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十四五”美丽中国路线图:这些环境经济政策将落地

2020-03-12 07:58:48 第一财经日报  章轲

  [ 到2035年,水环境基本实现按功能区达标,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好于Ⅲ类水体占80%。 ]

  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消减各方建设美丽中国的热情。近期,《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敲定,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和相关环境经济政策路线图也已经绘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研究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已覆盖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空间布局和活动要求,涉及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涉及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绿色协同发展等,框架已基本形成,其政策的调节作用正在增强。

  五项标准22项具体指标

  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中国科学院将组建专门团队,研究评估技术方法,制定评估方案。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也将根据职责,聚焦“十四五”目标任务,研究确定2025年目标值,并初步提出2030、2035年预期目标值。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根据这份方案,面向2035年,美丽中国要达到“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土壤安全、生态良好、人居整洁”五项标准,并分类细化到22项具体指标。

  “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是十九大提出的阶段性目标。

  2019年,生态环境部有关技术组曾如此判断,预计到2030年左右,我国大气环境可实现根本好转。到2035年,水环境基本实现按功能区达标,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好于Ⅲ类水体占80%;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严格保护,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届时,中国基本达到欧洲地区目前的生态环境水平和治理水平。

  而眼下,迈好“十四五”的步伐最为关键。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去年6月在出席国合会2019年年会“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十四五’绿色转型”主题论坛时表示,2021~2025年,尤其要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作用,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我们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彻底转变;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尚未根本改变。

  此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更多挑战。据生态环境部通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传统高耗能行业规模扩张较为明显。

  3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的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期盼存在一定差距,需要立足于国情,构建提出环境治理理论体系的中国方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绿色发展也是发展,是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下的发展。应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开展生态设计,提高产品可拆解、可回收性,减少有毒有害原辅料的使用、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碳排放强度;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形成固体废物产生量小、循环利用率高的生产方式;推动企业入园,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污染物排放减少、环境影响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完成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任务。

  与以往相比,“十四五”各项内外环境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要求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常纪文总结说,从策略上看,通过优势、特色、互补产业的培育,以及自然资源管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绿色脱贫攻坚等措施,通过城市群的拉动作用提升区域和流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

  从纯粹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发展到建设生态文明文化、经济、责任、目标和生态安全体系并重的制度体系。从单一的生态保护政策发展到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环境容量保护方面的政策并重。

  这些环境经济政策将落地

  按照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方案,哪些环境经济政策将落地?

  在最新一期的《中国环境管理》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董战峰等专家认为,“十四五”时期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应突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激励、突出经济过程全链条调控、突出推进政策手段的系统优化与协同增效、突出政策执行能力保障,推进打通“两山”通道,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绿色市场体系。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以行政手段为主,市场机制不健全,造成环境外部成本不具有经济性,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等环境经济政策不健全。

  而“十四五”时期需要进一步整合现有各项环境经济政策,合理定位和协调各政策工具作用,强化政策手段的组合调控,打通包括环境税费、生态环境补偿、信息披露、绿色信贷等在内的面向企业的环境经济政策链条,形成政策合力,强化政策协同与技术支持,更大地发挥政策的作用。

  董战峰等专家表示,“十四五”环境经济政策改革重点涉及财政、绿色税费、生态补偿、生态权益交易、绿色金融、信息公开和信用、绩效评估等多项政策。

  按照上述要求,中央和地方生态环境财权和事权相匹配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将继续推进,形成规范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国家将加大对水、大气、土壤、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显著以及生态系统修复保护成效显著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激励。补贴从以生产端为主逐步调整到以消费端为主,引导助推绿色消费。

  专家们还建议,“十四五”时期,以环境保护税为核心,继续完善涵盖环境相关税种(资源税、消费税、车船税等)与环境相关税收政策(企业所得税政策、增值税政策等)的税制框架。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