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新冠病毒会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吗?是时候下调应急响应级别了吗?钟南山最新回应

2020-02-25 00:06:44 和讯名家 

  导读:钟南山今日表示,出现出院患者重新感染只是小概率事件,不能代表什么。此外,他认为新冠病毒不会像流感,流感每年都有,这种可能性应该较小。

  来   源丨央视新闻、南方日报、公开信息

  钟南山:新冠病毒不会像流感经常性爆发

  24日,总台央视记者就最近出现的新冠肺炎“非常规”病例以及多地下调应急响应级别等公众关心的问题,对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进行了独家专访。

  1.如何解读最近出现的新冠肺炎“非常规”病例(即咽拭子检测呈阴性,但粪便检测呈阳性)?

  钟南山:目前,咽拭子检测阴性是出院标准。部分患者进行肛拭子或粪便检测(出现阳性),这只是检测到核酸片段,并不是检测到活病毒,这是两回事。因此,少数患者出院后复查又出现核酸片段呈现阳性的情况,我不觉得奇怪。这些患者需要继续观察两个星期,长时间隔离后再进行复查。但是,这个现象是值得警惕的。

  2.“非常规”病例会是个例吗?

  钟南山:是少数,不能说是个例。按照目前的检测标准,两次咽拭子检测呈阴性、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体温、CT检测数据都正常,就可以出院了。如果我们将目前的检测标准进行调整,要求患者的肛拭子检测结果也完全呈阴性,这样就容易造成病人的积压,影响后续诊疗。我建议对于这些病人要进行分级管理,密切观察。

  3.最近,一些省份陆续下调应急响应级别,下调时间到了吗?广东下调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钟南山:我觉得下调的时间到了。就广东而言,绝大多数城市新发病人数明显减少,这是前提。此外,各地的防控意识也大大提升。目前,我们是二级应急响应,采取一级防控的措施。并不是不分任何地方,都要采用一级响应。广东应急响应级别降为二级意味着分类处理,分级分区分类处理是最核心的。我认为这是合适的,一方面该紧的紧,该松的松。另一方面,这对发展生产是有利的。

  4.您曾说公众要做好长期跟冠状病毒打交道的准备,包括新冠病毒吗?公众是否要一直坚持目前的防控举措?

  钟南山:防控级别要下降,但意识要保持。这一次病毒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凡是出现冠状病毒的感染,都要高度警惕对人的传染性。防控意识需要保持,防控级别完全可以改变。

  5.新冠病毒会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吗?

  钟南山:这仍需要时间考虑,目前冠状病毒中,SARS病毒零星出现,但没有形成气候。新冠病毒会不会常态、长期地存在,但没有形成暴发的形势,这也有可能,防控的关键在于要将其控制到最少。我并不完全认为新冠病毒会像流感一样成为常态,这个可能性比较小。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钟南山:出院重新感染是小概率事件

  2月24日下午,钟南山院士再次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进行远程会诊。此次连线的是广东支援湖北武汉防控疫情医疗队重症专家组,对4位重症患者进行会诊。

  在会诊中,钟南山透露了关于两大重要信息:

  出现出院患者重新感染只是小概率事件,不能代表什么;

  第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增的两款试用药物磷酸氯喹和阿比朵尔,目前发现氯奎的转阴周期稍短于阿比朵尔。“目前,氯喹平均转阴时间4.2天,阿比多尔平均6-7天,但是氯喹在使用上要注意一些调整,对于一些有心理紊乱、有传导障碍的患者在使用上要注意。

  以下是来自南方日报的访问详情。

  广州、中山等地近期出现隔离20天、30天后阳性患者,对于这些病例情况,您怎么看?

  钟南山:这个阳性多数指的是检测出病毒核酸序列的片段。这种阳性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在检测的过程中,试剂盒的敏感度不同。但是一般来说,一个病人得了这个病真的改善了以后,体内就会出现抗体,出现抗体后重新再感染的可能性就很小。

  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病人做一些简单的抗体检测,这两天很快就可以出来了。在早期是IgM抗体,出院是测IgG抗体,假如IgG出现4倍的增高的话,这个病人应该就不是再次感染。

  磷酸氯喹、阿比多尔对新冠肺炎治疗的效果如何?目前对危重症者有何治疗建议?

