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西安,更多城市都开始重视中欧班列的作用,一些企业也在做出新的部署。
中欧班列改写国际供应链
疫情期间,中欧班列运量大幅提升,虽然有短期因素,但也揭示了新的趋势。随着海外疫情的蔓延,国际供应链遭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海运、空运停滞,而相对稳定可靠的中欧班列成为供应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中国拥抱海洋时代的同时,中欧班列的存在,为陆路运输留下发展的窗口,疫情压力之下,展现了独特的优势。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也要求国际运输体系全方位发展,不能留下短板。
而对于国内城市而言,在多年持续推动中欧班列开行的努力之后,终于看到了这条经济走廊带来的机遇,企业依据中欧班列布局生产,更是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与动力。当然,中欧班列的作用也不应过分夸大,各地也应避免一拥而上。(李博)
3月30日,当最后一批西安奥体中心专用预制橡胶跑道完成清关手续后,参与奥体中心施工的工程师贾月卿终于舒了一口气。因为这意味着,作为第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的西安奥体中心,施工进度将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未受疫情影响。
两个月前,这批橡胶跑道还在8000公里外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阿尔巴镇的工厂内,等待着那艘从热那亚港口启程的轮船。
但是,随着疫情暴发,海运环境开始出现剧烈变化,且由于从热那亚抵达中国的港口为天津港(600717,股吧),需再次转公路运输到西安,全流程无法控制时效。而疫情期间并未停工的西安奥体中心,并未留给跑道铺设更多的时间。
在时间紧迫的背景下,需要更换运输方式,更高效、稳定地将预制橡胶跑道运送回国。
“我们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使用中欧班列(长安号)。”贾月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第一是该产品的供应商之前使用过中欧班列运输,第二是长安号在经过几年的运行后,也获得了诸多的肯定,这增强了我们使用其运输的信心。”
将全运会跑道拉回西安
在确定了交由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后,重担便交到了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博尔手中。
尽管解决客户与物流环节中的各种问题是家常便饭,但邵博尔依然发现了这批货物的不同寻常之处。
“在收到客户的信息后,我们对该批货物的情况作了进一步了解,获悉其运输时效将关系到整个西安奥体中心的工期进展,关系到全运会主场馆的施工进度。因此在西安的国际陆港多式联运公司总部,以及在德国汉堡的长安号办事处,以24小时倒班的方式,轮流对该项目的运输流程进行监控,以协调在疫情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邵博尔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由于这家工厂位于意大利北部,若要通过中欧班列运输,需要用拖车走公路运到米兰,再搭乘铁路到长安号在欧洲的装卸点杜伊斯堡。但当时意大利的疫情已经较为严重,拖车资源紧缺,再加上当地拖车使用是预约制,因此这批货物在启程前便遇到很大的困难。
“后来,我们动用了境外的很多资源,成功协调到拖车为这批货物提供服务。”邵博尔说。
根据该工厂的生产和提货流程,这批橡胶跑道不能一次性完成运输,需要分四次分别用4趟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回程班列运送到西安。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班列的仓位进行预留,使得其使用需求获得优先保障。”邵博尔说。
但问题依然接踵而至,随着海外疫情的暴发,欧洲部分中欧班列站点遇到拥堵的问题,即由于大量的到达班列没有及时提取货物,被滞留在场站内造成一轮又一轮的拥堵。
“最严重的时候,列车刚刚驶入德国的边境,就被要求停下来等候。”邵博尔说,“为了让这批货物准时送到客户手中,我们持续跟踪欧洲各个站点的情况,及时选用备选场站,以完成货物的顺利装载。”
最终,在杜伊斯堡主场站出现拥堵的情况下,中欧班列(长安号)通过对RRT、DECETE及诺伊斯三所备用场站进行择优选择,确保了该班列的到、发顺利。
当装载着西安奥体中心跑道的中欧班列驶离德国向西安进发后,邵博尔却又收到了一条令他担忧的消息——3月15日-5月25日波兰将对边境铁路进行阶段性改造施工(属正常铁路提升改造),将先后关闭部分布列斯特中心站至马拉舍维奇的铁路运输线路,白俄罗斯—波兰口岸运力将受到限制,预计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拥堵。
“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几年来,我们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邵博尔说,“从疫情暴发以来,中欧班列长安号能保证顺畅运行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备案工作,比如哪里拥堵了,我们会绕路。”
按照计划,西安奥体中心将于2020年6月30日完工。而其中预制橡胶跑道的安装时间将从4月开始。
3月30日,经过20天左右的全程运输时间,最后一排用于奥体中心的预制橡胶跑道,在早于海运近一个月运输时间的情况下送到了客户手中。
“长安号能及时运回橡胶跑道,保障了西安奥体中心的施工进度。”贾月卿说,“主体育场的橡胶跑道近12000平米,我们计划5月底前完成全部安装,全力保障全运会主场馆的施工按时完成。”
事实上,这并非在疫情期间中欧班列(长安号)所获得的唯一一份特殊订单。
