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中国式家庭中,妈妈该不该做“超人”?

2020-01-14 06:33:11 和讯名家 

  该不该夸赞妈妈是超人,是《奇葩说》的辩题。

  无论是罗振宇,还是薛兆丰,一致的夸妈妈已经是个超人了。

  薛兆丰说:女性,掌管着家庭的财政大权,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更应如此。因为这是最合理的选择。还举了好像是尼泊尔贫困地区的例子。说妈妈们很伟大,因为她们是家庭的核心,要解决一切问题,所以是超人。

  罗振宇更是不遗余力的夸奖女性,指出男性源自狩猎时代的天然缺陷,使得他们只擅长那些需要聚焦的,目标明确的事情。可是未来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和复杂性。只有女性这样天然善于多角度协调处理的,来自采集时代的天性,才更能适应未来的职场。

  我知道他们为啥这么一致,因为大家都知道,女粉的价值比男粉高,或者说,女粉的ARPU值更高。

  起码站在运营的角度上看,的确如此。

  而且,女粉更容易得罪,所以犯不着,一个网红经济学家,一个聚集了大量网红的平台商,谁也不想掉女粉。

  所以实话只能我来说,谁要我是个投资人呢,得罪人的事情,统统我来干。

  事实上,在大部分家庭中,妈妈确实是超人,否则就不会有那个节目:“爸爸去哪儿了?”

  有人总结,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认为,问题出在父亲身上,爸爸去哪儿了?

  为什么爸爸不参与到家庭中来,以至于母亲如此焦虑?

  如果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目标是什么?

  假如目标是让孩子不失控,那这个问题就甭想了,爸爸应该和妈妈一样,一起来焦虑,以便精确的控制孩子生长的每一步。

  可你想过么?

  假如目标不是这个呢?

  你认为孩子失控很糟糕,那我问问你,孩子,为什么不能失控呢?

  孩子究竟是可以量化的,定量控制生长的,还是一个和你同等存在的生物个体?

  有人说,甭说那些没用的,孩子什么都不懂,自然是应该我来精确的控制他的生长。

  我要求,自己的孩子读最好的幼稚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上最好的大学,去最好的公司,未来创办500强的企业。

  OK。

  你来告诉我,谁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马云么?

  还是刘强东

  马云当年考大学,考不上,应聘保安又被拒,他爸给他托关系,蹬个三轮给报社拉纸,每天跑很多路,只挣一点钱。

  干了几天受不了了,回头想着这苦都能吃,还不如复读考大学呢。复读了三年,考了个二本。

  刘强东生在农村,父母就没念过书,更不可能给他报一堆的培训班,每天盯着他写作业。

  有人说,他俩有啥代表性呀,几千年来的教育才有代表性。

  那我给你找俩人。

  一个叫李世民,另一个叫朱允炆。

  李世民是李渊的老二,他的故事众所周知,不老老实实在太原当二公子,成天撺掇老爹造反,后来不甘心哥哥做太子,发动玄武门之变,一股脑把哥哥弟弟连同一堆的侄子打包全送去西天了。回头跟老爹说,要不您先下来,我来干?

  朱允炆是朱元璋太子的儿子,太孙。太子走得早,朱元璋直接把位置传给了他。为了他是苦心积虑,把刘伯温、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一堆的功臣,全杀了。

  为啥呢?因为怕朱允炆搞不定。然后还派了各路大儒,照今天的话说,就是名师团队去辅导功课。

  有谁呢?齐泰,黄子澄,方孝孺。

  齐泰是解元,黄子澄是会元,前者就相当于省状元,后者就相当于全国笔试状元。

  至于方孝孺,那更了不得,号称读书种子。

  啥意思?朱棣要杀他,大臣们劝谏,你杀了这哥们,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

  可我们站在后人的角度反思一下。

  你觉得谁是成功的?

  我相信,作为父母,既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李世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朱允炆。

  但是,假如只剩两个选项,在李世民和朱允炆之间,你选谁?

  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会选李世民,因为历史证明,他活着。

  你注意,活着。

  任何一种生物,活下去才有办法继续辩论,活不下去的,比如恐龙,比如尼安德特人,还有办法参与这场辩论么?

  我们的祖先智人活着,尼安德特人团灭,这是咱们在这里瞎BB的大前提。

  要是智人挂了,尼安德特人活着,咱跟哪儿BB啊?还有咱什么事儿呢?

  那有人就要问了,朱允炆的培养策略哪里出问题了呢?

  或者说,你觉得李世民的培养策略,究竟哪里值得参考?

