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全球第二,超过160万亿元,都已纳入多个主流国际指数。国际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已达到6.4万亿元,并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加快调整变革,但疫情并未影响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既定进程,金融开放继续行稳致远。
6月18日,在2020年第十二届陆家嘴(600663,股吧)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支持上海建设以人民币金融资产为基础的金融中心,支持上海率先实现更高水平的资本项目开放,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在岸市场开放。
潘功胜称,已在上海实施高水平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开放政策,在外债融资、资产跨境转让、跨境人民币业务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创新试点。下一步,将加快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健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审查机制,做到对外开放和风险防控一体推进。
潘功胜还表示,将研究推出新开放举措,助推上海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市场。并支持上海在金融法律和规则体系方面,更多地先行先试。
积极扩大在岸市场对外开放
今年以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管理正式取消,监管层多次释放信号,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为更多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创造良好条件。
“取消QFII、RQFII额度管理,有助于扩大在岸市场对外开放。”潘功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支持上海优化多渠道开放布局,同时顺应市场需求,积极扩大在岸市场的对外开放。
潘功胜介绍,我国金融市场采取渐进式、管道式的开放模式,目前开放渠道主要有三类:一是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如沪深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等,国际投资者通过离岸市场投资境内市场;二是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如QFII、RQFII,以及境外投资者直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等;三是境外机构在我国设立商业存在,直接在境内展业。
“多渠道并存的开放模式互为补充,较好地满足了境外投资者需求。”论坛上,潘功胜指出,互联互通渠道目前在开放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股票方面,沪深港通渠道下,境外投资者持有股票市值占境外投资者持有总市值的65%;债券方面,债券通渠道下,参与机构数量和日均交易量均超过直接入市渠道。
潘功胜认为,随着人民币金融资产吸引力的日益增强,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日趋成熟,加快推动在岸市场开放,将有助于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辐射效应。
实际上,上海始终处于金融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具体来看,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方面,“债券通”、“沪港通”、“沪伦通”等均通过上海联结;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上海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全国的比重已经超过50%;在沪世界500强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已超过外汇结算量,人民币成为在沪跨国企业的首选跨境结算币种。
与此同时,结合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上海科创中心等国家战略落地实施,央行、外汇局已在上海实施了高水平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开放政策,并在外债融资、资产跨境转让、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试点,有效提升了上海资本项目开放水平。
潘功胜指出,下一步,央行、外汇局将继续支持上海率先实现更高水平的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同时,我们也将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健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审查机制,做到对外开放和风险防控一体推进。”
建设以人民币金融资产为基础的金融中心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实力持续增强,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计价、交易、储备货币的地位不断提升,全球范围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迅速增加,金融中心的国际辐射效应不断增强。
不过,疫情的发生也给上海建设更具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论坛上,潘功胜强调,坚持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竞争中的基本定位,建设以人民币金融资产为基础的金融中心。
数据显示,我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全球第二,超过160万亿元,都已纳入多个主流国际指数。国际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已达到6.4万亿元,并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
潘功胜表示,下一步,央行、外汇局将支持上海发挥人民币资产发行和交易中心的独特优势,创新丰富人民币金融产品,拓展人民币金融市场深度、广度,满足全球各类投资者的投融资需求。
提高国际影响力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要以更大力度、在更大范围内推进金融对外开放,提高金融中心国际影响力,集聚和发展一批具有重要市场影响力的资产管理机构,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
近年来,上海已聚集了比较健全的金融机构体系,国际化程度稳步提高。目前在沪各类持牌金融机构超过1600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超过30%,外资法人银行、保险、合资证券、合资基金管理等机构数量均占全国半数以上。特别是,国际性、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不断涌现。
潘功胜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推动上海成为金融机构,尤其是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机构的集聚地。“推动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开放政策,研究推出新的开放举措,继续支持上海吸引更多全球一流机构落户,助推上海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轮金融开放力度超越以往,也对监管提出新的要求。
潘功胜称,我国市场制度在是否允许证券名义持有和多级托管、结算交收方式、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等方面与国际规则存在差异。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际需要,下一步,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将推动相关部门,支持上海在金融法律和规则体系方面,更多地先行先试,加快高质量金融法律的供给,加快与国际接轨,形成高质量的金融营商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