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赛道,从来不缺有意思的选手。
6月19日,是南华生物的高光时刻。这一天,众多股民一反过去的冷漠,用真金白银将南华生物拉升起来。而这迅速拉升的增长弧,似乎也是为南华生物新当选的总经理所绽放的璀璨烟花。
市场情绪如此。或者说,市场深邃的洞察力,灵感的捕捉到人事变动背后丰富的潜台词,以及可能的经营路线。
为这一天,南华生物兜兜转转,历经了12年的迷茫;在资本市场上跌跌撞撞,终于在此刻,迎来了合适自己的发展方向。
人事变换中的坚持与新变
2020年2月,南华生物原董事长、时任董事及总经理向双林递交辞呈,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一切职务,辞职后仅担任公司科学顾问。作为第一大股东的财信金控及第二大股东的上海和平分别推荐了候选人。
财信基金提名的邓海滨具有金融行业背景;上海和平提名的王建则具有医药行业背景。
两位在履历上差异较大的候选人,代表着两大股东对各自赛道的经验判断,以及可能的资源整合带来的倍乘优势。
让人深感意外的是,参会投资者几番权衡之后,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干细胞业务上。根据当天股东大会的投票总表决情况,王建被选举为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其获得的同意股份数为 147622722 股,占出席会议所有股东所持股份的 78.4315%。
这个数据是具有深长意味的,它不仅反映了众多股民的意愿,它还反映了财信金控的态度。要知道,财信基金与上海和平持股比例分别为25.65%和11.46%。王建当选,所占出席会议所有股东所持股份的78.4315%,这个数据里面,很难说没有财信金控的选择。
在关键时刻,财信金控没有纠结。在对发展方向问题上,财信金控愿意给自己一个新的尝试。
外界本就猜测,财信金控本来有借壳上市的想法。但不论是主观还是被动,财信金控是暂时调整了思路,转而支持南华生物在生物医药这个方向闯出一片天地来。
这种拥抱未来的热情,不走惯性路径的勇气,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不论成败,都足以笑傲资本市场了。
投资不仅需要视野,还需要胸怀。这一点,财信金控做到了。
正因为如此,在关键时刻弥合分歧,凝聚力量,抛弃一己之念,为南华生物走上高速增长之路扫清人事障碍。所以,才有这戏剧性的财信金控自己推荐的候选人却一票未得的局面。
当晚,*ST生物披露称,本次股东大会董事选举,主要股东达成共识,通过引入生物医药领域专业人士,增强公司董事会专业力量配置,有利于公司未来推动主业进一步做优做强 。
当选的王建,寄托着股民们对生物科技信赖,也暗含着主要股东对南华生物的期待及对未来增长路径的设计。
王建作为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博士,副研究员,其研究领域主要在干细胞领域,其社会身份,还是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光琇医院副院长等。
显然,学历与能力,资本与能量,都为这次董事任命加持。
光阴一刻值万金,不论是久在资本市场指点江山的财信金控,还是一路沐浴风雨的上海和平,都深谙此理。
故,快马还须频加鞭。那么,迅速物色并敲定总经理一席就变得极为迫切了。
放眼四望,游昌乔进入资本的视野内。1973 年出生的游昌乔,正值年富力强之时,其东北大学本科、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清华大学 EMBA 毕业的学历背景,以及在麻省理工及斯坦福的学习经历,也为其加分不少。
不过,更让人心动的,或许还是游昌乔本人工作履历的丰富,打动了所有投资人。
1995 年 7 月-1998 年 6 月三株集团任企划、区域经理;1999 年 1月-2007 年 10 月福建科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任营销总经理;2008 年 2 月-2011年 2 月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裁;2013 年 12 月-2020 年 6 月微医贝联(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有强大的企划背景,有大企业运作经验,有相关产业的边际辐射效应,有创新的高远视野,这样的人才自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乱麻宜用快刀斩。6月18日,南华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临时会议,董事会七位成员以全票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总经理的议案》,同意聘任游昌乔先生为公司总经理,任期与公司第十届董事会任期一致。
