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新历史时代下的出路:教育改革

2020-05-29 09:39:35 和讯名家 

  技术扩散的途径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中国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但是很多人对当代的历史并不是很了解,对技术本身也不够了解,导致很多人看待这个世界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所以我从技术扩散途径的角度分析一下,这几十年技术发展的途径。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绝大多数技术的传播通过这些途径进行的,

  1.  技术引进

  2. 外企技术扩散(市场换技术)

  3. 人才引进与回流

  4. 本土人才的培养

  5. 非正常渠道。

  技术引进:

  在过去几十年内,其实中国大量的技术都是依赖于技术引进,以及引进之后的改造以提升。

  举几个例子,大家可以自己去验证,比如解决吃饭和穿衣问题的《四三方案》,解决炼钢水平的宝钢项目,再比如发动机行业的斯贝发动机,近一些如高铁项目。

  大体模式都是,引进技术,然后逐渐吃透,然后魔改。

  斯贝发动机

  斯贝发动机从引进到国产化足足花了有30年。

  军工领域的很多技术上都是这个套路,59魔改,米格21魔改,J11等等。

  外企技术扩散

  第二个技术扩散的途径,外企技术扩散。

  民用行业里面的桑塔纳,从引进到全部国产化,也足足花了十年时间。从刚开始啥零件都不合格,到今天整个本土产业链。

  不仅仅是汽车行业,很多在华外企基本上都多多少少面对这个问题,以技术换市场。不说高大上,就说富士康,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富士康,就没有中国的手机产业链。

  有些事情很有意思,比如苹果出了一款新的产品,经过精心设计,花了大量的钱做了多次实验,开了好多模具,确定了一些材料和最后的一些参数,确保产品的手感最好。

  你放心,不消一年,国产手机的手感也会大幅提升,而且不仅仅是手机,很多电子设备的外壳都会好看很多。这就是技术扩散。

  另外高端的来讲,如果你看上美国实体清单上的视频监控公司,创始人和骨干基本上都是前同事。

  人才的引进与回流

  其实老邓这方面看的非常透。今天很多行业的泰山北斗都是这批。

  在1978年邓小平接见清华大学领导时候说:“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在我们迈的步子太小,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大学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学习,这样可以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

  这个意见也很快反应到美国那边,下面这个桥段出现在很多回顾改开的文章中:

  1978年7月10日凌晨3点,美国白宫的电话骤然响起,总统吉米·卡特被从睡梦中惊醒。电话来自北京,打电话的人是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他正在中国访问。“我正和邓小平副总理会见,他问了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他想知道能不能送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他问能不能派5000人。”卡特想了一下,说:“你告诉邓小平,他可以派10万人。”

  1978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接见并欢送我国新时期首批赴美52名留学生

  后来这批人不少都回流了。

  另外一个来源就是外籍专家,这个前几十年主要是军工行业,当年苏联解体后。双引工程从苏联,乌克兰挖了大批的专家来华。大大提高了航空业的水平。外籍院士,不是白给的。

  最近十几年,随着民用工业的发展,IT业的发展,电子工业的发展,挖人的行业越来越多,人员的范围也越来越宽。前几年的千青,各种类似的计划,系统性地向全球收割人才。有时候几个关键人员的引进大大缩短国际的水平。

  本土人才的培养

  今天中国各个行业比较强的竞争能力,回过头来不得不要感谢99年的扩招计划。使得大学教育从绝对的精英教育变成了准精英教育。99年之后中国的理工科工程师毕业的数量倍增。

  拐点

  虽然当时的高等教育系统没有完全准备好,但是每年数百万的工程师,加入到产业链里,哪怕只有1%的成材率,这个绝对数量也非常巨大。 如果大家分析今天很多高速发展企业的人才过程,主力骨干都是这波人。这也是这个国家最大的本钱。

  国内每年毕业五六万博士这个非常吓人的

  非正规渠道的技术获取

  这个比较敏感,就不多说了。但是可以很明确的说,确实存在。有的时候,一些跨越式发展背后,就是特殊渠道来的技术。

  新历史环境下的技术发展难题

  但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这些技术扩散的途径很多都会被卡掉。

  1. 技术引进

  现在低端技术没必要引进,大部分都可以自己搞了。高端的技术,现在很多国家都开始严防死守。比如集成电路行业,工业机器人,化工,制药等等。德国现在已经开始严格审核中资收购德国的企业。美国就不要说了。瓦森纳协议对集成电路的管控只会加强不会减弱。以后靠引入技术的途径,无论是军工和民用,会越来越难。

  2. 外企技术的引进

  这个在外企逐渐退潮的背景下,越来越难。而且很多企业都看到了过去几十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例子。很多关键技术,对中国大陆,甚至对华裔员工都设限。这个在集成电路行业中非常普遍。

  3. 人才的引进与回流。

  这条路也会越来越难。比如著名的qianren计划。美国人按照这个单子按图索骥,一个一个抓。现在快成地下活动了。

  尽管如此,这条路还能走一段时间,但是也不是长久之计。比如最近波音裁员了1万多人,很多人陷入了困境。即便没有被裁掉,收入也大幅减少。挖人不会特别困难。

  4. 本土人才的培养

  这条路才是根本的道路。 也是当年老邓说的后半段话,

  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大学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学习,这样可以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

