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   微博   新闻   个人门户  search2
高盛欺诈门

权威声音

    谭雅玲:高盛事件不是秋后算账
    未来美国政府将会在各个层面严格完善健全它的监管制度,长远来看,这极其有益于市场的良性发展。[详细]

【导读】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券监督交易委员会起诉高盛公司和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斯·图尔在相关金融产品交易中涉嫌欺诈消费者,导致了近10亿美元的损失。[评论]

三女性掌监管大权 将为华尔街清理门户

     在这场新的审查风暴背后,不乏“位高权重”的“女长官”们。虽然她们无法完全掌控华尔街,但她们已经令华尔街的男士们清楚知道她们的到来是要清理他们的行为。

华尔街大银行遭调查 涉嫌误导评级机构

    瑞银集团与瑞信集团5月14日确认,正在接受美国纽约总检察长办公室的调查。同时接受调查的还有其他6家银行,调查内容与按揭贷款证券风险评级有关。

最新动态 >> 更多

2

高盛集团简介

    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详细

和讯调查

1.您认为美政府起诉是否会对高盛业绩造成影响
不会
不清楚
2.您认为此次调查是否会引发华尔街与监管部门大冲突
不会
不清楚
  

高盛暴出“欺诈门”

4月16日高盛集团股价走势

  本委员会指控高盛设计并销售了一种基于住宅次贷证券(RMBS)表现的抵押债务债券(CDO),高盛没有向投资者透露该CDO的重要信息,特别是一家大型对冲基金公司在资产选择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没有透露该基金已对这一CDO做空。

  

  本公司因为这一交易蒙受了损失。总计亏损9000万美元以上。我们从交易中获得的佣金仅有1500万美元。我们蒙受了亏损,我们没有设计一个寄望它产生亏损的投资组合。

高盛暴“欺诈门”当日全球金融市场反应

美股三大指数跌幅惨烈 道指大跌126点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将美国最大的投行之一高盛集团以“欺诈投资者”诉上法庭,这一消息累及全美股市,已经连涨六天的道琼斯指数也被“放倒”,以下跌126点收盘。 [详细]

美元涨幅扩大 避险功能近期得到强化

    欧元兑美元汇率从上周四的1.3575美元下跌至1.3500美元。追踪美元兑其它6种主要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从上周四的84.475点上升至80.819点。[详细]

大宗商品大跌 “膝跳反应”抛售出现

    高盛欺诈门消息一经传出,期货商品包括石油、黄金、糖等期货产品立即下跌。尽管被称为“膝跳反应”的抛售,另一些人则指出有关银行商品的更具体的忧虑。[详细]

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跌幅创2个月来最大

    纽约6月黄金期货价格16日收盘下跌23.40美元或2%,收每盎司1136.9美元。本周下跌2.2%。纽约银价大跌75.8美分或4.1%,收每盎司17.675美元,本周下跌3.7%。 [详细]

关键角色:保尔森对冲基金

在高盛的“欺诈门”案中,保尔森对冲基金扮演了一个关键、微妙又有些尴尬的角色。该基金只是这一虚报和遗漏重大信息案件中的一个载体,却从这一事实中获取了巨大利益。虽然它目前没有遭到美国证交会(SEC)的起诉,却很可能因为涉及案件而遭受巨大的声誉损失和道德谴责,而该机构掌舵者约翰·保尔森头顶的光环似乎也将从此暗淡许多。[详细]

1500万“买来”10亿

美国证交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07年4月26日结束的交易中,保尔森对冲基金为ABACUS 2007AC1产品的设计和销售支付给高盛1500万美元;而该机构通过卖空操作所获利益则高达约10亿美元。尽管高盛宣称其因经营抵押贷款投资产品而损失9亿美元,但在全美几乎每家大型金融机构都因为类似原因损失惨重的背景下,“不干不净”的巨额利润还是将保尔森对冲基金推到了风口浪尖。

“装傻的无辜者”

保尔森对冲基金目前更加倾向于澄清自身并不对高盛欺诈案负有法律责任。该基金在一份声明中宣称:“是高盛向投资者做出了误导性陈述,而保尔森公司没有;保尔森公司没有歪曲任何事实。”该基金还表示,“我们对SEC针对高盛与保尔森公司的个案交易大张旗鼓地展开调查表示失望,特别是当这与违反法律的行为没有直接联系的情况下。”

巴菲特:耳光最响or地位难撼

美国市场上爆出了高盛公司涉嫌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欺诈的新闻,一些媒体上出现了诸如“巴菲特人财两失”、“甩向巴菲特的大耳光”等耸人听闻、幸灾乐祸的标题。任何公司如果与巴菲特扯上,特别是出现投资失误时,就会顿时成为关注热点。充分体现了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

巴菲特50亿美元投资高盛

为了拯救高盛,巴菲特拿出50亿美元。这笔投资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50亿美元全部购买高盛优先股,这些股份不但保证年收益为10%,而且带有“永不转换”性质;第二,认购优先股后,获得普通股认购权。即市场向着有利于持有普通股的方向发展,巴菲特可以用每股115美元的价格,购买50亿美元的高盛普通股,按当时股本结构计算,约占高盛总股份的10%,大约为4348万股。[详细]

曾经超过40%的回报率

2009年7月份,巴菲特从收购高盛集团股票交易中所得的账面利润已经超过20亿美元,回报率超过40%。这一回报率是基于巴菲特行使认股权证,并以当时的价格出售高盛集团股票的基础进行计算而得出的。此外,巴菲特还能从这些优先股中获得每年5亿美元的股息收入。[详细]

