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欧洲的互联网和数字主权的真相

2019-11-14 21:36:28 和讯名家 

  在BAT搅动中国互联网风云,美国亚马逊的贝索斯坐上全球首富位置时。

  发达国家如云的欧洲,却一直生存在以“FAGA”等硅谷巨头为核心的美国互联网体系之下。

  FAGA即脸谱(Facebook)、苹果(Apple)、谷歌(Google)、亚马逊(Amazon)。

  欧洲各方虽然对美国脸谱、谷歌等公司的“数据收集”等行为有所不满,法国还以开征“数字税”等手段加以报复,但德、法各方暂时也不得不面对现状:

  欧洲始终拿不出能与之抗衡的的互联网产品。

  这也决定了,在这条全球贸易战风潮中的虚拟战线上,整个欧洲被美国所统治。

  不过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欧洲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是一流的。

  与日常利用互联网购物和社交等民用互联网应用不同,工业互联网是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员工、工厂、仓库、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连接起来。

  共享工业生产全流程的各种要素资源,使其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从而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欧洲没有庞大的人口,在消费互联网没什么建树,但他有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并一直在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降本提效。

  以德国为例,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西门子工厂就是一座高度互联网化的工厂。

  整个厂房占地10万平方米,员工仅有1000人,所有的制造单位都通过物联网进行联络,生产设备和计算机可以自主处理75%的工作。

  由人力完成的部分,只有生产过程的开头,即员工将初始组件放到生产线上的环节,此后所有工作都由机器自动完成。

  依赖高度自动化,该工厂在24小时内就可以面向全球6万名用户做好产品交付,并且产品合格率高达99.9988%,全球没有哪家同类工厂可以有如此低的缺陷率。

  但是,民用互联网市场却是欧洲的短板,究其原因,和欧洲的自身的特点有关。

  首先,人口少决定了欧洲的本土互联网公司很难做大,以下是欧洲各国的人口数:

  可以看到人口最多的德国也才8293万人,比中国广东省的人口还少。

  同样一款app,服务5000万人和服务5亿人,需要开发人员的数量不会差太多,但收入的话后者可能是前者的20倍。

  足够大的市场是发展互联网业务的前提条件,市场太小回报不足,决定了资本对欧洲互联网行业没有任何兴趣。

  另外,在欧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法国有法语,德国有德语,意大利有意大利语,下图是欧盟历史博物馆上各成员国的官方语言,每一行为一种语言。

  互联网是高度强调速度和运营的行业,欧洲的多语言环境是天然的障碍,使得发展互联网项目的收入和成本不成正比。

  举个例子,gutefrage是德国最大的问答平台

  由于是德语平台,所以这个产品就只能服务德国人,但德国人口稀少,其注册用户仅有360万。

  相比之下,与其对标的中国知乎的注册用户有2亿。

  为了网站能够有足够的收入保证正常运营,gutefrage早早就开放了大量广告位,并且在问答中插入非常多的广告软文,使得问答质量和用户体验大大下降。

  2017年问答平台的鼻祖Quora推出了德语版,凭借庞大的资金强势进入德国市场,gutefrage的用户纷纷叛逃。

  对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市场,只有资金充沛的大公司才有机会进入,小公司连生存都是个问题,更不用提扩张。

  另外,高昂的人工费用,也让电商及O2O这两个互联网行业中最重要的领域在欧洲寸步难行。

  再举个例子,英国有一家外卖平台叫做Deliveroo。

  为了支付骑手的高成本,Deliveroo的每一次配送都会向用户收取2.5英镑的运费。

  而在英国一份炸鸡+薯条+可乐的套餐价格也不过3英镑多一点。

  高额配送费注定了外卖和需要人工配送的电商,在欧洲不会是一项大众的服务,截至2018年底,Deliveroo的估值是4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的美团市值高达592亿美元。

  另外,欧洲也没有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

  二战几乎毁灭了欧洲大部分的工业设施,战争后的的欧洲正忙于灾后重建。

  而当时的美国受二战的影响非常小,甚至还靠军火发了一笔横财,有足够的金钱投入科技研发。

  1956年,贝尔实验室的主任威廉·肖克利在园区创立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后来实验室出走了8位工程师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从仙童公司出走的员工又创立了英特尔和AMD两家芯片公司。

  从芯片到计算机,从计算机到互联网,美国的互联网能够蓬勃发展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而欧洲没有这段历史。

  因此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对于欧洲来说有先发优势,当美国的Facebook、Amazon等巨头进军欧洲时,欧洲并没有抵御这些巨头的能力。

  首先在情感上,欧洲跟美国是亲近的。

  为了帮助欧洲重建,二战后美国发起了“马歇尔计划”,3年时间援助了英国33亿美元,法国23亿美元,德国14.5亿美元,意大利12亿美元,荷兰11亿美元,还有其他欧洲国家各几亿美元。

  说实话欧洲在战后能够繁荣,跟美国脱不开关系。

  其次在文化上,欧洲跟美国是接近的,美国本就是欧洲各国人组成的一个移民国家,英国说英语,其他国家的文字跟英语一样也是由拉丁字母组成的,大家同宗同源,因此文化上也不排斥。

  由于欧盟的松散,各成员国各怀异心,导致其也没办法团结起来像中国一样,利用行政的力量限制美国互联网入侵,同时扶持本土互联网公司。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用户数据的重要性,在信息时代,数据是一种非常有价值,也是异常需要保护的资源。

