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有效转化居民储蓄服务实体经济

2020-01-06 06:40:49 第一财经日报 

 

  受内外经济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最近一年多以来,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不少企业资金面较为紧张。此时,需要监管层持续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积极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日前,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两处内容引发广泛关注,一是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类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二是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要落实“房住不炒”的定位,严格执行房地产金融监管要求,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之所以要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缘于当前中国融资的现实。众所周知,中国是高储蓄率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18年中国居民储蓄率为36.8%,世界平均储蓄率21.5%,美国近十年居民储蓄率则在3%至9%区间。根据央行数据,2018年我国住户存款余额72.44万亿元,金额巨大。

  而长期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严重不平衡格局,即银行间接融资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造成的结果是企业杠杆率过高。

  近年来,监管层一再强调要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就是发展重点。如在A股市场,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具体措施包括新股发行常态化、设立科创板试行注册制以及近期的《证券法》大修,目的是让A股成熟市场化,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企业融资的功能和作用。

  正常来说,到A股上市的企业,往往是中国经济各行各业的代表。如果中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增长,民众就可以通过长线投资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红利。且相对而言,A股整体估值并不高,1月3日盘后数据显示,沪市主板平均市盈率仅14.42倍,深市主板18.26倍。

  不过,鉴于此前多年投资者在A股整体收益不高,甚至不少人负收益,所以未来监管层要着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督促上市公司分红,以及加强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和打击、肃清资本市场乱象,让居民少去投资资本市场的后顾之忧。

  因此,如果能将收益较低的居民储蓄有效转化,成为资本市场的长线资金,无疑将是双赢的局面。而且,当资本市场长期收益向上,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时,资金自然会选择弃楼市则支持资本市场。

  这是因为,此前每逢流动性宽松政策出台,民众首先想到的就是房价将上涨。今年1月1日央行发布降准消息,隔日股市大涨,地产股就涨幅居前。不过,最近两年监管层一直试图控制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去年5月,银保监会印发了涉及房地产领域融资乱象的通知,整治包括表内外资金直接或变相用于土地出让金融资;7月,为加强房地产信托领域风险防控,银保监会针对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信托公司开展了约谈警示。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12月26日,银保监会系统对银行机构、保险机构等合计开出4108份罚单(按照公布日期计算),主要就是整顿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应该说,针对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和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我们有充足的政策工具。而将沉淀在银行体系的巨量资金,有效转化成资本市场长线资金,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也能让民众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成长。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