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确诊病例突破300万,但这三大谎言更令人震惊

2020-07-09 09:33:24 和讯名家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最新统计数据,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300万,达到了一个令人震惊也令人担忧的新的里程碑。近半月来,美国的病例数以每天4万甚至5万的速度增长,周二更是创下了单日新增60209例的历史最高纪录。卫生专家称,美国的实际感染数量至少高出10倍。

然而,面对疯狂肆虐的疫情,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出台什么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而“舆论攻势”倒是势头不减。尤其是最近的几段新说辞,听来着实令人惊叹,也再次刷新了我们对于美国政府的认知。

病毒无害论

4日,在白宫庆祝独立日的讲话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强调,美国病例数之多是因为它做了更多的检测,并声称:“99%的病例是完全无害的。”他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呢?没有解释。大概有人会说,他的这番言论不就是几个月前声称“新冠病毒只是大号流感”说法的进阶版吗?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在全球感染人数已超千万、死亡人数超过50万,美国300万人感染、超过13万人死亡的如今,仍然大肆宣扬这种轻描淡写的“病毒无害论”,恐怕就不能再用“无知者无畏”来解释了。因为面对病毒束手无策,所以对病毒竖起白旗,缴械投降了吗?因为要重启经济拼竞选,就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吗?

正如CNN在报道中所说,“这一断言令人震惊地破坏了政府维护美国人安全和保护公众健康的核心职责”,“提供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破坏人们对日益恶化的危机的反应,是非常有害的”。美国很多州的地方官员就无奈地表示,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当白宫与他们发出的信息相矛盾时,很难让人们戴口罩或保持社交距离。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就是病毒的“帮凶”吗?

局势向好论

8日,特朗普“怒怼”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博士,称尽管美国新病例激增,但美国“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我们的处境很好,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他的这番话针对的就是福奇此前关于美国疫情状况“真的不好”的表态,福奇当时评估称,如果美国新冠病毒新病例上升到每天10万人的水平,他也不会感到惊讶。

相比疫情,更值得吹嘘的似乎是经济。特朗普上周称,6月份的就业报告显示增长,这证明经济正在“卷土重来”。

然而,美国疫情到底是向好还是恶化,数字可以说明一切;而在经济方面,美国也并没有呈现持续的迅速复苏。据媒体6日报道,只有刚刚过半的美国劳动人口现在有工作,是7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6月份就业岗位的增加几乎完全是由于仓促的重新开放,现在情况正在逆转”,“大规模的重新关闭正在进行,就像重新开放一样”。事实证明,没有疫情好转支撑的经济重启,是脆弱而虚假的。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所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愿意用死亡换取就业和政治利益的做法事与愿违”。

美国领导论

在6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当被记者问及“全世界是如何看待美国”时,白宫新闻秘书凯莉·麦克纳尼称:“我认为全世界都将我们视为应对新冠疫情的领导者。”她的理由是,“美国确诊病例的死亡率很低”,“我们在呼吸机方面也引领全球,呼吸机都过剩了”。此后不久,特朗普就在推特上明确宣布称,“美国的死亡率是全世界最低的”。

众所周知,美国新冠病例感染数量全球最高,几乎达到处于第二位的巴西的两倍,占全球确诊人数的四分之一。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美国第一”的“特朗普逻辑”,但是当听到其到现在还自诩为应对疫情“领导者”的时候,还是有些大跌眼镜的。

即使按照白宫所说的统计方式,这一自诩的“非凡工作”也是错误的。美国媒体援引专家的分析称,在美国此前的至少280万个新冠病例中,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估计的死亡率为4.5%,排全球第六。在受感染最严重的20个国家中,美国的新冠病毒死亡人数也是每10万人中第二高的,仅次于英国

据英国《卫报》援引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在德国法国西班牙、丹麦和葡萄牙,逾60%的受访者表示,已经丧失对美国作为世界领导者的信任,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都在呼吁欧洲为没有美国主导的世界做好准备。而就在8日,美国正式宣布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再一次与国际社会抗击疫情的协调合作背道而驰。所以,所谓“领导者”这种谎言,说出来只会是贻笑大方罢了。

我们原本以为,随着我们看过太多美国指鹿为马、信口雌黄的拙劣表演,早已对他们的这一套“奇葩逻辑”见怪不怪了,但是当其一次次抛出这些明显“违背常识”的惊人之语时,还是有点突破我们对于一个大国政府言论和行为的认知。这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在选票面前,在政治利益面前,美国一些政党和政客的虚伪和欺骗是没有底线的。然而,这些谎言的背后,是以美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三大谎言之外,美国的保留剧目——甩锅中国、向中国转移矛盾的戏码也随着大选的临近和疫情的加重而更加频繁地上演,攻势更猛烈,攻击的议题范围也更加广泛。正如其对待疫情一样,对于其对抗中国言论和行为的卑劣程度,我们也不可低估,对此要有充分的预判。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参考消息。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