董事会的认可是克制的表态,而资本市场的认可,往往简单粗暴。
消息一出,ST生物盘中迅速上涨,于9点51分涨停,5分钟内涨幅超过2%。截止午盘,报10.03元,涨幅3.94%,成交金额1856万,换手率0.6%。
6月19日,股票更是再度拉升,向新的人事方案致以资本市场的欢迎仪式。
艰难探索的南华生物
近年来,南华生物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对新业务也投入十二分的热情,也投入了大量资金。
然而,历史包袱太重,短期来看,传统积重难返。每次都是跨界转型的努力尝试,然而新资产买入之后,却又时常陷入要靠出售资产扭亏的窘境之中。
诸如此向环保进发。2016年11月,南华生物以5448万元收购南华梵宇(原“惠州梵宇”)100%股权,进而间接持有新三板公司城光节能45.61%股权,从此涉足环保节能领域。 不过,一年之后,迫于经营与流动性压力,公司于2017年12月将南华梵宇48%股权以8563万元转让给上海汉腾。
但跨界转型的心依然澎湃。同月,公司以5130万元敲定收购远泰生物54%股权,转型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类似的窘境再现。2019年5月,因现金流乏力,终于于12月之际,公司将持有的远泰生物54%股权全部转让至邵商于教清旗下的上海祥腾,作价9720万割却心头至爱。
从账面价值来看,这次转让为南华生物带来4000多万的投资收益,从而成功保壳。
不过,大危机过后,仍有无数的坎要过。因为在拆解核心主业之后,南华生物剩下的博爱康民、爱世为民、爱世普林几个子公司,肩负起干细胞储存业务,但其营收净利尚不足以撑起股东与普通股民的希冀。
船行江上,千百次转向,无非为找最好的航道。而这次人事的变动,不论是董事王建,还是总经理游其昌,都让人不由展望新的平台与丰沛的资源所带来的资源叠加与溢出效应。南华生物的航道,似乎日益明晰。
不论是以AI和大数据为驱动,整合全球渠道的生殖医学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的微医贝联,还是游昌乔的从业经历所贯穿整个医疗保健行业,再加上医疗渠道、媒体资源,都有着共同的资源共发维度,这都加为南华生物带来崭新的内容。不管是南华生物向医药开发,还是与之高度相关的生殖健康领域,都在经验路径及战略格局高度契合现任领导团体的生活工作轨迹。
正如媒体所分析,作为南华生物主营干细胞存储,脐带血则是干细胞存储业务的主要来源。而脐带血可被用于治疗多种重症疾病,在医疗应用领域有其独特的开发价值。
因此,游昌乔的加盟,无疑为南华生物整饬自己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可供触摸得到的借鉴方式,也为资本市场再次注入了想象力。
当然,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不管是哪条道上奔驰,对南华生物而言,都是新赛道,新起点,新征程,离不开的,仍是一腔从头再来的热血。正如梁启超所说的,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但客观现实也摆在这儿,问题仍需要正视。不管是充满高科技感的生物技术的制药,还是政策门槛奇高的生育辅助, 市场已然经过多年发展,其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对于新踏上赛道的南华生物,固然有管理层资源优势的助力,但要形成真实的科技研发动力与实现营收扩张的现实,这都有着颇为漫长的路要走。
宽广的市场对应的是逼仄的政策通道。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辅助生殖服务市场由2014年的204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248亿美元,年化复合增速5.1%,预计2018-2023年的复合增速保持在5%左右,即2023年预计全球辅助生殖市场规模增长至317亿美元。而国内来看,市场前景更为辽阔。2014年国内辅助生殖服务市场规模约140亿元,2018年增长至252亿元,年化复合增速15.8%,远高于全球辅助生殖行业增速,且高于国内医疗保健行业增速。
市场前景很宽,政策空间颇窄。由于辅助生殖行业的特殊性和可能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我国对于辅助生殖服务的管制尤其严格,行业的严管控自2001年即开始,2001年起辅助生殖机构的设立开始采取审批制。2007年明确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属于限制性应用的高新卫生技术,严禁供精和供卵商业化;2015年进一步明确了新筹建开展的辅助生殖技术应当配置在三级综合医院、三级妇幼保健院或三级妇产医院。
