲话恰到好处为中国拨正了前进航向。此后关于意识形态的争论渐渐销声匿迹,放心大胆的投资者们再度涌入,“轻装上阵”的中国开始更加关心怎样才能更好的适应世界竞争规则。
[详细][评论]

那些事·1992】邓小平南巡——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
那些事·1994人民币汇率并轨:结束长期被高估历史
那些事·1997 1999港澳回归:亚洲殖民主义画上句号

30年后再思考“中国制造”何时告别廉价

【2001-2008】入世后中国再迈步

  从相对封闭到打开国门,从自给自足到融入全球经济,改革开放在给中国经济注入了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崭新形象。过去二十余年间对外开放的经验也在中共十六大上被总结阐发为“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当历史的脚步跨入21世纪后,中国昂首跨入WTO大门,外资纷纷抢滩中国的同时,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出现在中国企业的面前。但广阔的市场上存在着各种新的挑战,中国该怎样应对呢?中国对外开放将谱写怎样的新篇章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新的世纪里细细思量。 [详细][评论]

那些事·2001中国15年入世谈判圆满收官
那些事·2001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安全守护者

那些事·2001申奥成功:世界给我十六天 我还世界五千年

30年后再思考新世纪发展的严肃课题:如何继续扩大开放

图说三十年
开放简史之四格漫画 更多
时代潮·中国改革开放潮流记录

1979年:画人体也是改革开放1979年10月,新建成的首都机场内袁运生的壁画《泼水节》是引来巨大关注和争议,因为他画了一个沐浴的裸女人体形象。外电称“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这幅画甚至一度成为中国政策是否稳定的风向标…[详细]

中国开放大事记[1978-2008]

  1978年

  5月18日

   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成立引进新技术领导小组,以统一领导新技术引进工作。

  7月6日-9月9日

  国务院召开务虚会,研究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速度问题。会议提出要组织国民经济的新的跃进,要以比原来设想更快的速度实现四个现代化,强调要放手利用国外资金,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

  8月12日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

  8月13日

  中共中央批转《关于港澳工作会议预备会情况的报告》,并决定成立中央港澳小组协助中央掌管港澳工作。中央批示:“港澳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工作都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照搬照套内地的做法。”

  9月5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安排1979、1980年的经济计划。会议确定,经济战线必须实行三个转变:一是把注意力转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二是把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转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三是从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进入国际市场的开放政策上来。

  12月16日

  中美两国政府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联合公报,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重申1972年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建交当日,美国政府宣布,与台湾断交,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出美国军队。

  1979年

  1月1日

  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国领导人已经表示决心,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建议双方首先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进行经济交流。当天下午,全国政协就此举行座谈会。邓小平在会上发表《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上具体日程》的讲话。

   1月29日-2月5日

  邓小平副总理应邀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1月30日,邓小平在华盛顿发表讲话说,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那是中国内政。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2月17日-3月16日

  我边防部队奉命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 3月16日,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胜利结束

  3月9日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发出《关于为所谓“三和一少”、“三降一灭”问题平反的通报》,指出:康生、“四人帮”等人强加于中联部和整个外事战线所谓“三和一少”、“三降一灭”修正主义路线的罪名,应予平反;强加于王稼祥等同志身上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词,应该推倒。

   3月29日

  邓小平在北京会见香港总督麦理浩时明确提出,1997年收回香港后,香港还可以搞资本主义。他说:我们历来认为,香港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这次谈话后,中国政府把解决香港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12月6日

  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小康”的概念。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即到本世纪末,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

   1980年

   5月16日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

   11月24日

  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卡里略时指出:党与党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同志式的关系,不应该是“父子”关系。任何人都不应当把自己的观点和革命经验作为“模式”强加于人。

  1981年

  8月26日

  邓小平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傅朝枢,进一步阐述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政策。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

  9月30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

  10月22日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关于合作与发展的国际会议上发言,提出了关于国际合作的五项原则

  1982年

   1月14日

  胡耀邦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就对外经济关系问题发表意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要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要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

  1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九省、市、自治区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座谈会纪要》,并发出通知。通知指出,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在新形势下,要发挥沿海地区的优势,加强对外经济贸易工作。

  6月7日

胡耀邦会见荷兰共产党主席胡克斯特拉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和各国共产党发展关系的原则是: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和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7月24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致函蒋经国先生,希望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依时顺势,与我党谈判,共商祖国统一大业。

