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必要性是否有所降低?银行业利润下降,又面临不良资产压力增加和补充资本困难,监管是否会放松对银行资本的要求?
25日,在国务院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对上述热点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货币政策需要有更大确定性
近期,央行针对货币政策走向频频发声。在MLF利率和LPR连续四个月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市场热议降准降息的必要性是否有所降低。
孙国峰强调,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市场情绪难免受到一些影响,货币政策需要有更大的确定性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那就是三个不变,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不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以及量化宽松这样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退出问题。
光大证券(601788,股吧)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判断,下半年货币投放将由“总量充裕”向“总量适度”转换,并通过改革办法推动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降准降息的概率已显著降低,LPR下行空间减小。
孙国峰指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总量上,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支持经济向潜在增速回归。结构上,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导向作用,引导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提升潜在产出水平。价格上,继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潜力,综合施策,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确保实现为市场主体减负1.5万亿元的预期目标。
孙国峰还表示,未来LPR的走势取决于宏观经济趋势、通货膨胀形势以及贷款市场供求等因素,具体要看报价行的市场化报价。随着LPR改革推动贷款利率下降的潜力进一步释放,预计后续企业贷款利率还会进一步下行。
目前没有必要下调银行监管要求
疫情冲击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业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由于银行为实体经济减负以及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前瞻性应对未来贷款上升的压力,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2.4万亿元,同比下降了12%。但总体看,银行业整体运行稳健,拨备和资本水平充足。截至二季度末,资本充足率为14.21%,较年初下降了0.43个百分点。
“虽然比年初下降了,但是远高于10.5%的监管要求,所以目前没有必要下调监管要求。”刘国强表示,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保持资本充足是很重要的,未来即使资本充足率下降,也不能通过下调监管要求来满足,那样做是自欺欺人,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丰富的补充资本手段。
减负与银行利润变化不是一一对应
商业银行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出现罕见下降,一时间引发市场对银行“让利”与“盈利”如何平衡的热议。
“金融部门按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为市场主体减负,与商业银行的利润变化,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更不是零和关系,不是说减负1.5万亿元,商业银行利润就相应减少。”刘国强强调。
此前,对于银行业净利润下降,银保监会释疑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二是不良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加大。
刘国强表示,商业银行贷款收入是贷款利率和贷款数量共同决定的,降低贷款利率后会增加贷款的需求,导致贷款数量的扩大,从而抵消价格下降的影响。
另外,刘国强指出,商业银行的利润还取决于资金成本以及不良贷款处置等诸多因素。2020年以来,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并下调了再贷款、再贴现利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虽然贷给企业的利率降低了,但是金融机构自己借的钱利率也降低了,利差有所缩小,但并没有缩小的那么大,成本下降,也对商业银行利润减少起着抵消作用。
刘国强表示,8~12月,金融部门还将继续为市场主体减负大约6000亿元,全年合计减负1.5万亿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