4月27日,西安海关对外发布消息称,陕西首批异地跨境电商货物,已经于前日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启程,在到达德国杜伊斯堡后,转至公路运输至英国伦敦。
过去,跨境电商货物因时效性因素,主要的运输方式为货运飞机。但疫情发生后,由于国际空运业务的停滞,导致大量跨境电商货物受到积压,而中欧班列(长安号)在首批异地跨境电商货物上的成功运输,也开拓了新的客户。
来自西安海关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656列,是去年同期的2.3倍。
就全国范围来看,2020年一季度国内的中欧班列共开行1941列,发送货物17.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18%。其中,3月中欧班列共开行809列,发送7.3万标箱,创下单月开行列数和发送箱纪录,同比分别增长30%、36%。
“钢铁驼队”提升城市竞争力
4月20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袁达在发布会上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际海运和空运普遍受阻,但中欧班列总体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成为疫情期间国际物流运输的重要选择。也为稳定国际供应链、助力中欧共同抗疫、促进企业复工复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国家发改委表示,将进一步引导适宜货源向中欧班列转移。
进入3月后,随着复工复产进度加快,中欧班列的仓位需求量持续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作为中欧班列主要的进出境口岸,2020年一季度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数量,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化。
目前,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开行的班列线路主要有长安号、蓉新欧、渝新欧、郑新欧、汉新欧等12条线路。2月1日至2月20日,进出境中欧班列日均4列,较去年同期日均9至10列的数量出现了大幅下降。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复产,3月日均达到11列,全面恢复到去年同期正常水平。
4月份以来,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数量进一步增长,日均为13列,最高单日达到18列。
国内复工复产的进度情况,也在中欧班列的运载产品品类上得以体现。从国内多个城市所开行的中欧班列统计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3月份后中欧班列的运载产品表现得更加丰富,其中包含日用百货、小家电、服装、灯具、电子产品、汽车整车等多个类别的商品。
“过去那个钢铁驼队回来了。”有分析人士如是评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成都国际铁路港获悉,目前从成都去往荷兰蒂尔堡的中欧班列仓位,可预订期为5月15日之后,之前的仓位已经全部订满。
基于疫情期间的稳定运行,“钢铁驼队”不仅留住了过去的老客户,也开拓了更多的新客户。
事实上,中欧班列在疫情中不仅承担了更大的运输任务,也与当地产业形成了更加紧密的配合。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欧班列不仅是一条运输通道,也是一条经济走廊,只有实现与地方产业的相互依存,中欧班列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月26日,一车装满光伏组件产品的中欧班列(长安号)火车从西安发往欧洲,预计20天后到荷兰鹿特丹分拨中心。这是位于西安的光伏生产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通过远距离跨境铁路运输实现组件交付。
过去,该公司的光伏产品主要通过海运完成,但在海运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隆基绿能经过细致评估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运输全过程,最终认可了这一备选方案,并成为此后隆基绿能交付欧洲客户的常态化物流方式。
不只是西安,更多城市都开始重视中欧班列的作用,一些企业也在做出新的部署。
4月29日,一列满载着三一重工(600031,股吧)起重机设备的国际货运班列从长沙火车北站开出,驶往中亚地区,由此成为湖南省在2020年开行的第10趟制造业专列。
而在中欧班列的推动下,TCL已经将该公司80%的欧洲订单从广东惠州转移至成都工厂,目的正是希望通过中欧班列更快速响应欧洲客户的需求。
从2016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TCL专列首发以来,TCL成都工厂出口量和出口额实现了平均每年30%的增速。2020年一季度,TCL通过中欧班列(成都)出口2076标箱,同比增长200%。
“另一个数据可以证明中欧班列的需求度。”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工作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目前很多出去的中欧班列都采用了加挂的方式,从原本41节车厢加挂到50节。这也推动了成都国际铁路港国际班列开行量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6.3%,其中中欧班列开行超400列,同比增长92.7%。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下一步应该对相关产业布局加强研究,这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