  8月17日

   中美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这个公报是继1972年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上海公报和1979年建交公报之后,第三个有关中美关系的重要公报。

   9月24日

   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时,阐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出:第一,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第二,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后,继续保持香港繁荣。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第三,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当前试办经济特区工作中若干问题的纪要》,肯定了试办特区三年来的成绩。《纪要》强调要赋予特区更多自主权,特区的各种税收应实行优惠待遇,要加速制定和完善经济立法等。

  1983年

  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关于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加快海南岛的开发建设,在政策上放宽,给予较多的自主权。

  6月25日

   邓小平会见出席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的港澳地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发表讲话。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时,邓小平指出:1997年以后我们谈的这一套不会变。只讲不变还是空的,我们考虑定个年限,总的是保持香港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还有法律等等。我们先来个五十年好不好?五十年够长了。讲五十年比不讲年限好,更能使大家放心。

  6月26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进一步阐明了实现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他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1984年

  2月22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2月24日

  邓小平就办好经济特区和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的问题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这次谈话是在邓小平于1月24日至29日视察了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2月7日-10日视察了福建厦门市和正在建设中的厦门经济特区,2月15日视察了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之后进行的。

  3月26日-4月6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根据邓小平的建议,会议确定: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作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重要步骤。

  5月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并发出通知,指出:沿海开放城市的建设,主要靠政策,一是给前来投资和提供先进技术的外商以优惠待遇;二是扩大这些城市的自主权,让他们有充分的活力去开展对外经济活动。

  5月25日

  邓小平在会见港澳出席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和出席全国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的委员时强调:在恢复对香港的主权之后,中国政府有权在港驻军,这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

  9月15日

  国务院批转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外贸体制改革意见的报告》并发出通知。《报告》提出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政企分开,加强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简政放权,充分调动外贸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实行进出口代理制,改进外贸经营管理;改革外贸计划体制,简化计划内容;改革外贸财务体制,加强经济调节手段。

  9月26日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草签。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中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将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12月19日,这个联合声明由赵紫阳总理和撒切尔首相在北京正式签署。

  10月22日-23日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作重要讲话,高度评价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年

  1月25日-31日

  国务院召开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座谈会。会议建议将这三个“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月8日

  国务院批转上海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并发出通知指出,改造、振兴上海是关系我国四化建设的大事。

  3月4日

  邓小平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从政治角度和经济角度对当前国际形势作了分析。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5月23日-6月6日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讨论贯彻我国政府关于军队减少员额一百万的战略决策,研究制定落实这一决策的措施和步骤。

  11月16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作《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指出80年代我们要做的三件大事:第一,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二,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第三,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三件事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必须解决的四个前提是:第一,要有一条坚定不移的、贯彻始终的政治路线;第二,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第三,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第四,要有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

  1986年

  7月11日

  中国政府向世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总干事提交关于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并准备就此问题同关贸总协定缔约各方进行谈判。

  10月11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鼓励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1987年

  1月22日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原则同意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制教育维护安定团结的决定》。决定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观点,重申我国宪法中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有关规定以及维护宪法尊严的必要性;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强调在全体人民中进行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1月28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即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核心是否定党的领导。这一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但这场斗争严格限于党内,主要在政治思想领域内进行,着重解决根本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问题,要始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团结绝大多数的方,不搞政治运动。《通知》特别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两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3月26日

  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草签。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4月13日,中葡两国总理分别代表各自政府正式签署了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88年1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互换批准书,联合声明正式生效。

  4月13日-17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图案的征集和审定办法》。

  9月2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海南省及其筹建工作的通知》,决定将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来,筹建海南省。

  

  1988年

  3月18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决定适当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新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140个市、县。包括杭州、南京、沈阳等省会城市。人口增加到1.6亿。

  4月26日

   中共海南省委员会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8月25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12月2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对外工作,认为:和平与发展问题将是影响今后国际形势进程的两个全球性战略问题。我们要积极倡导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989年

  1月9日-15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2月15日-21日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的决议。

  2月26日

   邓小平在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

  5月15日-18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5月16日上午,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两位领导人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随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18日,《中苏联合公报》发表。

  9月7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人民政权建立前的犯罪行为的公告》。

  12月10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时说,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

  1990年

  2月5日-8日

   国务院经济特区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李鹏在会上指出,经济特区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治理整顿时期,全国经济发展速度要适当放慢一些,但经济特区可以而且应该比全国平均发展速度高一点。5月28日,国务院批转《1990年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要求经济特区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求稳定、求提高、求发展,把外向型经济提高到新水平。

