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和讯首页 股票/基金 股吧 新闻 个人门户
【那个年代·开篇语】   

  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投资意识淡薄,“投资”“理财”这些词儿听起来还很新鲜。发行国债,不得不采取摊派形式,但幸运的先知先觉者开始出现,他们通过买低卖高掘到了个人的第一桶金。不过外汇券却受到欢迎,因为国家外汇稀缺,用外汇购买的商品价格较低。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种全新的投资方式——股市,在中国出现。不过处于试验阶段,行政干预特征明显,规模狭小、效率低下。中国第一代股民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产生”,股票更多是被作为一个代码进行炒作。[评论][改革开放30年大型专题简介]

【那些事·80年代中国第一批个体户诞生 万元户成流行语

  上世纪80年代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精神让很多人跃跃欲试,一批敢闯敢干者开始“下海”,掘到改革开放的第一桶金,他们被形象地称为:万元户。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湖北宜昌市的第一个 “万元户”就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1981年,他的儿子出生,他脱口而出取名“谢政”。1982年,侄子降世,他取名“谢策”。他说,“合起来就是‘谢谢政策’,是国家的好政策给了我经商致富的机会。” [详细]

[政策扶持]政府“扶上马 送一程”中国第一代万元户诞生

  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东山再起,重掌大权后,主张发展个体经济,广开门路,容纳更多的社会青年就业,当时政府采取了“扶上马送一程”等诸多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详细]

[群众响应]个体户行业增多队伍扩大 商品经济雏形初显

  1985年后,国家政策越放越开,个体户的行业也越来越多了,老实农民、劳改人员也都拥入个体户行列,商品经济雏形初显,国营商业和供销社也受到冲击[详细]

[时代故事]万元户成80年代流行词 大姑娘嫁个体户练吆喝

  万元户,既是80年代初的时髦词汇,也是指首先富裕起来的第一批人。还有一句流行语,叫:“大姑娘要想体验生活练吆喝,就赶紧找个个体户嫁过去。”[详细]

【那些事·1981国库券恢复发行 先知先觉者受惠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需要,1981年我国开始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实物券,并借鉴了美国国债的名字,正式定名为“国库券”。

  恢复发行后的最初几年基本延续上世纪50年代做法,后来借鉴国外经验,允许国库券在市场流通、自由买卖。[详细]

[解密历史] 1980年恢复“国库券”自由流通引争论

  1981年开始发国库券,头几年规定:“国库券不得当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结果发着发着就发不下去了。有的说,不知道还能不能在活着的时候拿到本息![详细]

[时代故事] 杨百万早年“倒卖”国债 数钱数到手抽筋

  “那时候只有10元面值的人民币,那时候没有点钞机,我们哗啦哗啦地数钱,真的数到手抽筋,而且神经高度刺激。”通过这种蚂蚁搬家方式,杨怀定变成了杨百万。[详细]

[历史再现] 黑市“倒卖”国库券 成就一批“先富人” 

  “高价收购国库券……”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许多街巷尤其是在一些县城、企业,时常能听到这样的吆喝声。他们低买高卖,从中牟利。[详细]

【那些事·1984新中国第一支股票“小飞乐”诞生记   

  能冠名“中国第一股”,“小飞乐”还得感谢邓小平。

  1986年,“小飞乐”真给咱中国人长脸了,成为了第一张被外国人拥有的中国股票。邓小平将一张面额为人民币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赠给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中国上市公司第一位外国股东,国际社会因此发出了“中国与股市握手”的惊呼。从此,股票这个市场经济的象征,便在中国生根发芽了。 [详细]

[数字历史]“小飞乐”让约翰·范尔林回报率高达2152倍

  飞乐股份公司的“原始老外”股东范尔林先生,永久载入花名册中。通过多年送配,一股变成3183股,市值由50元变成最高时的10.76万元,回报率高达2152倍![详细]

[解密历史]坐无轨电车上路 报纸逼“小飞乐”公开发行

  当时“小飞乐”的改革,就像是坐无轨电车上路,偶然因素很大。可以说,新闻舆论的推动,使“小飞乐”在股份制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详细]

[解密历史]“小飞乐”让国际社会惊呼“中国与股市握手

  中国究竟能不能发展资本市场?我们的邓小平用“小飞乐”向世界宣布了股票市场并非资本主义所专有。国际社会因此发出“中国与股市握手”的惊呼。[详细]

【那些事·1989股市前传:联办成立筹建中国证券市场

  对于将证券市场引入中国,王波明、高西庆等留美学生与王岐山、宫著铭、张晓彬等国内的改革之士可谓一拍即合。可以说,正是这些青年人的四处奔波,最终促成召开“金融体制改革和北京证券交易所筹备研讨会”。这次于1988年7月9日召开的“万寿宾馆会议”,实际上正式拉开了创建中国证券市场的序幕。

  1989年3月15日,半官半民的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成立,简称联办,后来改名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仍简称联办。[详细]

[历史再现]王波明:走进中南海 拿到尚方宝剑

   姚依林采纳了张劲夫建议:先由基层自发研究,然后变为国家有组织地研究和筹划。这在后来被称为“民间推动,政府支持”。对我们来说,相当于拿到了尚方宝剑。[详细]

[解密历史]“海归”大展鸿图 建立中国的证券机构

  杨百万把国库券炒得风生水起时,高西庆、王波明等在美国华尔街开了眼界的“海归”开始折腾起半官半民的“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史称“联办”。[详细]

[解密历史]联办开通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

  受美国Nasdaq的启发,联办设计了自动报价系统。1990年12月5日,STAQ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通典礼。[详细]
[见证辉煌]1990年世界最小的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开锣  

  1990年12月,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联办”申请的STAQ(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两所一网作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就此建立起来。[详细]

 

投资组图·1978——1990
 
明日预告:投资简史1991-1996——中国股市气候小成
■明日预告:1991-1996——中国股市气候小成
 
四格漫画之“倒卖国库券” 更多
本专题漫画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时代语录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邓小平
 
  “当时没有银行卡,也没有100块一张的大钞,10块10块地扎成一万,我秤过,一万块钱是一斤二两。”——杨百万
 
  瞧你这孬劲儿,再不用功,就让你到街上练摊儿,当个体户!——80年代流行语
 
观点争锋

股市姓“社”姓“资”

资本市场可姓“社” 假如马克思不炒股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向世界证明:股票市场并非资本主义所专有,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可以利用这一有效工具发展自己经济。
  当然为了证明资本市场也可以姓“社”,中国股市建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股权分置体制。[详细]

 

  但也有人“拎不清”的,硬要反问如果马克思不炒股,如果老祖宗不是股民,那我们还炒不炒股?
  在中国股市刚刚出现的时候,关于股市“姓社姓资”的问题,还没有定论,连小平同志都要“看一看”。 [详细]
投资大事记[1978-1990]
1980
4月1日
1980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开始发行外汇兑换券,面额分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种。
1984年
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1986年
9月26日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的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西路1806号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当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抢购一空。
11月14日
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时,向来宾赠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一张面额为人民币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成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1988年
1988年9月回国前,高西庆、王波明、李青原等人在美国编写出了关于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提案——《关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政策建议》。
11月26日
上海首家证券公司—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成立。
1989年
3月15日
证券交易所研究涉及联合办公室成立,简称联办。
1990年
11月26日
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2月1日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成立。同日申银证券开设了上海第一个大户室,出现了中国第一代个人证券投资大户。
12月31日
上交所两次调整股价涨跌停幅度。
网友留言 (可匿名)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有人回复我的评论,请用和讯通通知我
注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