  钟南山:全国当时做的对照观察很不规范,严格来讲没有一个是规范的,没有一个严格的对比。但是我们很理解,因为这些病人的病情可能要加重,有的要抢救,所以什么药能够用就上。

  总得来说,这几个药要是单独比较的话,阿比多尔和克力芝转阴的时间平均是6-7天,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是4.2天。但它们是不是一定非常有效,目前还没办法完全确定,只能总结一下单臂试验的数据,没有做严格的对照实验,这些药还不能说是绝对有用。我完全理解在一个完全没有治疗方法和针对性治疗的病情面前,出现这种情况。

  至于磷酸氯喹,以前资料指出,它是针对病毒的一个核心靶点,这个有它的依据。现在对磷酸氯喹有提出一些质疑,就是现在用的量太大了,有人提出文献,说用到3-5克就会出现突然死亡。这两天我们找了一帮药理学家进行了广泛的文献检索,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况。

  1988年《新英格兰杂志》里提到,有些人买了这些药就整包吞进去自杀。分析了30多个患者,发现致死的血药浓度是25个微摩尔每毫升。但我们现在用的剂量是0.5克,一天两次,这样的剂量到血浆浓度是1.51微摩尔,与致死剂量差别很大。值得注意的是,磷酸氯喹的这个用量不要一次性口服,我们也没这么用,一天也就是1g。

  至于这一药物在血液内的积累,因为氯喹的半衰期比较长,所以积累的时间会长一些。但是目前的剂量应该说相对比较安全。我们也请教了很多药理学教授讨论,准备对治疗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加一个什么补充呢?就是说一些有心内紊乱或者心传导障碍的这些病人,要特别警惕长期使用。

  现在我们准备进一步的观察讨论,是不是把它的使用时间限定在七天,而不是随便用。

  根据中山二院和中山五院共同研究的结果,从108个病人单臂观察的话,患者用药后平均转阴的时间是4.2天。所以我的看法是磷酸氯喹还是有些用处,而且它有理论的基础,2004年西方所做的试验也证实了它对冠状病毒的疗效。

  在最后,钟南山院士针对前线的医务人员轮休制度还说了一段话。他说,“我很赞成医护人员要有一两天的休息,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医务人员的关心。但就算请国外最好的专家来,也要磨合一段时间,所以目前的框架不能散。轮休是需要,但是主力是必须要保证。”

  最后,钟院士希望各位前线的医护人员“多保重!”

  中国-世卫组织联合考察专家组:

  新冠病毒未发生明显变异,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

  2月24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考察组中方组长、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会上通报:

  1、关于对新冠病毒的认识:通过对不同地点分离出的104株新冠病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证实同源性达99.9%,提示病毒尚未发生明显的变异。

  2、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根据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数据以及湖北武汉、广东深圳和广州、四川成都等现场考察,联合考察组对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征有以下认识:

  一是人口学特征。患者平均年龄51岁,30–69岁患者占77.8%,77.5%的病例来自湖北。

  二是动物宿主。目前的研究表明,蝙蝠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宿主,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

  三是传播途径。目前认为,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已从一些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存在粪-口传播风险。新冠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但在中国这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四是家庭聚集性。从广东和四川的现场考察来看,78%-85%的聚集病例发生在家庭。

  五是密切接触者管理。在广东和四川,现场流行病学工作者几乎对所有已发现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了追踪和医学观察,大约1%-5%的密切接触者实验室确诊为阳性。

  六是易感性。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病原体,因此,各年龄段人群均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免疫力,普遍容易感染。

  中国-世卫组织联合考察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介绍,关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传播动力学分以下四种:

  ①武汉传播:武汉早期发现的病例大多与华南海鲜市场的暴露有关,随后,病毒通过接触海鲜市场的人群扩散到社区,形成社区传播;

  ②湖北除武汉外其他地区的传播:在紧邻武汉的湖北孝感、黄冈、荆州和鄂州等地,传播流行强度略低于武汉;

  ③湖北省以外其他地区的传播:截至目前,绝大部分报告病例与湖北武汉有关,其他省份的社区传播非常有限,大部分为家庭聚集性疫情;

  ④特殊场所和人群的传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