  2月13日-17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和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评选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图案(草案),并决定把基本法(草案)和区旗和区徽图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4月18日

   李鹏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4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开发浦东的十项优惠政策和措施。9月10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向中外记者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九项具体政策规定。浦东的开发、开放随即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9月22日-10月7日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次承办亚运会,也是我国承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在“团结、友谊、进步”的主旨下,来自亚洲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共6578人参加了这届运动会。中国获得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第三次获得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

  12月6日-12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对台工作会议。会议指出,争取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党全国90年代的重大政治任务。会议重申,国共两党应尽早接触谈判,当务之急是实现双向的、直接的“三通”。

  1991年

  1月28日-2月18日

   邓小平在视察上海时指出,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他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5月16日-19日

   应苏联总统、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江泽民这次访苏,是对戈尔巴乔夫1989年5月访华的回访,也是中苏两国自1989年恢复正常关系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对苏联的首次正式访问。16日,中苏双方就中苏边界东段划界问题签署了协定。

  12月16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这是一个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实现祖国统一为宗旨的民间组织。汪道涵当选会长,荣毅仁任名誉会长。

  12月27日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致电俄罗斯联邦外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俄罗斯联邦政府并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原苏联特命全权大使王荩卿改任为驻俄罗斯联邦特命全权大使。钱其琛还分别致电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等11国外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这些国家的独立,并准备分别进行谈判有关建交事宜。此前,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独立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联合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

  1992年

  1月18日-2月21日

  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

  2月28日

  中共中央将邓小平南方谈话作为中央1992年二号文件下发,并发出通知,要求尽快逐级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

  3月9日-1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全体会议,讨论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会议完全赞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认为谈话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和建设,对开好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月20日-4月3日

  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表明,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可以如期结束。我们要抓紧时机,集中力量,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把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注重效益的提高,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海浦东新区是今后十年开放开发的重点。

  6月18日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最近决定开放长江沿岸芜湖、九江、岳阳、武汉、重庆五个内陆城市。至此,中国长江沿岸十个主要中心城市已全部对外开放。

  7月25日-8月9日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以16枚金牌、22枚银牌、16枚铜牌的战绩列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的第四位。

  10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1992年

  4月27日-29日

  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和准备,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双方就两岸经济合作、两岸科技文化交流、海协与海基会的会务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有关两岸关系的四份协议。汪辜会谈是两岸授权的民间团体的最高负责人之间首次进行的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会谈。

  8月31日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白皮书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台湾问题的由来及现状,阐明了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基本方针。

  11月11日-14日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1月20日

  江泽民出席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讲话,提出要把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世界带入21世纪。会议的前一天,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举行正式会晤,这是两国最高领导人自1989年2月以来的首次正式会晤。

  1994年

  1月11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2月1日

  我国引进外国资金、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6月15日-21日

  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就经济特区的发展问题指出,总结特区建设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借鉴与独创相统一,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坚定不移地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希望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7月12日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就台湾当局公布的《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发表谈话指出,台湾当局的说明书表示坚持统一目标,"坚决主张'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与'一中一台'",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说明书歪曲台湾问题的由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说明书鼓吹"两岸分裂分治"、"两个对等政治实体"、"两个国际法人"等谬论,实质是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危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和平统一大业,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1995年

  1月30日

  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单位举办的迎春茶话会上,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等八项主张。

  2月26日

  中美两国就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协议,从而避免了一场贸易战,也结束了中美两国关于知识产权问题长达二十个月的九轮磋商。

  5月23日

  中国外交部就美国政府不顾中方的坚决反对和多次严正交涉,宣布允许李登辉进行所谓"私人访问"一事发表声明,并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

  10月21日-25日

     应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赴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特别纪念会议。24日,江泽民在会上发表题为《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讲话。这是我国国家元首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并发表讲话。

  11月13日-17日

  应韩国总统金泳三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韩建交以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访韩国。

  

  11月19日

  江泽民出席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宣布:中国将从1996年起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总水平,降幅将不低于百分之三十。

  12月5日-7日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强调,1996年和今后经济工作中一定要紧紧抓住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中央决定明年提高粮食定购价格,这是发展粮食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明年要把整顿和加强财经纪律,打击经济犯罪行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朱镕基宣布1996年关于涉外税制的三项重要改革,一是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同时取消进口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二是进一步调低出口货物退税率,三是对加工贸易实行进口料件保证金台账监管制度。

