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9日和1月30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分别在“博爱荆楚”微信公众号和门户网站上公布了第一批次防控新型冠状肺炎捐赠物资使用情况。
有网友对《物资使用情况公布表(一)》中第14 条记录“N95口罩36000个”的接收和使用提出疑问。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对有关信息进行了复核,发现确因工作失误导致公开的信息不准确。现将捐赠的“N95口罩36000个”更正为“KN95口罩36000个”,其流向“武汉仁爱医院1.6万、武汉天佑医院1.6万”更正为“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武汉天佑医院1.8万个”。
有关情况说明如下:2020年1月26日,一家爱心企业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3.6万个KN95口罩。
经向卫生健康部门了解,该型号产品不能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防护,但可用于普通防护。当时,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向省红十字会发来紧急求助信息,申请紧急救助,提出也参与了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在本医院也有很多发热群众候诊就医,急需防护用品。经沟通,本着人道救急的客观需求和当时的物资现状,捐赠给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8万个口罩、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口罩。
在此向广大捐赠人和社会公众进行更正说明,我们对因工作失误导致捐赠信息发布不准确表示歉意。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公开捐赠信息的审核,欢迎社会各界对省红十字会工作进行监督。
此外,根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针对严峻疫情,国家相关部委三令五申严控野生动物交易。明确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
1月29日,记者在广州白云区江村农贸批发市场依然见到,仍有人偷偷在出售竹鼠、山鸡、蛇等野生动物以及猫。
港股高开低走,中国医疗集团股价冲高回落
今日,受疫情影响,资本市场再度受到冲击,恒生指数收盘跌0.52%,报26312.63点,本周三个交易日下跌5.86%。
具体来看,1月29日,中国医疗集团公告称,旗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别项目组研究发现利托那韦(Ritonavir)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抑制作用和疗效报告,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也发现其在细胞层面上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较好抑制作用。公告还称,目前集团关联公司万全万特厦门有限公司是一家唯一国内历史上生产过该产品制剂,同时拥有原料批文、申请相关专利的企业,且公司已经向国家药监局申请重新恢复生产。
1月31日上午,中国医疗集团再度炒高,股价从新年首个交易日的0.113港元一度涨至3.91港元,区间涨幅超30倍。
此外,保集健康暴涨101%,莲和医疗涨84%,中国先锋医药涨57%,中国智能健康涨54%,北控医疗健康涨42%,精优药业涨21%。其他医药股也再度走高,其中,歌礼制药反弹近20%,百济神州涨5%,东瑞医药涨近4%,四环医药涨逾3%。
正奇(香港)金融投资部副总裁张斐然告诉记者,近日来港股医药股的炒作炒主要源于一些公司声称研制了武汉肺炎特效药。此外,中国医疗集团的爆炒,带动港股的一些有抗病毒题材的医药小盘股爆炒。不过前期的炒作今天开始降温,相关医药股已经开始下跌了。
多家公司提示投资风险
目前,A股与疫情相关的概念股名单也已出炉。并且较港股先走出一波上涨。
自去年12月底当时被称作是武汉不明原因肺炎事件的消息被媒体曝光后,医药板块掀起涨停潮,其中病毒防治概念股表现相当突出,鲁抗医药(600789,股吧)、联环药业(600513,股吧)、四环生物(000518,股吧)、东北制药(000597,股吧)、香雪制药(300147,股吧)、未名医药(002581,股吧)、以岭药业(002603,股吧)等多只个股此前均出现多个涨停。
从总体表现来看,病毒防治概念股指数在2020年以来累计涨幅接近10%,总体市值上涨约700亿元;具体到个股来看,49家企业中联环药业表现最猛,累计涨幅超过70%,鲁抗医药接近60%,四环生物超过50%,莱茵生物(002166,股吧)、海利生物(603718,股吧)、以岭药业等均超过30%。
但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在抗病毒治疗方面,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药物。也就是说,从投资的角度看,随着此次疫情爆发而股价暴涨的多数抗病毒概念股,实质上缺乏相关药物和业绩的支撑。
1月30日晚,多家前期股价大涨的公司纷纷发布异动公告。联环药业称,公司主要生产泌尿系统药、抗组胺药和心血管药,用于缓解感冒症状药物及治疗细菌真菌感染的抗生素类药物销售收入金额及占比均极小;鲁抗医药表示,公司产品主要涉及人用抗生素、兽用农用抗生素、心血管类及降糖类药物等,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四环生物则明确提到,目前暂无特定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产品研发和生产。
同时,不少公司也在公告中提到,目前自身市盈率已经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提示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大部分分析人士指出,疫情概念股的投资机会或属于偏短期的主题投资机会。中泰证券李迅雷、唐军发布研报指出,选取“非典”期间受关注度较高的16只概念股,从它们在“非典”期间(2002年12月16日到2003年6月底)的最大涨幅来看,多数个股的最大涨幅都显著超过上证综指和医药生物指数同期的最大涨幅,可见,当时疫情引起的股价反应是很明显的。但如果再往后看半年,发现“非典”概念股的超额涨幅基本都全跌回去了。从2002年12月16日到2003年底期间,“非典”概念股的平均涨跌幅相对上证综指和医药生物指数都没有超额涨幅,而且明显跑输上证综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e公司官微。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