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董事长张天任:在长三角腹地打造浙苏皖高质量一体化协同发展试验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长三角一体化中,对于身处地理腹地、远离上海的城市,怎么办?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实地调研中获悉,部分远离上海都市圈的城市,不仅难以充分接受上海的辐射效应,还担心会在一体化区域内部竞争中,被一些先发优势地区特别是距离上海较近的地区抢得更多资源而更快发展,从而被进一步边缘化、空心化和低端化。
“他们最为担忧的是产业出现新的不平衡。”张天任代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因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很重要的是要推进产业融合与协作。
地方的难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招商引资的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二是,在区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小气候下,本区域的一些优质产业和企业会优先投到资源要素和政策条件更为优越的地区,进而会导致本地区只能留下和只能招进一些低端产业。
怎样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
张天任代表向2020年全国两会提交建议,在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中,在加快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的同时,可支持地处长三角腹地的浙苏皖交界地区建设浙苏皖高质量一体化协同发展试验区,为一体化建设探索和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速一体化进程,形成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东西策应、两头发力、双轮驱动的良好效果。
浙苏皖高质量一体化协同发展试验区,是否具备可行性?
张天任代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浙苏皖交界地区位于长三角核心腹地,具有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从空间意义上看,是一个缩微版的长三角。
在该区域(初步建议范围为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江苏省宜兴市、溧阳市,安徽省广德县和郎溪县、上海飞地白茅岭农场)规划建设试验区,正好覆盖“两山”理念诞生地和重要实践地,既有地理区位上的自然使命,也有沪苏浙皖同属长三角的政治使命,不仅能有效地与东部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相互策应,同时也能作为长三角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
也就是说,该试验区明显有别于青浦-吴江-嘉善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基础不同、使命不同、意义不同,能最直接体现沪苏浙皖四方元素,能最大化激发核心腹地经济社会发展潜力,能最便捷沟通联系长三角核心城市,能最快速形成协同经验并辐射带动周边,进而能最有效地促进长三角地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那么,这一试验区可以做什么?
张天任代表认为,这一区域最大的特点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绿色发展,可以打造长三角“两山”转化实践样板区。
同时,从现有基础看,还可以打造长三角腹地高端外资集聚区、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首选区、打造长三角协同科技创新先行区和打造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等。
在产业转移承接首选区的打造上,张天任代表认为,从产业经济学来看,腹地利用空间资源足、要素成本低的优势开展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可以构成最优的产业生态。
“比如,可以利用长兴生产的玻璃制品,在宜兴就近生产电脑、手机显示屏等终端产品,形成便捷、完善的生产供应链;或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宜兴、广德等地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可以和临近浙江的整车生产形成配套,打造形成相互关联、集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张天任代表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