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爬坡”:短期难言报复性反弹

2020-06-29 02:32:07 21世纪经济报道 

端午节假期本地周边游稳居“C位”——出游方式的转变将迫使旅企进行产品转型。

“小兰”农家乐的孙大姐十分怀念去年游客满座的场景。

作为一家依赖浙江丽水著名旅游景点南尖岩景区而生存的餐饮民宿,孙大姐亲眼见证了疫情前后景区的变化。“端午这几天游客是逐渐多了起来,但没有以前热闹,以周边城市自驾、散客为主。”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景区最热闹的时候游客车辆都已经排到一公里山路外的门牌坊口,而如今却不温不火。

据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端午三天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880.9万人次,同比恢复50.9%;实现旅游收入122.8亿元,同比恢复31.2%。尽管这组数据显示,国内旅游行业正在逐步恢复,但此前行业一直期待的“报复性反弹”仍然难以到来。

“旅游经济触底反弹和稳中向好的趋势仍在继续。”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分析指出,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和市场因素,对2020年下半年旅游经济运行“相对乐观”。

但也有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疫情的波动、团队游受限、旅游消费需求转型等方面,将成为继续影响旅游产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

产业复苏遭遇波动

不可否认的是,数据显示,国内旅游消费信心正持续恢复。

根据携程发布的《端午旅游市场大数据报告》(下称《报告》),“端午”的旅游数据明显优于“清明”。《报告》显示,今年端午小长假前两日,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707.7万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6.6亿元,国内旅游收入已超越清明小长假三天的总和。

交通出行数据也在快速增长。在机票方面,端午旅客国内出行的搜索需求和机票预订需求已恢复至去年同期七成。在铁路方面,6月25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753万人次,创下春节后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

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分析同样指出,今年“端午”旅游消费信心恢复较“清明”有了很大改善。数据显示,与清明假期相比,端午假期的“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数据的恢复进度则分别提高12.3个百分点和11.9个百分点,人均每次旅游消费也有明显增加。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表示,“旅游消费的信心正在恢复,产业振兴的动能开始积聚,旅游经济触底反弹和稳中向好的趋势仍在继续。”

但和“五一”相比,“端午”旅游市场复苏的进度却环比有所放缓。其中,“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数据的恢复进度分别回落2.7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此外,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6月28日发布的信息,今年端午假期,国内游客出游半径以及出游时长与五一假期相比有不同程度的缩短。

旅游专家、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假期天数的差异是造成上述两项数据恢复进度出现差异的客观原因。但今年端午小长假前,北京地区疫情的出现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信心。

“在五一假期,北京作为国内热门城市贡献不俗。但今年端午小长假,无论是去北京旅游还是北京本地人出游都受到限制。”刘思敏表示,作为往年旅游重点客源地,北京在此次端午小长假的“缺失”无论是在心理还是数据方面都给行业带来了影响。

另一个视角也表明,今年“端午”热门旅游城市的热度不及“五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将今年端午小长假和五一假期游客接待规模位列前三的省份进行对比发现,以日均接待人次为参考,“端午”旅游人数规模前三的湖南、广东和贵州,日均接待人次分别为384.23万人次、356.53万人次、324.33万人次;而“五一”旅游人数规模前三的江西、贵州和湖南,日均接待人次分别为579.08万人次、461.89万人次、394.58万人次。

本地周边游仍然稳居“C位”

一条名为“轩辕文化街”的老街,贯穿着丽水一座国家5A级著名景区仙都风景区。如今,这条老街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被完全贴上了“民宿一条街”的标签,为每年200多万游客提供下榻之所。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今年端午小长假,这条民宿街整体的入住率或不足三成。一位民宿负责人表示,往年团队游、周边自驾游游客很多,房间常常爆满。今年虽然情况正在好转,但不比疫情前。

仙都并非个案。团队游的暂停、跨省游的受限,以及疫情防疫常态化下景区限流和预约制,都使得短期内景区无法恢复正常承载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受疫情影响,国内旅游业正在发生转变。

今年端午小长假,本地周边游仍然稳居“C位”。携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周边游、本省游是端午假期游客出游主力;驴妈妈发布的分析报告同样指出,游客出行仍以自驾游为主,周边游依旧火爆,市(省)内短途游受到谨慎观望的游客青睐;而马蜂窝旅游发布的消费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度假市场增势明显,“定制游”订单量较清明小长假上涨43倍。

出游方式的转变也迫使旅企进行产品转型。例如,岭南控股(000524,股吧)在今年一季度报告中就指出,将发挥原有的省内游业务优势,进一步重塑省内游盈利模式,重构省内游直销渠道,重组省内游战略资源,加大自由行、自驾游、定制游等碎片化服务的供给,深度拓展康养、美食、体育、休闲等旅游、度假目的地的细分市场。

然而,一边是西瓜,一边是芝麻。“没有跨省团队游的‘参与’,国内旅游业难言报复性反弹。”刘思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虽然目前国内担忧的第二波疫情尚未出现,但局部地区出现的“疫情波动”仍会继续影响旅游产业的信心。而对于游客而言,旅游的消费刚性毕竟相对不强。

事实上,文旅企业在A股市场的低迷表现也能侧面反映资本对行业的担忧。6月28日,即端午小长假结束后的首个交易日,文旅板块上市公司股价普遍走低。这其中,景区类公司股价绝大多数下跌——三特索道(002159,股吧)、曲江文旅(600706,股吧)、天目湖(603136,股吧)、云南旅游(002059,股吧)、九华旅游(603199,股吧)跌逾1%,而同日,沪深指数分别上涨0.3%、0.17%。

今年一季度,因疫情影响,A股文旅企业营收遭遇断崖式下降。尤其以景区类上市公司为代表——一季度,峨眉山亏损0.96亿元、张家界(000430,股吧)亏损0.37亿元、长白山(603099,股吧)亏损0.29亿元。

光大证券近期发布的分析报告认为,未来延迟性消费助力景区快速回暖,业绩同步回升。但该机构也表示,由于长途旅行受限,省内游特别是周边游成为近期旅游的主线,而出境游将短期停滞,行业复苏需等待全球疫情结束。

“经此一疫,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过去。希望更多的旅游企业适应省内跨市旅游、周边游、乡村游和都市休闲游的市场需求,研发定制旅游、研学旅游、自驾旅游新产品,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国旅游研究院认为,对于当下国内旅游业而言,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作者:曹恩惠 编辑:李清宇)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