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诺贝尔奖的揭晓时间已经确定,各项大奖将从10月5日起陆续发布。
该奖项被授予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理由是他对具有强大市场力量的企业的分析,帮助阐明了核心的政策问题,例如政府如何应对合并或卡特尔垄断问题,或者说是如何监管垄断企业。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天对外宣布这一消息,并赞扬现年61岁的梯若尔是“我们所处时代中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经济学很多方面都取得了理论研究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理解与规范存在少数大企业的行业。
20世纪60年代起,法马与几位合作者证明了股票价格在短期内极难预测,新的信息总是快速影响股价。这一发现不仅对以后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也改变了市场惯例,世界各地涌现出的指数基金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席勒随后发现,股价短期内虽然很难预测,长期走势却可以预测。而汉森则研究出一种统计方法,能够适用于检测资产定价的合理性。声明说,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人们目前对资产价格认知的基础。
2012年10月15日19时,2012年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美国两位经济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罗伊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和哈佛大学教授埃尔文·罗斯(Alvin E. Roth)获此殊荣。沙普利和罗斯因为“稳定匹配和市场设计实践理论”获奖,简单说,匹配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在一些与价格无关的特殊市场中,如何公平、高效地把人与事物进行匹配。所谓“特殊市场”,是指除经济学原理发挥作用外,还受社会、道德、法律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市场,其资源配置更为复杂,需要不断优化完善市场设计。
2011年10月10日的获奖者名单一经公布,几乎所有的经济学人都有实至名归之感。如此众望所归的学者就是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这两位共享桂冠的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是相对独立的,深究之下不难发现,两位经济学家都十分强调并重视理性预期在实证分析和计量中的意义。萨金特是理性预期学派的奠基人,而西姆斯为现代计量经济学的领路人。两人还是缘分匪浅的同窗。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共同摘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三位经济学者的获奖理由是: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的进一步分析。他们的理论可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如“存在很多职位空缺时,为何仍有众多人失业”。他们建立的经济模型还有助于理解“规章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
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经济学教授艾利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以表彰他们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卓越分析,尤其是奥斯特罗姆对公共经济管理行为的贡献和威廉姆森对企业边界经济管理的分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也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诞生以来产生的首位女性得主。她的研究强调人类和生态系统如何相互影响,从而提供可持续的长期使用资源的方式。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克鲁格曼的理论研究领域是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克鲁格曼成功预言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他提出所谓的“亚洲奇迹”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幻灭”。具体指,亚洲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已潜伏着深刻的经济危机,将在一定时间内进入大规模调整。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3名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所作的贡献。“机制设计理论”最早由赫维奇提出,马斯金和迈尔森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有助于经济学家、各国政府和企业识别在哪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效,哪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无效。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颁发给单个人,也可以最多由3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有关人员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新的经济分析方法等领域所作的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这一经济学最高荣誉颁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就业与增长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埃德蒙-菲尔普斯(Edmund S.Phelps),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菲尔普斯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菲尔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他继罗伯特-索洛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