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总理给出经济复苏路线图 有政策储备可及时出台新政策

2020-05-29 06:18:45 第一财经日报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李克强表示,发展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实现了“六保”的任务,特别是前“三保”,我们就会实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增长,而且要力争有一定的幅度,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前行。

  没有确定GDP增长量化指标

  但确定了 “六保”目标任务

  李克强表示,今年我们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这也是实事求是的。但是我们确定了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等“六保”的目标任务,这和GDP经济增长有直接的关系。经济增长不是不重要,这样做实际上也是让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有更直接的感受,使经济增长有更高的质量。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近期发布2020年中期《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计世界经济2020年将下降3.2%。世界经济将缓慢复苏,但仍会长时间处于萧条之中,贫困与不平等现象可能日趋显著。

  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保持稳定、稳住基本盘,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而且会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实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目前,生产端的复苏快于需求端。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从上月下降1.1%转为正增长,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5%。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消费复苏慢于供给恢复,未来刺激消费活力、打通供需的良性循环是关键。在前期金融支持、减税降费等救助政策之后,企业的流动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如果不能推动消费与供给的同步复苏,企业的库存压力将会显现,降低企业盈利改善的持续性。考虑到海外疫情仍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海外需求萎缩对于中国出口订单的滞后影响仍不容忽视。”刘哲说。

  李克强强调,如果经济方面或其他方面再出现大的变化,我们还留有政策空间,不管是财政、金融、社保,都有政策储备,可以及时出台新的政策,而且不会犹豫,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详解“规模性政策”:有力度但不搞大水漫灌

  对于记者提出的“当前财政刺激政策低于一些人预期,未来是否出台更大规模刺激措施”的问题,李克强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的规模性的政策举措,应该说是有力度的。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今年的财政刺激政策体现几方面:首先是新增1万亿元赤字、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和新增1.6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府总计新增举债3.6万亿元。其次,延长阶段性减免社保费等举措,预计全年给企业新增减负2.5万亿元。此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也在加强,通过延长还本付息等举措,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过去我们说过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作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摸准脉下准药。不论是筹钱或者说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都要走新路。”李克强说。

  新在哪里?首先是发力方向不再简单地靠投资驱动,而是聚焦“六稳”“六保”,稳住中国经济基本盘。

  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推出的规模性政策叫作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它注重的是稳就业、保民生,主要不是依赖上基建项目。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拉动作用,而且中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占90%以上。我们这次所采取的规模性政策,用了70%左右的资金比较直接地去支撑居民收入,因为这样做就可以促进消费、带动市场。

  其次,今年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也有创新。

  李克强表示,我们强调政策资金要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新增的赤字和抗疫国债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省里面也就是“过路财神”,直达基层。

  为此,今年中央首设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初定规模为6050亿元,这笔资金将直接拨付给市县政府,支持地方“六保”。

  李克强表示,我们现在要采取一个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这些钱要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要建立实名制,这些都是有账可查的,决不允许做假账,也决不允许偷梁换柱。

  最后,为拉动经济依然需要扩大有效投资,而今年投资重点方向有了新的调整,聚焦“两新一重”领域。

  李克强表示,扩大消费但并不是说不要投资,我们还要扩大有效投资。我们投资的重点是“两新一重”,就是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而且要用改革的办法,用这些资金来撬动社会资金的投入。项目要有效益、有回报,要经过科学论证,按规律办事,不留后遗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对经济增长带来短期冲击的同时,其间暴露的短板领域、催生的新型消费,也让行业看到了下一阶段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抓手,基建、消费等仍然是逆周期调节的主要发力点。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