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5月CPI重回“2”时代 有效需求不足亟待政策对冲

2020-06-11 07:02:29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祝嫣然 杜川

  [ 沈建光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基调,灵活运用各项政策工具,保障流动性供给、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宽松的货币环境有助于配合财政政策发力,尽快推动总需求的恢复。 ]

  5月份猪肉、蔬菜等主要食品价格涨幅下行加快,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连续三个月大幅回落,时隔八个月重返“2时代”,通胀已稳定处于温和区间。而非食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体现全面复工后市场需求不足现象较为明显。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5月份全国CPI和PPI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2.4%,环比下降0.8%;PPI同比下降3.7%,环比下降0.4%。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81.7%,涨幅回落15.2个百分点。

  业内分析,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商品供应冲击的缓解、猪肉产能的边际恢复,以及去年下半年的高基数影响,全年CPI大概率将保持下行趋势。其中,猪肉价格是影响CPI涨幅的重要因素,物价超预期回落,为货币政策打开更大空间,未来仍有降准、降息可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兴洲对第一财经表示,接下来CPI或进一步回落,但不会出现明显通缩。当前供给能力在增加,但需求还没有全面回升。但随着疫情进一步好转后,旅游、娱乐、餐饮等消费增加,需求的提升会对价格进行支撑,不会大幅下降,目前还没有大幅度通缩的迹象。

  提振需求急需政策加码

  5月份食品价格走低致CPI环比继续下降,同比涨幅进一步回落。受疫情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创下2016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去年以来,影响通胀水平的主要因素来源于食品,除去食品的话,当前非食品和服务CPI同比在低位,5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持平于上月的1.1%,反映出经济的真实需求偏弱。从趋势上来看,非食品、服务和核心CPI从去年以来就在持续走弱,疫情的到来加强了这一趋势。

  从环比看,CPI继续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食品价格下降3.5%,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8个百分点,是带动CPI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在各种保供应稳价格的措施下,猪肉价格稳定下滑。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近3个月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生猪和猪肉价格连续15周下跌,30个监测省份猪肉价格均下降。全国猪肉批发均价已从2月中旬每公斤50元的阶段高点降至每公斤38元;全国猪肉零售均价比最高点下降近四分之一,每公斤降了约13元。

  民生证券预计,今年下半年由于猪肉价格将快速回落,带动CPI快速下行,受猪价回落的影响,叠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今年下半年CPI可能滑落至负区间,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通缩压力,需要出台一定总需求政策以对冲。

  中金公司预计,考虑基数因素以及猪肉仍在下跌,预计年内CPI同比增速大幅回落,年底可能降至零左右。由于去年下半年CPI基数快速上升,今年下半年CPI翘尾因素将大幅降低。即使CPI环比增速下半年企稳回升,同比增速也将出现大幅回落。

  PPI方面,随着翘尾因素减弱,前期国际油价剧烈下跌带来的滞后影响,以及终端需求不振拖累生活资料价格涨幅放缓,5月PPI同比跌幅进一步加深。

  机构分析,6月CPI涨幅有望结束近三个月以来的快速下行局面,同比将保持在2.4%左右。PPI方面,近期供需两端积极因素带动国际油价反弹,国内基建、地产等相关建筑链条景气度回升支撑工业品价格回暖,预示6月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但市场需求不足意味着短期内工业品通缩局面难以扭转。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撰文表示,当前国内生产基本恢复,而消费改善相对滞后、外需冲击逐步显现,叠加我国长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物价不具备大幅上行的条件。

  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提振需求急需政策加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短期外需疲软难以恢复的情况下,政府应发挥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通过刺激消费需求扩大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并通过市场机制拉动投资需求、共同推动经济的增长。一系列加强“引进来、扩大内需”等举措也应积极开展。

  货币政策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在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国内疫情形势已总体稳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通胀进一步回落。前五个月CPI累计同比增长4.1%,按照趋势上看,预计全年可实现3.5%的控制目标。下阶段,随着复工复产全面推进,供需有望保持平衡,物价水平将保持稳定,叠加去年CPI基数走高,通胀水平将继续呈现回落走势,为货币政策打开更大空间。

  沈建光认为,通胀压力的缓释有助于进一步打开货币政策的空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今年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国内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二季度外需冲击接踵而至。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基调,灵活运用各项政策工具,保障流动性供给、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宽松的货币环境有助于配合财政政策发力,尽快推动总需求的恢复。

  中金公司也预计,年底CPI同比增速可能降至零左右,为以降利率为主的货币宽松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

  另外,数据显示,5月PPI同比进一步下降到-3.7%,阶段性工业通缩压力加大,通胀因素对于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影响趋弱。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下半年CPI将继续下行探底,PPI有望阶段性修复。5月CPI已显著低于3.5%的政府工作目标,通胀因素对于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影响趋弱,存款基准利率降息实施概率将增大。

  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从物价走势来看,已经没有通胀压力。特别是核心CPI处于1.1%的较低水平,PPI持续下探,这为货币政策提供了较好的调控空间,“下半年货币政策的重心是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支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困难人群。下半年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不管是频率还是空间都可能小于上半年。”

  近期,央行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约束企业套利,但宽信用、降成本仍需货币宽松保驾护航。

  温彬对第一财经表示,从货币政策角度而言,央行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防止央行释放的资金在市场上套利空转。进一步扩大总需求,还是要货币政策灵活适度、降准降息空间仍然存在,从而进一步支持债券发行、进一步释放LPR改革潜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货币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就业保民生,加快落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大力支持广大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加快修复企业信心,促进需求回升。”温彬称。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