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多国华人口述海外现状:口罩早就买不到了,但是街上却很少有人戴

2020-02-04 10:28:50 凤凰网 
  来源:凤凰网财经独家作者:武辰、李泽秦

  北京时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尽管谭德塞特别强调了“没有理由采取不必要的措施干扰国际旅行和贸易,世卫组织不建议限制贸易和人员流动”;

  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相继采取了入境管制措施,仅2月1日一天,就有66家国际航空公司取消航班290架次。

  而受此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有家不能回的海外华人。

  近两日,我们和10个春节期间身处海外的华人谈了谈。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密切关注着这场疫情的一举一动。

  有人怕被指手画脚出门不敢戴口罩,却又四处买口罩想要寄给家人;

  有人认为华人遭受到不公正待遇,所以站出来据理力争;

  有人担心日后会被贴上标签,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也有人默默捐款捐物,关心着中国商人在当地的经营情况……

  截至2月3日21:10,全国确诊病例已达17337例,其中海外确诊病例149例,涉及23个国家。面对当前不断攀升的感染数字,我们强烈感受到,他们对远在祖国的家人的担心远胜自己。

多国华人口述海外现状:口罩早就买不到了,但是街上却很少有人戴
  不过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说,冬夜虽然漫长,但曙光早晚会来临。

  (以下文字根据受访者口述整理,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小发定居英国,金融从业者

  英国人对这件事警惕不高,比起疫情,他们更关心脱欧问题。

  你如果坐地铁戴口罩的话,周围就会自动让出来一片空地,别人会觉得你是病毒携带者,所以路上基本看不到人戴口罩。

  目前看来,英国的华人圈比较关注事件进展,目前一方面是没人去中国城了,另一方面大家都在团结起来对有歧视中国人的新闻报道或组织进行抗议投票。

  比如近期每日电讯(Daily Telegraph)和太阳先驱(Herald Sun)在头版报道非冠病毒时,用上了China kis(中国儿童)和Chinese virus(中国病毒)这些带种族色彩的词。

  于是民间发起了要求对方道歉的情愿活动,“ China kids”和“Chinese Virus " 绝对有问题,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目前已有近6万人参与此次投票)
(目前已有近6万人参与此次投票)

  Nicole定居澳洲,家庭主妇

  上周六25号,悉尼确诊两例,都是发生在两个主要的华人区。

  两天之后,周一27号口罩已经断货,这是我拍的悉尼City药房28号排队情况。不过路上基本很少有人戴口罩,戴口罩的都是华人。

(悉尼街头排队买口罩的人群)
(悉尼街头排队买口罩的人群)

  这边的中小学1月28日开学,一些中国妈妈很紧张,向学校要求不让近期从中国回澳洲的孩子到学校上课。所以学校发布了通知,要求从中国回到澳洲后在家隔离两周。学校和社区的用词非常谨慎,基本不会主动提到“中国”或者“中国人”。

  Louise定居美国,国企海外分部员工

  我们还是照常去中国城吃饭,不过有一家叫“武汉鸭脖”的店是彻底没人去了。其他鸭脖店怕受到影响,还特地打出了广告说“我们所有鸭子都来自美国”。

  中国城的各种商铺目前仍然照常营业,但是对他们冲击比较大,平时订不到位的餐厅现在基本没人。

  目前街上戴口罩的人是极少数,不过口罩你想买也是买不到的。

  我1月20日在亚马逊下单买了医用口罩和N95口罩 ,结果只收到了医用口罩,亚马逊拖了很久不送货,2月1号突然取消了我的N95订单,显示缺货。

  我们后来只能买到工业防粉尘的带呼吸阀的口罩,听说一些想要向武汉提供捐助的公益机构也买不到口罩了。

  我本人在中国公司工作,公司很早就给员工发了免洗消毒液和口罩,也要求员工定期汇报个人健康情况。

  我老公在美国公司工作,一个平时每天跟他一起吃饭的美国同事最近突然减少了联系,他有点郁闷,但是也可以理解。

  我们也参与了捐款活动,是一家跟顺丰美国合作的华人商会,他们在纽约统一采购物资,然后直接寄到武汉的两家定点医院。

  Helen定居新加坡金融从业者

  李显龙最近(新加坡总理)公开强调了公众不应抵制中国人,要摒除歧视。

(联合早报视频截图)
(联合早报视频截图)

  新加坡政府在关键时刻还是挺有手腕的,人民也都比较镇定,对待这类突发疫情,新加坡是有成熟经验的,有应急预案。

  非典时期新加坡就曾经启动并且成功实践过这类应急预案,大概两到三周的时间。

  比如说,很多公司都设置了第二办公区,一旦疫情严重或有员工感染,会立即将健康员工转移,以确保至少有一队人马可以正常工作,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

  对于隔离过程中不能正常工作的员工,新加坡政府会给予每人每天100新币(约500元人民币)的补贴,这部分补贴会给到雇主,因为员工工资是要正常发放的。

  另外,所有学校都将一部分宿舍设置为隔离区,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要求1月13日后从中国回到新加坡的学生自我隔离14天,如果是从湖北省回来的,则要在学校设置的宿舍隔离区进行隔离,学校负责将一日三餐送到宿舍,不过看起来就不太好吃。

