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大山深处通了公交车,村里的老人下山更方便了

2020-08-07 10:56:06 和讯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宏阳 邓伟

  山高谷深,狭路蜿蜒,一辆6米长、白绿相间的金旅车攀爬而上,从丁家滩出发行驶51公里,经过数个S弯儿,终于抵达门头沟马套村村口。

  早上9时,M37路站牌旁,几位上了岁数的村民早已等候在此,要乘坐这趟特殊的公交车下山进城。“没这趟车时,进城办事儿,搭不到车只能腿儿着下山。”提起这趟大山公交,热情的村民们打开了话匣子。

京西大山深处通了公交车,村里的老人下山更方便了

  马套村,位于门头沟与河北交界,四面环山,无一块平坦之地,常住村民百余人,平均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由于耕地少、山场面积大,大部分村民以养山护林和林权收益为基本收入。

  “年轻人走出大山了,留下的都是我们这些老人。”今年60岁的韩明芳每两周就要下次山,进城给患有心脏病的老伴儿开药。过去多年间,每次下山去医院,她都要凌晨3点摸黑出门,走俩钟头山路,到大村赶唯一一趟5点多的公交车。像她一样的村民不在少数。

  走出大山不易,村民们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过去,头发长了都自己在家剪,哪里有发型可言。”韩明芳爱美,头上顶着时髦的小弯儿卷发,如今除了下山去医院开药,她也能定期去理发店捯饬一下了。

  2018年12月,响应门头沟区“村村通公交”需求,北京公交集团客八分公司开通了M37路,从丁家滩往返马套村。山路狭窄,大公交车上不去,只能用一辆11座金杯车运送村民,点对点运营,中途没有设站。去年下半年,随着道路条件有所改善,M37路更换车型为22座金旅车,让更多村民有车坐。

  “田师傅好!”“田师傅辛苦啦!”几位村民上车时,纷纷热情地向驾驶员田金明打招呼。“田师傅驾驶技术特棒,别看山路这么多弯儿,我从来没晕车过!”听到村民夸奖,田金明不好意思地笑了。

  田金明是门头沟龙泉务村人,也是一位开了15年公交车的老司机。每天行驶在山路上,他总结了不少安全行车经验,“随着弯儿慢行,很少踩刹车,村民们就不容易晕车。”马套村至大村的盘山公路,崎岖多弯,有着45岭之称。田金明驾车时眼观六路,瞄着拐弯处钻出的对向来车、随时可能窜出的野鸡、后方超车,还要警惕落石。

  田师傅人缘好,除了因为驾驶技术高,还因为热心肠。“村里人都有田师傅电话,孩子从城里捎点儿啥,在始发站放他车上,就给我们带上山了。”马套村村民李阿姨说,前些日子给孙子买的小三轮车,就是田师傅帮忙捎来的。疫情期间,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不方便回村,老人们便将急需的物件托田师傅运下山。

  大山公交惠及的村民越来越多。今年7月1日首车起,M37路双向增设芹峪口、芹峪、立石台、跃进村、山神庙、大村南口、大村共7站,每天往返两趟,解决千余名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盼了50多年,终于盼来这趟公交车,太方便了!”山神庙村媳妇李荣英今年71岁,娘家还有年过九旬的老母亲住在马套村。过去由于出行不便,一年只能靠孩子找车回去一次。M37路开进村第一天,她就拉着老伴儿坐上这趟车,回马套村看望老母亲。

  “现在不但村民进城回乡方便了,村里的农产品(000061,股吧)也能走出大山了。”山神庙村党支部书记王永亮说,常有村民带着吃不了的窝瓜、土豆、黄瓜等农产品,坐车下山到集市上卖了挣点钱。

京西大山深处通了公交车,村里的老人下山更方便了

  自2008年开始,北京公交集团客八分公司陆续配合延庆区、门头沟区开展“村村通公交”工程。截至2020年7月底,累计开通村村通公交线路89条。目前,北京全市3916个建制村,通硬化路率100%,通客车率100%。

  出行方便了,不仅村民抬起脚就能走出大山,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也正被吸引着走进大山游玩。马套村西侧200米,南石洋大峡谷景区正在修建,旅游业将成为马套村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日子越过越好喽!”马套村党支部委员李荣林望着村里正在改造的一栋栋青灰色二层小楼,满怀期待。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