  说来奇怪,其实欧洲人对于个人数据这一块是非常敏感的。

  由于二战时期,详细和完备的个人数据曾经被纳粹用来清洗犹太人和迫害反纳粹人士。

  所以大部分欧洲人坚信,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进行的个人信息数据收集,到后来也一定会被滥用。

  按说欧洲人应该对能够收集言论、消费习惯、地理位置甚至能够偷录声音及影像信息并加以分析的互联网产品有一种天然的抵触情绪。

  但是最终,这些数据还是被提供互联网服务的美国公司拿走了。

  所以,欧盟才会发布被视为“史上最严”的欧盟隐私法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但,为时已晚。

  仅就德国而言,包括大众汽车在内的德国重要企业,以及包括德国内政部和社会保障系统在内的大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数据,竟大都储存在美国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公司的服务器上。

  而美国已在2018年通过法令,要求数据托管方可以应美国政府要求提交任意客户数据。

  这也就意味着,欧洲大量宝贵的数据资源在毫无保留的流向美国政府,整个欧洲已经被美国牢牢地钉在了“数据资源国”的位置上,丧失了数字主权。

  数字主权,就是一个国家对搜集产生的数据存储、传输、处理、运用、运营的权利,以及可以对设施设备进行独立管辖,并采取措施,使其免受他国的侵犯的权利。

  现在想想,如果当初中国没有建立所谓的“墙”,咱们的下场也会是这样,不仅根本不可能出现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等互联网巨头企业。

  而且,国人所有的数据,我们的高矮胖瘦,工作生活,在想什么,用什么,家人是谁,住在哪里,甚至健康状况,全都掌握在美国人的手里。

  在信息时代丧失数字主权,就是把自己国家的命运交给别国掌握。

  所以,以德、法为首的欧洲各国实在忍不下去了。

  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在内的一批政要在11月12日于柏林举行的一次企业家会议期间,已专门强调了欧盟需要追求的数字主权和数据库的控制权。

  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曾与其会商过“欧盟企业托管在美国的数据安全”等细节。

  在美欧贸易战仍未平息之际,德、法为首的欧盟就需要拿出对策。

  据德方披露的计划显示,德、法两国已召集了包括德国电信、SAP软件公司、西门子公司以及博世公司在内的40多家各型企业。

  借以打造一个德、法研发,欧洲主导,代号“Gaia-X”的欧盟云计划。

  当这一计划被提出的时候,它较之欧盟以往面对“FAGA”无计可施的局面,已显出了天壤之别。

  亚马逊、微软和其他美国科技巨头对“Gaia-X”的抗议,也显出欧盟这一方案可能的确打到了美国的痛处。

  美国企业竟公开批评,该项目可能会“限制跨境数据服务”。

  可是,当欧盟开始从数据库和信息传输等安全领域构建起自己的“数字主权”时,文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就出现了。

  欧洲自主的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经验,实在是落后美国太多,自己无法产出相应的产品与之抗衡,这怎么办?

  没关系,欧洲人知道谁可以帮得上忙。

  虽然就互联网技术来讲,中国的历史与欧洲类似,甚至基础还不如欧洲,但中国凭借庞大的人口、政策支持,成为全球最适合发展互联网的地方。

  并且,我们也通过在互联网应用中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坚持自主独立的精神,实现了部分技术上的自主。

  截至2019年11月,德、法等国对中国的信息技术仍未呈现排斥态度。

  德国电信、西门子、博世等公司在物联网、分布式通信设备以及云计算等领域仍坚持与一直被美国所针对的中国华为公司合作。

  对此,美国情报机构一直以中国可能在“网络中部署不受信任的技术”为由,多次在情报合作等领域胁迫德、法就范。

  美国通过此举,生动的为大家演绎了“贼喊捉贼”是个什么样子。

  默克尔、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自然心知肚明,仍然坚守其立场,而后者近期的一系列表态更能展示欧盟在这一问题上的决心。

  马克龙认为,外界虽然把目光聚焦在中国的5G的安全性上,而且他本人也认为欧洲必须确保某些核心技术。

  但他本人也在与默克尔的对话中指出,欧盟终究无法确保全部核心技术都是欧洲自信研发的。

  因此,欧盟就将在尊重合作伙伴主权的前提下展开公平对话。

  对欧洲人来说,中国5G技术的可靠程度可以留待日后判研,而美国对欧洲数据库的全面掌握就已经对当下带来了风险。

  两者相比之下谁更危险,结果自然不言而喻的。

  加之欧盟也拥有两家具备5G设备研发能力的企业,因此,法国就将“在涉及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问题上”采取“一视同仁”的立场。

  简言之,即德法等欧洲大国,将借助中国的技术力量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毕竟,欧洲很清楚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德、法等国也不愿只是成为美国的战略跟班。

  马克龙在北大西洋(600558,股吧)公约组织70周年生日前夕时接受采访,发表的“北约脑死亡”等言论更折射了很多欧洲人渴望独立自主的真实想法。

  马克龙还在采访中警告欧洲国家,称:

  “欧洲正在为美国的未来付出代价,继续捆绑下去则自身会被削弱。”

  未来,欧洲或许将在坚持多边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其战略自主性,并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在与中国的技术合作中填补自己的空白。

  而这也是欧洲夺回数字主权的唯一道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亚洲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