(新加坡国立大学送给隔离区学生的午饭)
(新加坡国立大学送给隔离区学生的午饭)

  整体来说,华人一直在紧密关注这次疫情,看到新的消息会迅速扩散,最近关注比较多的就是武汉红十字会的消息。

  Cindy春节期间赴泰国旅游,教育从业者

  最近听说泰国有一个出租车司机被感染了,于是所有出租车司机都很恐慌,见到亚洲面孔就会问你从哪来,如果你说中国,他们会非常警惕地问是不是武汉,然后默默戴上口罩。

  有一些餐厅拒绝向中国游客提供服务,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他们特意强调不会拒绝台湾游客就很让人生气了,给的理由竟然是“中国和台湾是不同国家”,我当时就上去跟他们理论了。

(泰国某餐厅邮件通知)
(泰国某餐厅邮件通知)

  不过泰国整体对中国游客还是很友好的,也有很多餐厅特意写了标语给中国加油,给武汉加油。

(泰国某餐厅)
(泰国某餐厅)

  Cactus定居意大利旅游从业者

  我觉得这次疫情对意大利的华人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22号疫情消息突然爆发,我周围超过一半的华人临时选择退票,没有回家过年。

  从初一开始,意大利开始集中报道,欧洲也发现了疑似案例,一些首先戴口罩的华人遭到非议,意大利人认为他们制造恐慌。

(1月31日,Rai电视台直播,意大利总理孔蒂宣布罗马确诊两例新型肺炎患者为两名游客,同时也宣布往来中国航班全部停飞)
  (1月31日,Rai电视台直播,意大利总理孔蒂宣布罗马确诊两例新型肺炎患者为两名游客,同时也宣布往来中国航班全部停飞)

  中餐厅生意掉了80%,有些直接停业一个月。

  这边华侨和留学生都在买口罩寄回国,一周时间买空了所有口罩和防护衣,口罩疯狂涨了10倍价钱。意大利华人寄回去合起来至少600万个口罩。

  旅游业损失惨重,中国导游都失业了,后面的团队全部取消。

  但意大利还是有很多好人在替我们加油,政府也在不断宣传不要歧视。

(意大利张贴的海报)
(意大利张贴的海报)

  Di英国留学生

  在武汉疫情确诊人数突然增加的时候,英国人对新冠状病毒的认知就像十一月的我们一样,完全没有概念。

  直至目前,周边社区也没有戴口罩的人。但是学校和社区会对中国学生做一些背景调查。

  比起病毒本身给人带来的伤害,我觉得影响更大的是疫情对人们心理造成的恐慌,很多中国留学生选择不戴口罩是为了避免给英国人造成情绪恐慌。

  英国的很多房东为了其他租客的情绪稳定,会对中国学生做出自我隔离的提醒,这种提醒确实也对中国学生造成了一定心理压力。

(在英国戴口罩的中国学生)
(在英国戴口罩的中国学生)

  Jun美国留学生

  我们学校是全美第一个发现有冠状病毒感染的大学,因此学校特意发了通知,让学生注意防护和个人卫生,并且制作了一个视频给学生提供一些建议,诸如戴口罩、勤洗手之类。

  随着病毒的蔓延,中国学生向学校提出了停课的申请,但学校认为事情并不严重,没有必要停课。

  大多数的中国学生都戴上了口罩,不过周围的外国人似乎没有多大反应,所以整体来说,街上戴口罩的人很少。

  我家在中国不算感染重灾区,口罩等物资可以买到,但是依然存在疯狂涨价的现象,N95口罩卖到了40块一个,由于担心家人买到假口罩,所以我在美国这边买了一些N95寄回国。

(在美国超市买的口罩)
(在美国超市买的口罩)

  Mao英国留学生

  在YouTube上看到很多人对于中国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觉得中国很不幸,遭遇了这种事情也希望中国能快速战胜疫情,为中国加油;

  另外一种认为,这件事证明中国人什么都敢吃,很多年前都听说过中国人爱吃狗肉,没想到这次竟然吃蝙蝠。

  我觉得即使疫情过去,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标签也已经形成并且很难消除,我担心这会对中国人的海外形象有比较大的影响。

  Damon加拿大留学生

  本来想买一些口罩寄回国内家里,但是这边早就买不到了,基本都被华人买走了。

  除了中国以外的学生基本不太重视,我跟一个孟加拉学生聊起这个话题,他完全没听说过这个病。

  前两天有一个从中国飞抵加拿大的航班,上面有确诊病例,华人学生就很关心这个航班的人群流向,知道其中有人到达自己的城市后,会劝阻他尽量自我隔离。我觉得现在的形势就跟我拍的这张照片一样,冬夜虽然漫长,但是曙光马上就要来临了。

(本文中,受访者名字均为化名)
(本文中,受访者名字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崔晨 HX015)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