  1996年

  1月26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1月26日、2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筹备委员会的工作规则。

  1月28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部队组建完成。驻香港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队组成,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这支部队将于1997年7月1日零时正式进驻香港,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地方事务。

  4月24日-26日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江泽民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举行了正式会谈。中俄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决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4月26日

   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总统阿卡耶夫、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拉赫莫诺夫在上海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7月18日

   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国政府对日本一些右翼分子在钓鱼岛群岛的某一岛上建立灯塔事件表示"严重关切"。24日,外交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说,钓鱼岛及其附近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主张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中日两国在钓鱼岛上存在的争议。

  7月19日-8月4日

   第二十六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中国队共获得16枚金牌、22枚银牌和12枚铜牌,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列第四位。

  8月9日-10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第四次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具体产生办法》,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的意见,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使用暂行办法的建议等文件。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组建工作拉开序幕。

  11月25日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菲律宾海滨城镇苏比克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四次非正式会议,并就如何推进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间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发表讲话。这次会议最后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框架宣言》等三个文件。

  1997年

  2月19日

   邓小平在北京病逝,享年九十三岁。当天,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发出《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指出邓小平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6月30日午夜-7月1日凌晨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

  9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10月26日-11月2日

   应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江泽民与克林顿以及其他美国领导人进行了会谈,并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决定,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美两国应该加强合作,努力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同意建立两国元首定期会晤制度,同时还签订了一些经贸合作协议。

  11月9日-11日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江泽民和叶利钦正式宣布中俄东段国界勘界工作已全部完成。两国共同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

  1998年

  2月25日-26日

   中共十五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建议将这个方案提交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江泽民在会上着重讲了在亚洲一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我国经济继续发展的问题。他指出,国际上不可预测的因素很多,发生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种种风险不足为怪,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我们自身是否具有足够的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开拓前进,不断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5月5日

   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

  6月8日-10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9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和日本共产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实现两党关系正常化进行商谈。双方确认,两党之间存在的历史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双方一致同意两党实现关系正常化。

  6月25日-7月3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对我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美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重大的国际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而重要的共识。克林顿重申: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家组织。

  7月13日-15日

   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朱镕基在会上指出,为适应反走私斗争新形势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现行缉私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一是组建国家缉私警察队伍,专司打击走私犯罪活动的职能。二是以海关为主,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联合缉私,对查获的走私案件由海关统一处理。三是改革现行缉私罚没收支管理办法,坚持收支两条线制度。

  11月22日-30日

   江泽民对俄罗斯、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访俄期间,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举行两国元首首次非正式会晤,并发表《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和《关于中俄边界问题的联合声明》。访日期间,江泽民会见了日本明仁天皇,与小渊惠三首相举行了会谈。江泽民访日,是历史上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日本。

  1999年

  1月28日

   首都各界集会纪念江泽民主席八项主张发表4周年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二十周年。钱其琛在会上强调,两岸之间的分歧不是社会制度、民主之争,而是分裂与反分裂、背叛与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之争。希望台湾当局与我们进行政治谈判,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台湾问题不能再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了。

  3月20日-30日

   江泽民主席访问意大利、瑞士、奥地利三国。在访问期间江泽民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五点主张:一、应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二、应坚持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彻底摈弃冷战思维和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强权行为。三、应坚持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四、应坚持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的原则。五、应坚持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

  5月8日

   北京时间上午5时左右(贝尔格莱德时间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飞机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馆舍破坏和人员伤亡。10日,外交部长唐家璇代表中国政府向美国驻华大使提出严正要求:一、公开、正式向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和受害者家属道歉。二、对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使馆事件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三、迅速公布调查的详细结果。四、严惩肇事者。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宣布,中方决定推迟中美之间的两军高层交往和防止核扩散、军控和国际安全问题磋商以及人权对话。

  7月11日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就7月9日李登辉接受"德国之声"电台采访时称两岸关系是"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的分裂言论发表谈话,严正警告台湾分裂势力,立即悬崖勒马,放弃玩火。

  11月12日

   江泽民在全军参谋长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是治国的头等大事。

  11月15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11月15日

   中美两国政府在京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并发表新闻公报,从而为中国"入世"迈出重要一步。

  2000年

  5月19日

   经过友好磋商,中国与欧盟在北京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

  9月15日-10月1日

   第二十七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获28枚金牌、16枚银牌和15枚铜牌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三名,美国和俄罗斯名列前两名。