  这个问题,无法回答。

  因为正确的答案是:朱允炆确实是培养出来的次品,可李世民,压根儿就不是培养出来的。

  李世民,是市场筛选出来的。

  就像马云,刘强东,无一不是市场筛选出来的。

  你想培养一个人,而且想不失控的培养一个人,本质上是什么行为?本质上就是与市场对抗的行为。

  你这个妈妈再超人,无非每天检查作业,无非花最多的钱,沿途请最好的老师,送进最好的学校,然后每天在孩子屁股后面盯着。

  每隔10分钟去催,英语做了么?奥数做了么?作文写了么?明天的功课预习了么?书包里要带什么?吃了么?冷么?热么?课外书看了么?课外书为什么看的是这本不是那本呢?

  .......

  这就是焦虑的妈妈。

  当焦虑的妈妈看见爸爸丝毫不关注的样子,不由得心中来气,怒吼:老娘这么操心这么累,爸爸去哪儿了?!

  爸爸在打游戏,或者看电视。

  我无意替爸爸们辩解,不想说爸爸们其实暗合管理学的最高境界。

  管理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把自己搞的像劳模一样,下属搞得像流氓一样么?

  当然不是。

  管理学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搞的像流氓一样,把下属搞得像劳模一样。

  你急管什么用?你不急,下属急,这才叫管理大师。

  我相信这番话,玩游戏的爸爸们,多半没想过,所以硬往他们头上安,显得我这个爸爸,拉偏架。

  但是,这确实是管理学的最高境界。

  因为,这就是唯一正确的方向。

  你可以说我不盯着,这帮人就不干活,你可以这么说。但你盯着,长期来看,肯定是错的,方向错了。

  如果你始终死盯着对方,比如死盯着孩子,事实上,你等于让他彻底没有了参与市场淘汰赛的机会。

  就像朱允炆那样。

  朱元璋的思路就是觉得朱允炆搞不定谁,就把谁弄死,他弄死了除了汤和之外所有的功臣。

  可问题是,弄得完么?

  朱元璋的思路,像极了焦虑的妈妈。

  幼稚园进不去,可以托校长;小学进不去,可以买学区房;中学进不去,可以上补习班;那么大学进不去呢?只能出国深造了。

  可你不还得回来么?

  深造完了,不还是得去企业里,交给他的上司,交给他的老板么?

  哪怕你不忍心,送他个企业,让他从董事长干起,那不一样,还是得交到市场手里么?

  难不成,你要把市场也干掉?朱元璋都做不到,你能做到吗?

  朱元璋他自己也不过是市场上一轮淘汰赛里的BBKing,他有什么能力,控制市场呢?

  失控的孩子,失控的孩子,如果你想让孩子不失控,最终都得走到朱元璋的老路上。

  可我们反过来想想,为什么不能失控呢?反正就算你控制了每一步,也控制不了结局。

  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听到失控,觉得这个词儿听着就不爽。

  但实际上,失控,有失控的好处。

  人是在什么过程中成长?

  在试错的过程中成长。

  你不让他试,你不让他错,他怎么成长?

  你的孩子终究是个人,是人,就有欲望,就有主观能动性,就有他自己的想法。

  他一定有想法,只不过在你看来不成熟而已。只不过你希望他不通过试错一步到位而已。

  其实,就算你到点了不强迫他吃饭,他难道不会肚子饿么?

  他不吃,说明他还不饿嘛。他真饿了,自然会去找食吃。

  他不学,说明他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价值,或者说,他还没有吃到不学习的苦头。

  你想想,他为啥吃不到不学习的苦头呢?难道不是你的保护伞张开的太大了么?

  我们明明都是动物,我们明明就是动物。我们身上所有的才能,都是为了对抗自然界的威胁与竞争,训练出来的。

  你不让他看到威胁,你不让他参与竞争,他哪儿来的动力去训练呢?

  人生太长了,学习是终身的,早晚要面对不确定。作为父母,控得了一时,也控不了一世。

  超人的特点是永生,可是妈妈们并不能永生。

  既然你迟早要走在他前面,那不如早点让他面对真实的世界,让他因为困难,不得不思考,不得不主动解决困难,不得不主动来找你寻求帮助。

  起码,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学着慢慢的面对不确定性,他会学着主动迎难而上,他会渐渐的变得有主见,他会觉得,好像自己能够一点点的控制自己的人生。

  而你要做的,仅仅是看着他在那里摸索,看着他从最初主动寻求你的帮助,到不再需要你的帮助。

  余世维说过一句话:

  最伟大的管理者,是让自己的企业成为一个生态系统,有一天,再也不需要自己。

  其实,最伟大的妈妈,不是灭火队员式的超人。

  而是送孩子步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轨道,然后目视他渐行渐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