事物一分为二。狭窄的政策空间,并不全是坏事,最少,它屏蔽了许多的竞争者。直到2018年,国内具有辅助生殖牌照的机构才达到451家,且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
而市场却似乎在不断拓宽。据统计,全球不孕症患病率由1997年的11.0%提升至2018年的15.4%,提升幅度非常明显,预计2023年将继续升至17.2%。就国内而言,根据人口协会及卫计委的统计,1995年时国内不孕不育率尚不足3%,但是到2018年就已经达到了16%。2018年中国大约有4780万对不孕夫妇。
从这个角度来看,情况颇为严峻,辅助生育的企业有使命也有责任,降低这一数值,为中国家族的幸福及社会人口结构的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大股东的动力供应
王建、游昌乔的加盟,南华生物管理层的组成,更多呈现出现代医疗科技的面貌。
除了人才,而 政策、资金、技术,对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那些开始就拥有国际视野的企业来说,同样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因素,最终将切实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在全球赛道上跑出好成绩。
不过,换用更为直白的说法,以资本市场来说,金主的想法与看法极其重要。
公告显示,游昌桥任命全票通过,包括湖南财信金控委派董事金文泉,胡尚荣,陈元鼎力都是支持;而此前董事王建的当选,其投票数据显示,同样有着湖南财信金控的支持之功。
正如前文所论及,企业发展需要视野,需要勇气,需要尝试的锐气。遵循市场,听取时代呼声,正视发展难题,捕捉发展的新机遇,对于以求稳而著称的金融机构是何其难得,堪称另类。
投身医院科技或者生育辅助,抑或与医疗健康相关的其他项目,不独是风口所在,也要看到此中的情怀所在。没有泽及苍生的情怀,很难做这种风险投资。相对而言,金融行业才是风险可控,收益可见。
但财信金控这么多年,仍支持南华生物在现代科技路上进军,这与其深入骨髓的市场基因有关系,与财信金控的掌舵人有密切关系。
梳理南华生物的发展历程,在它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所带来的业绩压力,透过数据,可以感受到管理层内心的焦灼。
2015至2018年,南华生物营业总收入分别为0.15亿,0.67亿,0.67亿和0.97亿,营收规模三年实现逾5倍增长,但同时净利润分别为-0.22亿,0.33亿,-0.36亿和-0.36亿。市场的不成熟导致盈利预期下调,但现实的收益下调得更为彻底。显然,南华生物在这种状态下走到今天,与大股东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金融要助力实体经济,向实体经济输血,是国家对金融企业的期望。因此,是走金光大道金融科技路线,还是走医疗生育的高科之路,选择对于局外人从不是问题,但对于已然养成了赛道优势,跑出了赛道感觉的金融企业来说,仍有点毅然决然的感觉。
为了表示支持,也为了切实解决南华生物发展中的问题,2019年9月,财信金控的大当家胡贺波亲自率团考察南华生物所在湘江新区,调研南华生物干细胞库所在地的建设与运营。在此,胡贺波明确表示,湖南财信金控将坚定不移地举全集团之力协调整合多方资源、灵活运用多个市场工具组合支持南华生物的核心主业加快突破,加速发展,成为湖南相关生物医药优势产业链的龙头。
支持新的董事班子,支撑新型人才的引入,背后的逻辑或仍是一种经济上的理性,要尽最大努力让国有资本增值。不过,貌似简单的支撑背后,其实仍是澎湃的内心,难掩其对新市场的开拓,对新经济形态的学习,对新事物强烈的探索精神。
丧失了对世界的好奇,也就丧失了企业的成长动力。对南华生物而言,需要追寻新赛道,跑出新风采,对金融名企财信金控而言,为自身的血液循环注入科技元素,是其不息燃烧的激情所在。
纵观这些年南华生物的左冲右突,都是逃离了传统另开新路的。南华生物从最初的传媒向生物科技进军,其背后坚定支持者就是财信金控。然而,此举已然暴露了作为金融巨头的财信金探的战略企图。
南华生物到底选择哪一条路作为其新起点,开始其新梦想,目前不得而知。但是,作出选择背后的逻辑,大概率来说,可能是南华生物自身及各大股东的资源禀赋结合的产物。
而这也就要求各大股东对发展前景的远见,以及人才团队的坚韧。资本市场能做的固然很多,但人才领域的经营方针,仍是至关重要的一项。
不论选择哪条航道,南华生物已然启航。在这条新航道上,如何超越竞争对手,甚至驶入无人的蓝海之地,也未尝可知。
祝福南华生物。也为财信金控喝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