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印度家电制造业有两股隐性的势力正在蔓延,并且“抹黑”中国制造业。
一股势力是印度本土家电品牌,在不能跟日韩品牌抗衡时,他们最好的标的物是中国家电;另一股是以美国和韩国为首的品牌在背后使“阴招”,试图通过发动舆论给中国品牌施压。
这两股势力都有各自的算盘。印度本土品牌想进入第二阵营,在不可能撼动日韩品牌,而中国品牌根基并不算太稳的情况下,是较好的入口。再加上现在疫情特殊时期,印度跟着美国身后要求中国赔偿一事儿,容易点燃印度民众情绪。
美国的算盘试图对中国制造业借道施压,韩国的算盘是借助印度本地品牌对中国的打压而出一口“恶气”。因为中国品牌对韩国的围剿步步紧逼。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迹象?中国家电制造业中海尔、TCL以及美的都先后在印度设立工厂,这种迹象会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哪些危机?蓝科技试图从三个角度剖析当前印度家电制造业或明或暗的几种现象。
第一,印度本土品牌崛起,需要有标的物,需要设立了一个“假想敌”目标印证自己的“民族品牌”意识。
目前,印度家电行业中占据主导力量的是中日韩三个国家的品牌。韩国三星LG,日本索尼松下夏普、中国代表品牌是海尔、TCL和美的。以彩电行业为例,三星、LG、TCL、索尼、小米基本是行业前五位。
2019年,TCL彩电在印度同比增长150%,海尔白电同比增长25%以上,这两个中国品牌在印度增长速度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所以,对手都想阻止中国品牌。
如果不分类品类,而从品牌阵营来看,韩国三星LG索尼惠尔浦是第一阵营,中国海尔TCL和夏普松下属第二阵营;印度本土品牌、创维等属于第三阵营。
印度本地电视品牌VU最近几年也有起色。据估算,VU电视2019年在印度市场份额约为8~9%,销量市场份额为5~6%。
印度市场对日本韩国品牌普遍有好感度,主要原因是这些品牌进入印度很早,在印度家庭中举足轻重。VU要想发展自己的品牌,直接跟韩国品牌抗衡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他们想进入第二梯队就需要和中国品牌抗衡。
最近两年,VU频频发声。强调他们自己用Apple作为标杆进行研发和设计,认为其他品牌是“山寨”而且只能在印度组装并且是低价打市场。
听话听音,VU这一番声音显然是目的。首先排除他们对日韩品牌发声,印度人对日韩品牌有好感;其次排除欧美品牌,比如惠而浦(600983,股吧)飞利浦,印度人比较认同甚至崇拜欧美的品牌历史。通过排除法,无疑VU上述那番对媒体的公开表态,目标就是中国品牌。
印度品牌通过打出“民族”这张牌,强调他们自己的品质和品牌,其目的不言而喻。
第二,印度一直鼓励本地制造业发展的背后,是印度渴望制造业“一夜暴富”,摆脱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扶持自己的本土品牌。
最近几年印度不遗余力扶持制造业发展。从土地政策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再到对外资在印度设立制造业的税收优惠等,都体现出印度政府正在向制造业转移的决心和力度。
除此以外,作为全球第二人口大国,13亿多人口红利远远还没有释放,巨大的潜在市场吸引了很多投资人。2018年印度获得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达377.6亿美元,当年创下历史最高水平;2019年印度吸引490亿美元外资。这些现象说明印度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以及外资对印度市场未来的期待。
疫情发生后,由于中国供应链导致印度制造业受到影响。印度业界呼吁加快印度本地制造业发展,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可以想象,未来几年印度将会提速本地制造业的发展。再加上从舆论引导消费者购买本地品牌,因此,这股势头将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会对中国家电制造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印度官方表态对外资落户印度的制造业予以扶持。绝大多数媒体报道中提到的是三星、苹果等,很少有媒体在报道中提及中国制造业,这颇能说明问题。
第三,印度向中国索赔20万亿美元背后,是美国势力借机变相施压。同时韩国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向印度媒体放大中国制造业的缺点。
疫情时期,印度律协向中国索赔20万美元的背后,是美国势力的影响。最近几年,中美贸易关系一直处于对立状态,美国处处向中国施压。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美国到处通过种种方式影响中国企业。特朗普访印以后,美印关系比以前似乎更好一些,这从印度媒体发声以及美国企业投资印度的动作中就可发现端倪。
除了美国影响以外,韩国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抹黑”中国品牌。据蓝科技获悉,韩国某品牌一直在暗中观察中国家电企业在印度的动作,时不时会向媒体透露放大中国品牌过去的问题,以此影响消费者的判断力和购买决策。
据蓝科技得到的消息,韩国某品牌疫情期间,对中国企业在印度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得比较详细。比如中国企业在印度裁员、降价、渠道建设等,即使这些内部消息中国企业虽有意向但未实施,但韩国某品牌都能略知一二,甚至印度媒体也会随后跟进,这个现象值得玩味。
上述存在的现象,必须要引起中国家电制造业高度警惕。表面看似平静的家电江湖,却被人为掺杂了很多因素。尤其是在疫情结束,全球产业链重构、面临空前竞争时,他们更不希望中国制造业崛起,不希望中国品牌分食他们的市场份额,他们试图完善自己的产业链。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 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侵权必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蓝科技。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