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新冠病毒“假阴性”之惑

2020-02-09 22:04:38 新京报 
上海一家生物企业生产的试剂盒。 受访者供图
上海一家生物企业生产的试剂盒。 受访者供图

  病毒核酸检测中,疑似新冠患者在前几次检测中呈阴性,但在多次检测后最终呈阳性确诊——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出现“假阴性”的情况,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随着疫情发展,各方应对也在升级。新京报记者采访发现,疫情初期试剂盒产能恢复有限、运输困难、检测效率跟不上等问题,均已得到解决或缓解。

  在各环节问题落实后,“假阴性”之惑显得尤为突出。新型冠状病毒会变异“躲猫猫”,还是试剂盒有待完善?

  疑问之下,新京报记者从试剂盒生产、检测、临床多个环节寻找业内人士和专家,试图解答“假阴性”之问。专家表示,核酸检测准确性与试剂盒质量、样本稳定性、运输与检测条件等多个因素有关,“任何方法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在其他有效手段出现之前,核酸检测仍是目前最有效手段。

  生产:

  试剂盒日产量已超77万人份

  试剂盒还缺吗?从官方、一线专家及生产方的反馈来看,核酸检测试剂盒产能问题已基本解决,目前已有上海之江、圣湘生物、上海捷诺、上海伯杰医疗、中山大学达安基因(002030,股吧)以及华大基因(300676,股吧)等多家企业获得授权生产。

  2月3日,国新办就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在发布会上表示,病毒检测试剂盒日产量已经达到77.3万人份,相当于疑似患病者40倍,理论上已不存在保供的问题。

  一天后,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目前试剂盒数量足够,已到位10万人份。2月8日晚,较早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试剂盒3家供应方之一的上海辉睿生物总经理李辉表示,目前他们的产量稳定在10万人份每天,从全国来看,产能已不是问题。

  但在“假阴性”问题出现后,试剂盒本身的检测有效性问题也引起公众关注。

  上海一家PCR实验室工程师告诉记者,一个完整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包括检测混合液、酶、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内标(部分品牌因产品差异可能无此项)。检测时,将混合液与酶混合,即构成所谓体系,加入模板(即样本)后,就可进行核酸检测。

  这位工程师介绍,目前我国生产试剂盒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各家生产所用的原材料也基本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疫情紧急,大量厂家加入生产,难免会造成产品参差不齐的状况。

  “一些行业内名不见经传的厂家,也纷纷宣称能生产试剂盒。虽然他们也通过了应急审批,但产品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李辉认为,初期为了应对急迫疫情,很多厂家纷纷上马试剂盒项目,一上马就大量生产,产品参差不齐是无法避免的。但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攻坚战,试剂盒产品需要去粗取精。

  “哪怕是应急程序,国家的审核也一定会越来越严”,李辉表示,建议相关部门适时增加评审环节,保证试剂盒产品的稳定性。

上海一家PCR实验室中的PCR检测仪。新京报记者 卢通 摄
上海一家PCR实验室中的PCR检测仪。新京报记者 卢通 摄

  检测:

  取样、保存不当也会导致病毒漏检

  疫情初期,除了产能问题令人关注,检测效率同样引发关切。新京报在1月27日曾采访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工作人员透露,湖北可进行核酸检测的PCR实验室,目前尚无法做到“每一个县、市都普及”。

  2月8日晚,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向记者解释,此前能做检测的医院有限,只能送到疫控中心或第三方检测中心。因此检测时间长,最困难的时候“能做40%就不错了”。

  随着疫情发展,检测效率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解决。2月5日,湖北省卫健委官网发布了湖北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机构的公示,这其中包括18家疾控中心、66家医院及13家第三方检测机构。而据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介绍,武汉核酸检测的最高能力,目前可达到日6000至8000份。

  在基层,检测能力的提升也获得印证。2月6日,武汉市某区一位社区主任告诉记者,此前他们社区核酸检测的指标都是由街道分配,有时一天几个,有时几天才一个。但至2月6日,全社区53个疑似病例都做了检测,“政府为他们办理了跨区域检测的证明,比以前快了许多”。

  随着检测效率的提升,检测准确度就提上了台面。上述实验室工程师告诉记者,在试剂盒稳定性能保证的前提下,取样流程也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方面。

  她表示,样本按效果依次排列为肺泡灌洗液、痰样、咽拭子、外周血。肺泡灌洗液效果最好,但这一取样过程较为麻烦,对医务人员要求高,也会对病患造成较大痛苦;痰样的效果较好,但有些病患没有痰液,也使这一取样方式受限,因此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咽拭子样本,但此处的冠状病毒最少,也容易造成漏检。

  北京一位传染病专家告诉记者,除了样本本身的不稳定性,核酸检测主要是用病毒的RNA,这个RNA在空气中容易降解。样品取样保存、运输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降解的问题。

  综上各种问题,使检测样本的稳定性带有一定几率和运气的成分,因此出现多次检测才能确证的情况十分正常。

中南医院张笑春发布的“CT替代核酸检测”言论引发关注。

  中南医院张笑春发布的“CT替代核酸检测”言论引发关注。

  临床:

  试剂盒检测不排除存部分假阴性

  2020年2月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发了一条朋友圈:“别迷信核酸检测了,强烈推荐 CT 影像作为目前 2019-nCoV 肺炎主要依据”,这条言论一度被解读为“CT替代核算检测”,引发多方关注。

  2月5日晚间,新京报记者从中南医院获悉张笑春对此的回应,称“病毒核酸检测,是最终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创诊断的金标准,然而检测结果出现‘CT阳性、核酸阴性’的结果,可能影响临床排查。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特异性高、敏感性偏低,不排除存在部分假阴性”。

  北京一位传染病专家告诉记者,张笑春教授的观点,强调了目前病情复杂的情况下,采用多种方式综合印证的重要性。CT不能区分不同种类的肺炎,CT可以和核酸检测相互印证,但是无法代替。

  “没有一项技术能做到百分之百”。前述PCR实验室专家表示,核酸检测的样本可能存在漏检,“但用其他办法漏得更多”,核酸检测虽然有各种问题,但仍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

  据新京报最新报道,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检测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高占成表示,任何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都不可能是100%阳性,对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也不例外,“假阴性”在所难免。

  前述北京传染病专家认为,综合目前可用的有效方法,只有多结合临床,多次取样、多次检测,“核酸检测显示阴性,但是CT影像高度提示的病人,一定不能放过”。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