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购物中心是时候调整了

2020-09-07 07:01:14 第一财经日报 

  [ 《中国购物中心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指出,96%的受访企业有数字化转型战略,其中10%的企业表示有很多成功项目。 ]

  今年年初发生的疫情对实体零售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购物中心。然而,有危也有机,遭遇疫情的2020年从某种意义而言成为了实体零售商的一个转折点,让更多的业者从模式、业态、渠道和资本等多个方面重新审视和转型升级购物中心项目。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近日联合CBRE世邦魏理仕共同起草的《2019-2020上半年度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可选择性消费行业销售额萎缩明显。生活日用品、药品等必要性消费受到的影响较小,餐饮行业销售额同比下降了44%,珠宝、服饰等品类的零售额下降幅度在30%~40%之间,线上销售渠道占比一向较高的化妆品行业的损失也在10%以上。基于国内良好的疫情控制情况,近九成受访者预计在2020年内行业能恢复正常经营,但大多数零售商暂缓实体店扩张计划,数字化销售渠道预计将变得日益重要。

  从上述数据可见,购物中心今年业绩受挫明显,但同时也正在恢复中,而经历了一场疫情的购物中心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和新商机。

  商业地产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后,慢慢步入了同质化时代,疫情让更多的业者意识到必须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更清晰自身定位。为了做出特色,购物中心要在招商和品牌组合上有所突破,不能停留在那几家大众化品牌和传统的业态思维中。

  曾有业者与笔者交流,其所在的新购物中心项目地理位置不具备优势,因此很难招到知名品牌,于是其另辟蹊径,找各类潮牌和首店合作,一举成为时尚地标项目,并配合夜间经济,在今年疫情期间获得了不错的客流和收益。

  在业态方面,体验式业态是这几年购物中心最为强调的,可惜疫情使得体验式业态的代表——电影院和儿童教育连锁产业受挫,于是很多购物中心开始重新思考如何调整业态的问题。目前,融创、新城控股(601155,股吧)、爱琴海购物公园等都在新项目中植入新业态,比如室内游乐项目、动物主题项目、运动场馆、戏剧演出等,以此吸引客流,弥补电影院和儿童教育连锁业态的损失。当然,目前电影市场正在复苏,购物中心也期待接下来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电影院的上座率有所提升。

  此外,未来新购物中心项目的动线设计和商业布局也要转型。比如设置更多可灵活操作的空间,既可做商铺,也可做活动场地,一旦有需要则可以灵活转变,增加商场收益的可能。这种设计上的特色化也是给商场自身树立一个标志,包括建筑语言、建筑品质、空间氛围、空间体验等方面的标志化。

  疫情对实体业者最大的促进莫过于加速线上发展。在笔者看来,直播带货只是表面形式,网红直播的边际效应会递减,腰部及腰部以下网红的带货能力与流量并不十分理想,但关键是背后的供应链和议价能力、大数据的收集、线上线下“一盘货”的打通。《中国购物中心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指出,96%的受访企业有数字化转型战略,其中10%的企业表示有很多成功项目,44%的企业表示目前还在转型过程中。

  科技赋能是购物中心未来非常重要的趋势和必备技能。新城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曲德君在与笔者交流时指出,科技的运用不仅涉及基础设施、安保体系等,也涉及数字化运营,帮助业者全渠道经营、精准化营销和全周期服务。

  此外,金融化也是购物中心这类商业地产项目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目前资产证券化正在加速。购物中心公募REITs或许已经逐渐具备了推出市场的时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强调,未来消费主渠道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还在持续增长的线上和“到家”业务;二是贴近社区和消费者的社区小型的零售店铺,比如便利店;三是购物中心,购物中心必将成为消费者体验消费的“主战场”。同时,购物中心也会成为整个零售创新、商业创新的“主战场”。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