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2019年中国外贸再创历史新高:企业预期明显改善,民企接棒成“主角”

2020-01-15 02:34:42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外贸取得了一份超乎预期的成绩单。

海关总署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外贸规模达31.5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同比增长5%;进口14.31万亿,同比增长1.6%;实现贸易顺差2.9万亿,扩大25.4%。

去年的中国外贸、进口、出口规模均刷新了年度新高,中国有望保持全球头号贸易大国的地位。分析指出,在国际市场需求乏力、贸易环境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取得这一成绩,一方面源自中国经济的稳中向好与强大韧性,另一方面则缘于稳外贸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客观上,汇率贬值也提振了外贸出口。

尽管2019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3.73万亿元,同比下降了10.7%,但近两个月,中美贸易、尤其是自美进口出现了恢复性增长,12月中国自美农产品(000061,股吧)进口141亿元,增长了2倍;汽车进口2.3万辆,增加了1.5倍。

美国将中国移出汇率操纵国名单以及即将签订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明显提振了企业信心,根据海关对3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2019年12月对未来出口持乐观态度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增加数创下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

12月进出口创下历史峰值

在1月1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指出,2019年中国外贸、进口、出口规模均刷新了历史新高。全年中国进出口规模逐季攀升:2019年一季度进出口值为7.03万亿元、二季度7.68万亿元、三季度8.26万亿元、四季度则达到8.59万亿元。

“2019年中国仍然有望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按照WTO前十个月的数据,中国出口在全球十大贸易国中表现是最好的。”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取得这一成绩非常不容易,说明中国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逐步释放,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外部环境的恶化。”

邹志武认为,去年中国外贸实现逆势增长首先是因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国GDP增速明显领先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这为外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他认为,中国经济拥有强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的空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国内产业为外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稳外贸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邹志武指出,2018年以来,中国出台了规模空前的减税降费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负担,中国先后两次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自主降低了包括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取消部分药品进口关税等,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比如,退税方面,2019年涉及两次提高出口退税的商品出口值增长了7.7%;降税方面,2019年消费品、医药品进口分别增长19%和25.8%。

白明也认为,去年中国在调整国际市场结构、加大出口退税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功。另一方面,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贬值,这提振了外贸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当月,中国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下了月度历史峰值。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副司长黄国华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扩张,带动了部分原材料和能源产品进口增加。2019年12月份铁矿砂、铜矿砂、成品油进口量分别增加了17.2%、31.9%和10%,推高了进口规模。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大宗商品进口均价上涨,12月份的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了18%,在进口量增加17.2%的情况下,推动整个进口增长了1.5个百分点。

此外,他认为,2018年12月份的同比基数比较低,2019年12月份外贸具有恢复性增长的性质。

自美进口出现恢复性增长

2019年中国外贸主要贸易伙伴的位次发生了变化,东盟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4.43万亿元,增长14.1%;而原来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则降至第三大贸易伙伴,全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3.73万亿元,下降了10.7%,其中出口下降8.7%,进口则下降了17.1%。

以美元计,去年中美贸易同比下降了14.6%,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了12.5%和20.9%。

白明指出,美国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比重下降最明显的一个国家,这一方面是因为,中美经贸摩擦几乎贯穿全年,在经历过多轮“抢出口”之后,加征关税的负面效应开始日益显现;另一方面,“东边不亮西边亮”,中国也在积极调整国际市场,开拓东盟等非美国际市场。

中国的贸易伙伴呈现多点开花之势。2019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4.86万亿元,增长8%;对东盟进出口4.43万亿元,增长14.1%;同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经济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了10.8%、6.8%和8%。

黄国华表示,中美经贸磋商释放的积极信号提振了企业的信心。2019年12月份,玩具、塑料制品、家具出口分别增长26.1%、22.7%和14.2%。“海关总署每月对3000家外贸企业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11月和12月份,对未来两到三个月出口形势表示乐观的外贸企业数量在增加,12月份增加的数量达到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

邹志武指出,尽管全年中美贸易有所下降,但去年从11月、12月份开始,自美进口已经有了恢复性增长,特别是12月份,中国自美进口788.3亿元,增长9.1%。其中农产品进口141亿元,增长了2倍;汽车进口2.3万辆,增加了1.5倍。

他表示,2019年12月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相关企业的申请,开展了大豆、猪肉等自美采购商品加征关税的排除工作,对排除范围内的商品采取不加征反制关税的措施等。因而12月当月,进口美国大豆、猪肉等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近日指出,中美是天然的农业合作伙伴,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2015年至2017年,每年中国从美国平均进口242亿美元农产品。受加征关税影响,2018年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减少到162.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2.7%,随着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双向农产品出口都会明显增长。

至于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后,扩大自美进口会不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出口?邹志武表示,不会出现这一情况,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市场,中国的贸易也是多元化的。

民企成为外贸第一大主体

2019年外贸的一大亮点,就是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外资企业成为最大的外贸主体,其中出口占比更是超过了50%。

去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3.48万亿元,增长11.4%,占中国外贸总值的42.7%,比2018年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9万亿元,增长13%;进口4.58万亿元,增长8.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57万亿元,占中国外贸总值的39.9%。国有企业进出口5.32万亿元,占比16.9%。

白明表示,中国外贸市场主体结构正在经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二次接力”。

他介绍,中国最初的进出口业务都是由国家统一经营的,这一阶段外贸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上世纪90年代外贸体制改革以后,中国加大利用外资力度,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国企占比下降,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外贸最大的市场主体,实现了第一次“接力”;而在2019年,外商投资客观上存在向国外迁移的迹象,但随着一系列改善民营企业措施的出台,民营企业接过了中国外贸的“接力棒”,成为中国外贸的“主角”,实现了第二次接力。

邹志武表示,生产经营更加灵活的民营企业,正在释放出更强的外贸发展活力。去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到了49.9万家,其中民营企业达到40.6万家,这个数字比上一年增加了8.7%。2019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4%,拉动外贸增长4.5个百分点。

他表示,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综合成本比较优势,民营企业进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更快,2019年中部、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分别达到28.3%和22.4%,这个增幅比东部地区高了19.5个百分点和13.6个百分点。

此外,民营企业对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也在不断增强。邹志武表示,2019年民营企业对各个主要市场出口均呈现增长态势,在保持传统市场优势的同时,对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了25.6%、11.4%、15.6%,这些也都高于全国对上述这三个市场的出口增速。

邹志武还透露,中国正准备研究出台专门针对民营外贸企业关注问题的具体措施,研究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更能惠及企业的支持措施,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