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胥会云
[ 过去20年,全球供应链大量布局在中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接下来,中国会有一个很长的转型阶段,一方面是原来低端的供应链分工会逐步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则是要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 ]
全球化不可逆,但全球化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供应链的收缩、产业链的区域化。在长期的趋势性变化中,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6月10日举行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高端对话专题活动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面对疫情对“两链”的冲击,探讨如何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主持的对话讨论环节,多家跨国企业都表示,目前全球经贸发展的不确定性、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不稳定性明显提升,需要各国共同努力,以更大的开放和更好的合作,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快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
对于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中国而言,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王新奎说,接下来将会有一个较长的转型阶段,一方面是低端的供应链分工会逐步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则是要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在这个较长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一种新的、和全球供应链有机联系的制度安排,是当务之急。”
全球化的新趋势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给全世界的供应链和产业链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何亚琼说。
新冠肺炎疫情是经济全球化以来影响世界经济格局走向的一次重大外部冲击,也是对全球产业链的一次大考。不同行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不同环节,均出现产能下降、运转不畅、链条中断等问题。
根据邓白氏商业资料公司的评估,在《财富》1000强企业中,有94%经历了疫情带来的供应链中断。
路易达孚集团全球副总裁、北亚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学军说,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目前全球人类摄入的热量当中,有20%至少是跨越了一个国家的国界,因此农业食品国际化的程度非常高。而当前的环境下,全球的农产品(000061,股吧)和食品供应链确实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由此,疫情也引发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新思考。
德勤中国首席战略官何马克表示,未来全球的供应链会有更大的弹性,在关注效率的同时,会形成一个供应网络,而不是只依靠某一家或几家供应商。“很多供应体系会更加贴紧市场,本地化和全球化齐头并进。”
王新奎认为,全球供应链会逐渐收缩,比如在欧洲、北美、亚洲都会有区域化布局,亚洲内部又可能分为中日韩、东盟等布局。
虽然近期有关制造业外迁、产业链转移的舆论有所升温,但不少专家认为,全球产业链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依赖性,是多年来生产要素高效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的,疫情会增强企业对于应急能力储备的意愿,但不会对全球产业链布局产生根本性影响。
而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中国,拥有稳定的营商环境、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内需潜力,多家跨国企业也认为,中国依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2019年,国际金融协会(IIF)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难以撼动,有可能取代中国的国家要么体量太小,无法吸收中国庞大的加工和装配贸易,要么缺乏技术和供应链来处理更复杂的生产,没有支撑这一切的基础设施。
欧莱雅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费博瑞对记者表示,欧莱雅对中国的美妆市场信心十足。今年欧莱雅将第三年参与进博会,而且不是单个公司来参展,而是要与合作伙伴携手展示美妆的生态。
“全球化不可逆转,更需要合作。”费博瑞说,欧莱雅在全球有50多家工厂、几百个仓库,所有的仓库和生产基地都要互联互通,所以必须有一个互联互通的供应链。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和首席市场官乔健表示,IT产业建立之初就是一个全球化产业,也正是得益于全球化,才使得联想在疫情期间做了很好的平衡,减少了很多风险。比如疫情初期中国工厂停工的时候,联想在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地的生产厂满足了全球市场的需求。疫情全球蔓延后,联想在中国的工厂又加快生产,来满足全球的需求。
“我们以企业的实践证明了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大家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促进了全球的经济。”乔健说。
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竞争力
在合作中稳定供应链的同时,中国还需要持续提升自身供应链、产业链的竞争力。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王新奎说,过去20年,全球供应链大量布局在中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接下来,中国会有一个很长的转型阶段,一方面是原来低端的供应链分工会逐步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则是要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
“在这个较长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一种新的、和全球供应链有机联系的制度安排,是当务之急。”王新奎说。
所谓的制度性安排,王新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就是一定要采取很有效的措施,保持企业和全球供应链的渠道畅通。“比如化工、汽车、计算机、电子等,不可能脱离全球供应链自力更生,对于这些全球创新行业,全球供应链的渠道要保持畅通。”
除了通过生产布局来保持与全球供应链的渠道畅通,王新奎说,还可以通过贸易来实现,比如进博会就是很重要的路径和平台。
王炳南表示,第三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举办,为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贡献。“欢迎各国企业共同参与,共享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
王新奎说,过去因为中国国内市场不够强大,所以更多依靠国际大循环来发展经济,但过度依赖国际大循环也是存在问题的。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崛起,消费能力的崛起,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是非常精准的战略布局。
确保供应链稳定的下一步
目前,中国的工业、经济正在快速复苏。
其中一个指标就是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5月为50.6%,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另一个指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虽然1-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9%,但4月份实现了同比实际增长3.9%。
“5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我预计可能还会(更)好一些。”何亚琼说。
为确保供应链的稳定,何亚琼表示,工信部向7个省派驻30多名联络员,抓重大项目、抓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实现“一条龙”复工复产。聚焦重点产业链,实时跟踪调度130余家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60余万家中小企业恢复生产。
下一步,何亚琼表示,工信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首先,从眼前看,打通断点堵点难点,加强国内外合作。聚焦重点产业链,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协同复产达产扩产,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组织召开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研讨会,畅通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转。
另外就是要从供给层面看,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释放更多活力,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电力成本、物流成本和租金成本,加大力度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
从需求层面看,要通过消费畅通生产,比如加快落实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鼓励互联网平台带动外向型企业出口转内销;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地开通4K超高清频道、增加节目源,积极拓展线上线下新应用,激发潜在消费活力,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加快运转。
基于全球产业链数字化的趋势,中国也正在积极布局新基建,以建立数字经济产业链的集群优势。“中国将在2020年形成1.2万亿元的新基建投资规模,投入在5G、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何亚琼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