  12月3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

  2001年

  2月27日

  中纪委、监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对公安部原副部长、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原副组长李纪周等厦门特大走私案第二批有关涉案人员的党纪政纪处理情况。

  4月5日-17日

  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对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古巴和委内瑞拉进行国事访问,对巴西进行工作访问。4月6日,江泽民在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共同开创中拉友好合作的新世纪》的讲演,提出推动中拉在新世纪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全面合作关系的四点建议。

  6月15日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在上海举行。

  7月13日晚

  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成功的消息传来,聚集在中华世纪坛和自发来到天门广场的各界群众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等当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和天安门广场与各界群众共庆申奥成功。江泽民在现场给远在莫斯科的李岚清打电话,热烈祝贺北京申奥成功。

  7月15日-25日

  国家主席江泽民对俄罗斯、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和马耳他进行国事访问。访俄期间,江泽民主席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签署了共25条、有效期为2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条约总结了发展中俄关系的主要方针,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和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坚定意愿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规定了两国今后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和国际事务中合作的原则和方向。

  9月11日

  国家主席江泽民致电布什总统,就纽约等地当日受到严重袭击向美国政府和人民深表慰问。对死难者家属表示哀悼。

  10月21日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举行这样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

  11月4日-11日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以及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并正式访问印度尼西亚。

  11月10日

  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WTO的决定,标志着中国长达15年复关和加入WTO进程的结束。11日,中国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向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递交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并签署中国加入WTO议定书。在中国政府代表签署议定书,递交批准书30天之后,中国正式成为WTO第143个成员。中国加入WTO使之向真正成为全球性贸易组织迈出一大步。19日,龙永图等6名中国政府代表首次以正式成员身份出席WTO总理事会。束

  2002年

  2月21日-25日

  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世贸组织”专题研究班。

  6月4日

  江泽民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领导人会议。他在题为《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和平与安全》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将一如既往地积极遵循“亚信”关于加强信任协作、增强地区安全的宗旨和原则,与“亚信”成员国开展建设性的友好合作。

  2003年

  2月24日

  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会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时说:十多年来,中美关系在跌宕起伏中保持发展,有几条经验很重要。首先,中美双方应从国际形势的全局、用长远的战略观点看待两国关系。第二,我们之间应不断增进了解,发展互信。第三,要承认和尊重差异,寻求和扩大利益汇合点。第四,要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妥善处理台湾问题。

  11月2日

  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温家宝出席年会并发表题为“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实现共赢”的演讲。

  2004年

  8月15日

  公安部、外交部联合发布《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办法》共29条,分别对外国人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的资格条件、申请材料、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取消资格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9月3日-5日

  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亚洲34个国家的8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代表与会。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主办国际性政党会议。会议围绕“交流、合作、发展”的主题,讨论“地区安全与多边合作、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三个议题,通过了《北京宣言》。

  12月12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谈话指出,中国政府决定自2005年起对部分纺织品加征出口税。2005年1月1日,长达40年的全球纺织品配额体制将宣告结束,纺织品国际贸易将实现自由化。

  2005年

  4月23日

  胡锦涛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时表示,中国支持联合国进行改革,希望改革有助于增强联合国的权威,更好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中国也支持安理会扩大,赞同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主张提高安理会的工作效率和权威。

  4月29日

  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举行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谈。

  2006年

  1月12日

     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指出:中国政府致力于建立和发展中非间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5月9日

  中国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首届成员。

  

  6月15日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上海举行。胡锦涛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倡导和实践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五周年宣言》。

  7月17日

   胡锦涛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并发表讲话。指出:中国高度重视能源问题。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8月21日—23日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举行。胡锦涛、温家宝在会上讲话。会议强调:新世纪新阶段的外事工作,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全方位开展外事工作,维护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和有利外部条件,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11月4日—5日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宣布:中国政府将采取八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峰会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

  12月14日—15日

   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

  2007年

  6月6日―10日

   胡锦涛出席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举行的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并对瑞典进行国事访问。在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气候变化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国际社会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帮助更多国家走上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发展目标的清洁发展之路。

  8月14日―18日

   胡锦涛对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七次会议,赴俄罗斯观摩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的各成员国元首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9月3日―9日

   胡锦涛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悉尼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商业峰会开幕式上,发表《推进全面合作,实现持续发展》的演讲。

  9月6日―8日

   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以上据人民网《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

网友留言 (可匿名)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有人回复我的评论,请用和讯通通知我
注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