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潘寅茹
[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中心主任陈子雷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情的影响下,奥运会已经延期,日本经济也避免不了负增长,再加上日本境内疫情的紧迫形势,此次大剂量的经济刺激计划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4月7日,是日本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又一个重要时刻。首相安倍晋三已正式宣布日本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这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首次进入紧急状态。即便在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中,也仅是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半径20~30公里左右为紧急避难准备区域。
与此同时,7日,日本内阁府还通过了史无前例的10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万亿元)的紧急经济对策,规模相当于GDP的20%。这一规模不仅超过了金融危机期间日本政府的援助,也超过了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期间的援助规模。安倍强调,“这一规模与海外各国相比较也是相当毅然决然的。”他已经要求相关内阁成员为了着手编撰补充预算,并为迅速执行对策而竭尽全力。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中心主任陈子雷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情的影响下,奥运会已经延期,日本经济也避免不了负增长,再加上日本境内疫情的紧迫形势,此次大剂量的经济刺激计划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刺激力度赶超美国
如果从GDP占比来看,108万亿日元约占日本去年GDP总额的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GDP总额接近554.5万亿日元。3月底,美国白宫和国会参议院就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达成协议。IMF的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的GDP总额约为21.44万亿美元。特朗普政府祭出的刺激计划相当于其GDP的10%。
三井住友信托资产管理公司高级研究经理任久保尚也(Naoya Oshikubo)表示:“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拟议的经济刺激措施看起来可能特别庞大。大规模的刺激计划是安倍政府迈出的非常积极的一步。”
陈子雷表示,此次刺激计划的核心是确保实体经济的运作不间断,确保就业和产业链稳定,同时兼顾疫情带来的贫富差距以及在民生救济方面进行驰援。他说:“在内需不足、全球经济又不景气的情况下,依赖外向型推动的日本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因此施行大规模刺激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日媒公布的细节显示,108万亿日元的刺激计划主要包括对面临困难局面的家庭及中小企业发放超过6万亿日元现金补助;为保护就业,将通过民间金融机构提供无利息贷款,并将暂缓困难企业约26万亿日元社保、纳税负担,促进企业持续和巩固就业;为航空业提供2万亿日元援助。
对此,陈子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援助中小企业是日本政府多轮经济刺激计划中的重中之重,“中小企业涉及日本的实体经济与就业,因此各方都很关注,也没有很多争议。”在他看来,最新的声音关于,大企业是不是也要救?“已经有不少日本大企业也表示,难以在疫情中撑下去。因此,要不要救大企业是日本政府最新的困惑。”
陈子雷还指出,这次援助中日本各界一个最大的争议点便是,对因疫情影响而收入减少到一定水平的家庭,每户家庭发放30万日元现金(约人民币2万元)的补助。“由于每个家庭中的老年人、儿童数量不一,如何确保每位家庭成员能平等获得这一补助,目前是关注的焦点。”他说道,“当然考虑到补贴成本,再加上很难在短时间内判别出每个家庭的损失,所以对每个家庭直接发放补助是最快最高效的。”
经济衰退仍不可避免
对于紧急状态的实施,陈子雷强调,安倍政府目前还是在有限范围内实施紧急状态,同时也避免过激的措施,“日本的紧急状态不像欧美那样完全封锁,而是尽量让企业开工,这一政策对人口密集度的疏散、避免医疗资源挤兑等会产生一定影响。”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此前,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熊野英生表示,“封锁东京市区就像是堵塞了日本经济的动脉。”他预计,东京封城一个月将令日本经济损失约5.1万亿日元(约合470亿美元),规模近GDP的1%。
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0月至12月,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扣除物价因素后环比下降1.6%;按年率同比降幅达7.1%,萎缩幅度高于6.3%的最初预期。这一降幅也仅次于2014年第二季度的下滑幅度,当时日本季度GDP下滑7.4%。
日本政府将去年第四季度GDP大幅下滑的原因归咎于季节性因素的台风以及当年10月上调的消费税。但随着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日本国内部分制造业企业停工、出口减缓、拉动消费的访日游客人数急剧下滑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日本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陷入“技术性衰退”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曾表示,紧急状态的宣布,再结合政府配套的刺激计划,对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抗击将是个“巨大的利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