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北京19条”有助于企业找到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的“政策成本点”,满足企业安心生产经营的需求。
2月3日,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若干措施》。这一文件对当前受疫情影响而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加大防控资金支持力度、精心做好企业服务、发挥科技创新对疫情防控支撑作用、加强城市运行服务保障等19条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
具体来看,无论是设立进口防控物资快速通关专用窗口和绿色通道,阶段性免征用于防控的进口物资的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还是对受疫情影响经营暂时出现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鼓励大型商务楼宇、商铺适度减免中小微租户租金,延迟缴纳社会保险费,“北京19条”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两点:为企业明确政策成本点,化解企业的流动性危机。
随着节后企业复工和员工回流,如何在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上找到平衡点,显然是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困扰。
与以街道社区为基本单位形成的生活区域网络化防控体系相比,生产区域的疫情防控难度更高。不少企业都面临如何调整生产经营方针的问题。
“北京19条”在企业用工政策、企业融资、社保费用征收、企业租赁场所租金减免等方面及时划出了政策底线,给出了具体措施,瞄准了抑制企业运营成本骤升,减少劳资矛盾,稳定企业员工预期等企业最关注的问题。
这有助于企业找到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的“政策成本点”,让企业轻装上阵,成为节后疫情防控主体,完善节后疫情防控体系的布局。
疫情防控导致的生产经营方针调整,对于企业的信用评估、融资情况势必造成一定冲击,有可能产生阶段性流动性危机。
“北京19条”提出,在对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的同时,启动线上续贷机制,适当下调企业贷款利率,增强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对因受疫情影响在股票质押、公司债兑付、信息披露等方面遇到困难的企业,指导其用好相关政策,通过适当展期、发新还旧和延期披露等方式,化解流动性危机,这些措施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个方面考虑到了企业的融资需求,有利于企业安心生产经营。
应该看到,流动性本来就是企业的长期“痛点”,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虽然“北京19条”化解企业流动性危机的措施,从性质上属于针对疫情防控的特事特办,但也可以成为今后进一步构建宽松营商环境的试水之举。实际上,“北京19条”中,无论是赋予企业更灵活的自主权,还是消除企业的融资障碍,本来就是个需要不断突破的管理命题。
打好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但对疫情给经济造成的后续冲击,也需提早布局防控。这也是维护市场信心的必然要求。
维护市场信心的关键,不在于GDP是否会出现阶段性波动,而在于实体经济是否能够持续保持活力。从这个角度说,为企业减负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北京19条”,显然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结构性改革的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