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平凡的坚守者,是勇敢的“逆行者”,每次拼搏、每份付出,都映照着英雄的光芒,激荡起为家为国的气魄,汇聚起同舟共济的强大信念。面对危机挺身而出、无畏考验英勇奋起,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铁路人的责任与担当。
|
“陈林,10道车列解体完不用回屋,西峰开始预推,其中有2辆装有大米的车辆驶往湖北宜昌,请抓紧时间作业。”
2月25日16时许,在郑州北站下行驼峰场,一项项指令通过对讲机传到陈林的耳中。
|
|
今年30岁的陈林是郑州北站下行运转车间的一名驼峰连结员,是2019年度“最美铁路人”。工作8年来,他平均一个班解钩千余次,没有出现过一次差错。同事们称他为“无敌解钩手”。
“嘟……”一列货物列车驶出编组场,列车渐行渐远。陈林仔细地看着作业计划单,默默记住作业内容。
当他解体到第20钩、也是这一列最后一钩时,便是那两辆装有大米驶往宜昌方向的车辆。陈林向机车方向跑步行进,随车“起舞”,摘管、提钩,一气呵成。
“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党员,我更要坚守岗位,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保证装载物资的列车快速运达,也是为防控疫情贡献力量。”
|
在陈林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郑州北站的办理量从2月5日的14600辆上升到了2月25日的20325辆。2月1日至2月25日,郑州北站向湖北方向编开运输防疫物资和生产生活保障物资的列车83列、245辆。
|
2月17日7时,曲靖站笼罩在湿冷的晨雾里。看似普通的一个早晨,昆明供电段接触网工代云华的神经却紧绷着。
疫情防控期间,沪昆铁路承担着运输防疫物资、生活生产物资的重要任务。
为确保供电安全、列车运行畅通无阻,昆明供电段精心组织进行沪昆铁路接触网大修施工,对管内供电设备进行全面排查整治。为顺利推进大修工作,该段抽调12名精兵强将,成立“防疫保安全突击队”,由2018年度“最美铁路人”代云华担任突击队队长。他全过程参与大修施工,坚决确保供电安全万无一失。
|
为确保抢运物资列车顺利通过,代云华二话没说,果断接下抢修任务:“坚决完成更换任务,绝不耽误物资抢运!”
代云华迅速分析并梳理安全卡控关键点。封锁区间命令下达后,代云华迅速爬上梯车,和徒弟张晓平两人一组开始更换作业。
|
|
|
将空荡荡的冰箱关上,吴忠强叹了口气:“以后几天都得吃方便面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假期返岗的他得单独隔离14天。仅4天,吴忠强的冰箱就空了。
正在吴忠强沮丧时,他的手机响了。“吴忠强,屋里没吃的了吧?我放了饭在你门口,你嫂子做的川菜,你尝尝。”
打电话的人叫汪伯华,是百色工务段百色线路车间百色线路维修一工区的工长,被职工亲切地称为“神奇工长”。
|
|
去年7月,汪伯华调到吴忠强所在班组。第一个月,吴忠强的绩效考核分就垫了底。他气冲冲地找汪伯华理论,汪伯华对着制度一条条讲给他听。他自知理亏,但还是不服气。
“汪工长送饭是为了什么?”虽然心里有疑问,但吴忠强还是把饭吃了个精光。接下来的几天,吴忠强一日三餐都吃汪伯华送来的饭菜。
“工长,吴忠强总是给您找茬,您还给他送饭?”面对工友的疑问,汪伯华笑笑说:“你听说过没,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暖心计。”
“老公,汪工长给家里来电话了,隔离期间家里有什么难处单位给解决,让我们家属多理解。”接到妻子的电话,吴忠强思索许久,给汪伯华发了个信息:“谢谢。”
结束隔离回到岗位的吴忠强,陆陆续续听到了关于这个“神奇工长”的故事。
“这次隔离的4名职工,一日三餐都是工长送饭。”
“工长把自己好不容易买到的30个口罩和2瓶消毒液全捐给班组了。”
“大周末的,工长带着几名党员去家属区协助测量体温和登记人员信息了。”
|
|
2月25日22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沈阳动车段应急指挥中心骤然响起。
在这里坐镇的应急指挥组成员、该段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2018年度“最美铁路人”唐云鹏迅速拿起电话。
|
|
|
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动车组上线运行,唐云鹏根据黄兴远提供的故障信息,通过应急指挥通信系统远程查看车辆相关信息,指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检修。但是经过反复尝试,废排控制装置无法投入使用,空调系统依然不能正常运行。
当下,动车组空调系统是防控疫情的重要设备。沈阳动车段细化动车组空调系统检修方案,要求空调滤网及时更换消毒,将新风门调节至最大位置,保证列车通风。
|
23时47分,在唐云鹏的盯控指导下,废排风机更换作业结束。他从现场返回应急指挥中心,继续参与后续应急指挥工作。
来源:《人民铁道》报
文字:肖培清 郭薇娜 李芹 韩庆潇 蔡燕 郭梦娴 韦森 周生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