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比女排赢球更打动人的是郎平这句话

2020-09-28 01:05:28 新京报 

视点

女排精神不是“唯冠军论”,不是常赢,女排精神是不服输。

《夺冠》复映定档当天,导演陈可辛发了一条朋友圈:“1月19日,首映前,经历了人生最煎熬的1个月,没想到首映后经历了更煎熬的7个月……能熬到今天,就靠中国女排四个字。中国女排是精神,是信仰。”

9月25日,《夺冠》全国公映,拉开了国庆档的帷幕。但它已比原定的上映日期迟了整整8个月。好在《夺冠》并没有辜负观众的期待,上映以来票房“夺冠”,在电影评分平台也获得不错的口碑。

拼搏、奋斗、不认输……大部分国人对中国女排与女排精神并不陌生,在当下的中国,又该如何阐释女排精神?《夺冠》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时代坐标中的女排精神

《夺冠》以三个历史阶段反映中国女排40年来的发展,分别是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

电影从1979年开始讲起,彼时中国女排在漳州排球基地备战第三届女排世界杯。那时,美国已开始用计算机研究我们的战术和运动员,而整个中国总共也没几台计算机——体育竞技场外,姑娘们面临的是技术鸿沟;而女排姑娘们先天的身体条件,也比不上欧美女排。那时候的中国女排只能靠吃苦,苦练、硬练,拿命去练。

一个冠军为什么如此重要?答案当然不只在赛场上。

经济建设方兴未艾,刚刚打开大门的中国,太需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改革开放的中国,也需要一种精神激发起全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中国女排不辱使命地拿下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并开启了五连冠的传奇。

1981年,媒体首次提出“向女排姑娘学习,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女排精神,振兴中华”。从此,女排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拼搏、团结协作、永不服输精神,振奋了一代中国人。

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昔日中国女排的最大功臣郎平已成美国女排主教练,中美女排更是在半决赛遭遇了狭路相逢的戏剧一幕,而中国女排惜败。电影呈现了郎平的左右为难。作为中国女排曾经的一员,作为中国人,她私心希望中国女排获胜;但作为一个职业教练,她又必须全力帮助美国队去赢。

虽然郎平的选择并不被一些国人所理解,但电影还是对其选择表示支持。这彰显的是对职业体育人的尊重和理解,彰显的也是女排精神的开放与包容——爱国主义与职业体育并不冲突。

时代的坐标来到2013年,郎平重新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电影也经由黄渤饰演的功勋教练之口,说出社会上的质疑:当下的中国还需要女排,还需要女排精神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女排精神之所以传承至今、历久弥新,是因其不仅能鼓舞人,更是总能从时代发展里汲取精华。

女排精神与“成为自己”不冲突

电影中一再讲到,20世纪80年代,女排姑娘什么都没有,要赢只能“拿命去拼”。也正是那一代女排姑娘,那一代无数中国人筚路蓝缕的奋斗,才有了今时今日强大自信、在世界备受瞩目的中国。

我们不能忘却女排姑娘们的付出和牺牲。比如郎平,头部以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完好的;在美国旅居阶段,郎平甚至有残疾人证件。而郎平成为主教练后,首先就是给女排姑娘们“减压”,不仅给姑娘们配备了完备的体能师、康复师团队,也放弃了过去那种透支身体和精神的训练方法。

郎平的执教思路是科学与人性,让姑娘们去玩、去休息,甚至谈恋爱。而电影要借此传达一种更为开明的体育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并不相悖,并且当二者汇合反而可能激发出更大能量。

赢得冠军固然重要,但这并非比赛的唯一价值;成为优秀的运动员固然重要,但更要成为优秀的人。至此,《夺冠》也传达出了对女排精神新的理解:女排精神不是“唯冠军论”,不是常赢,而是不服输。

无论时间怎么变化,女排精神的内核永远不会变。但就像电影中郎平说的,“曾经一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价值。”

正因为今天的我们内心愈发强大了,所以我们不再宣扬“唯冠军论”,我们对个体的价值有了更多的尊重,给了个人更多选择的权利和自我实现的机会。这是与时俱进的体育观念,这也是女排精神与时代中国相互滋养、花繁叶茂的结果。

□陈子非(媒体人)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