  办的不好,就要改进,就要学习。

  5.非正常途径

  这条路也会越来越窄,毕竟旁门左道不会长久的。当年东芝给苏联卖了一台5坐标数控机床差点被罚死。

  教育改革:技术发展的基础

  我去年写过一篇《强基计划,中国高等教育的奋发救赎之路》,我追踪了一下相关政策的发展。我发现这个计划慢慢沦落成一个遴选计划。而本身的改革非常非常有限,没有完整和系统的规划。似乎聚天下英才就能自动走出一批领军人物似的。我再把前面对强基计划的,分析拷过来。

  在教育部推强基计划前,其实国内有不少高校早已自己推过各种类型的强化班,什么基地班,教改班,理科班,姚班,基科班等等。基本上将本校内最好的理科学生资源,集中起来,再投入最好的师资,辅以最好的条件,重点培养。这次教育部的强基计划,应该是将这种培养体系在全国最好的一批学校里推广开。

  然而很多学校的实践证明,遴选人才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完善配套制度才是最困难的。

  师资:

  基础学科需要有大师,准大师级的人物,才可能带出一批新星。现在的问题是,因为国内的基础学科相当薄弱,人才也比较匮乏。很多学校的理科班,整班整班的出国了。现在要从哪儿找那么一批大师来呢?退一步来讲,不说找大师级的人物,就是找学术水平接近于国际二三流水平的年轻老师,怎么找?钱够么?如果是一帮武大郎来上课,再来几个赞美师娘的笑话?

  另外,有的学科华人圈人才不足或者供不应求,那么有制度保证引进国际优秀人才么?这些需要大量的政策配套,资金配套,不知道教育部是否有预案?

  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是否安排够了?

  比如材料科学,比如化学,比如物理科学,很多实验设备,很多试剂是非常费钱的。举个例子来讲,美国某大学学习VLSI课,人家学校里就有一条实验的生产线。理科出人才,没有大量经费,也是不行的。

  培养规划:

  很多学校的培养计划是,本硕博连读。但如何消除学阀的影响,如果防止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如何为突出人才提供快速通道等等,如何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都需要大量制度性的改革与支持。强基计划的学校之间是否有协调机制?

  学术自由

  很多基础学科的进展都是挑战权威,挑战固有理论才取得的进展。如果没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很难有大的进展。而学术自由,恰恰是国内学术界比较缺乏的。如果设计一套制度,给这些人充分的学术自由,将是整个强基计划的关键。

  就业以及出路:

  还有就是就业以及出路的问题,绝大多数人都是很现实的,都是考虑自己切身利益的。如果学了7年物理发现毕业只能拿到9000一个月,而自己同学刷半年题,就能拿到月薪2万,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这样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培养的物理人才,就这么流失了。

  培养体制不太可能扭转所有人的利益倾向,但是如果这个培养体制能够平衡人才补贴,给人才以足够的成长空间,能够与人才利益分享,资助人才的成果转化,才有可能种瓜得瓜。

  否则,如果仅仅把最优秀的学生聚在一起,然后给他们上上课,然后要他们考试门门90分以上。这样是不可能培养出领军人才的,只能起到聚天下英才尽毁之的效果。

  结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追求发展,追求繁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这个过程会变得越来越慢,越来越难,越来依赖于自己内生的发展。

  最近总理说了一段话:

  这个国家还有6亿人,月薪不到1000块。

  想要推动这个国家再往前走一步,没有什么捷径,只有踏踏实实,好好搞好教育,而不是靠义和团,靠哈士奇武士 husky warrior。

  根据我接触到情况,当前国内的教育质量非常不乐观,教育资源分配非常不公平。国家过去几年也给各个高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然而效果非常非常有限。而高校的课程设计,教育质量跟欧美相比差距非常大。不说跟欧美比,跟前苏联比起来,很多传统科目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朗道,你值得拥有

  说实在很多科目,很多课程,还不如买一套原版的教材然后去网上学习coursera、MIT

  MIT Open Course

  国内985的研究生教育,配不上985前50%的学生。甚至国内985的本科生教育,也配不上985前50%的学生。

  另外一方面,大量资金注入高校,高校的学术自由反而在慢慢变差。各种学阀,把持着资金的发放,各种近亲繁殖,武大郎开店,国内的学术氛围一言难尽。可以找一些学校的青椒们问问就知道。

  教育才是一个国家真正崛起的先导指标。也只有好好地发展教育,才有可能把这6亿人从月薪1000元变成月薪6000元。

  最后,说一句,教育不仅仅是盖房子,不仅仅是买设备,不仅仅是发钱。

  另外奉劝husky warrior们,回去好好学习,多读书,少看爽文。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教育改革也只有教育改革,才有可能带领这个国家穿越历史的迷雾。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西雅图雷尼尔。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