账面一日缩水10亿美元

高盛“欺诈门”消息传出后,高盛股价收市急挫12.8%,市值蒸发120亿美元。巴菲特前年入股高盛,获得每股认购价115美元的认股证,但受股价急挫拖累,他的认股证市值仅剩19.9亿美元。16日指控犹如甩向他的一个的大耳光,令其账面损失10.2亿美元。[详细]

巴菲特丢“人”又丢“财”

不过对于身价高达470亿美元的巴菲特来说,赔钱事小,名誉受损才更严重。长期以来巴菲特始终对华尔街持有批评态度,但唯独对高盛集团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大加赞赏。上周早些时候,伯克希尔的一名主管奥尔森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巴菲特当初决定对高盛集团进行投资,不只是因为相信高盛集团的实力,还因为相信它的诚信度。[详细]

近期高盛三大丑闻

五次泡沫 高盛制造

  • 第一次泡沫:大萧条
  • 第二次泡沫:高科技股
  • 第三次泡沫:疯狂的房市
  • 第四次泡沫:汽油4美元/加仑
  • 第五次泡沫:垄断救市计划

第一次泡沫:大萧条 在《大萧条,1929》这本著作中,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布里斯对高盛的行为作出了精彩的描述:情人渡和蓝山是当时信托投资公司的典型代表,它们很显然进行了疯狂的杠杆投资行为,这正是引发大萧条的罪魁祸首。折合成现在的美元,信托投机共造成了高达4750亿美元的损失。

第二次泡沫:高科技股 正是高盛的行为,把互联网泡沫转化为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仅纳斯达克就损失了5万亿美元的市值。互联网泡沫破灭后,高盛根本没有动力去反思自己的盈利模式,他们只是努力寻找着下一个制造泡沫的机会。

第三次泡沫:疯狂的房市 房地产泡沫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它或多或少直接导致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AIG的崩溃,AIG信用掉期的有毒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像高盛等银行为卖空自己的房产投资组合而买的保险。事实上,纳税人给AIG救助中至少有130亿美元最终进了高盛的腰包,这意味着高盛在房地产泡沫中捞了两次钱,首先是它通过卖空承销的产品血洗了CDO的投资者;随后它转身让纳税人为其发行的垃圾债务买单,又血洗了纳税人的腰包。

第四次泡沫:汽油4美元/加仑 在2008的夏天,石油商品的“西瓜”以相同的痛苦方式砸在人行道上,原油期货价格从147美元一桶暴跌到33美元,造成了巨量的财富损失。老百姓再次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投在石油期货市场里的养老基金被洗劫一空,当泡沫破裂时加州公务员养老系统有11亿美元陷在了里面。

第五次泡沫:垄断救市计划 在AIG救援法案之后,保尔森又宣布了一项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称为TARP问题资产救援计划,并且任命此前名不见经传的高盛银行家、35岁的尼尔·卡斯哈里负责掌管这笔救援基金。为了达到分享这笔救援大单的资格,高盛宣布由纯粹的投行转型为储蓄银行,这个漂亮的转身为高盛从这笔救援基金里捞取了100亿美元。AIG救援行动、向储蓄银行转型决策的快速通过、TARP基金,所有这些消息合在一起就意味着,当这些好处都惠及高盛的时候,所谓自由市场就荡然无存了。

细数高盛七宗罪

  “天上方一日,人间已百年。”这并非只是个传说,一场由高盛主演的现实版“惊天之变”正在上演。作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华尔街所剩不多的“硕果”之一,高盛没能笑到最后。一夜之间,突如其来的欺诈丑闻使昔日的金融巨擘变身“过街老鼠”,这家有着140多年历史的“百年老店”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详细
   【第一宗】操纵股价
受害者:贝尔斯登、雷曼、百度

2008年7月,在次贷风暴中“全身而退”的高盛受到来自贝尔斯登和雷曼高层的质询,询问其是否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对这两家公司股价的操纵。
  【第二宗】没“谱”乱唱
受害者:中石油

2009年新年伊始,高盛对跌幅已近八成的中国石油继续做出悲观预测,预计中国石油A、H股均有42%的下跌空间。受此影响,中石油A股、H股接连出现狂泻。
 【第三宗】设套对赌
受害者:深南电 国航 东航 太子奶

2008年10月至11月,一场对赌“败潮”突袭中国。短短一个月,深南电、国航、东航、太子奶相继传出兵败对赌协议的消息,与这几家企业签订对赌协议的,正是高盛。
  【第四宗】内幕交易
受害者:帆船集团内幕交易案相关受害者

援引知情高管的爆料称,高盛等机构则作为主要供应商,为帆船集团提供对冲基金服务(机构经纪业务)。
  【第五宗】希腊危机
受害者:希腊、欧盟成员国

分析人士认为,希腊金融状况恶化,并殃及欧元地位受到破坏,“元凶”正是在背后帮助欧洲各国掩饰其激增负债的华尔街众投行。
  【第六宗】“毒丸”计划
今年1月,处于危机中的希腊正努力说服中国购买多达250亿欧元的希腊国债。对于这250亿欧元的希腊国债,多方将其称为“毒丸”。为希腊充当军师的,正是涉嫌使希腊陷入危机的始作俑者--高盛。
  【第七宗】恶习不改
  上述“案底”显然与高盛所奉行的“诚信、正直、客户至上”的立场背道而驰。当公众的包容底限被逐渐逼近,关于这家以信赖为生的机构的明天,我们无从知晓。高盛“欺诈门”会产生怎样的“蝴蝶效应”?一切能否处于掌控之中?这只“烂鞋子”是否“大到不能倒”?恐怕只有交给时间来回答。【详细

全球股指实时走势图

专题制作:睿睿
CopyRight © 和讯网 北京和讯在线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