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长性是最大优势,粤港澳大湾区能否成为全球超级湾区?

2020-09-29 09:43:24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一帆 “对标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能否博采众长,在其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超级湾区?”

9月28日,以“畅通双循环 构建新格局”为主题的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当天,多位与会人士就湾区现状及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上述的这一问题,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李志坚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李志坚认为,从经济总量以及发展后劲各项指标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湾区。

在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学术总监乐正看来,目前的粤港澳大湾区有着三大优势。“发达国家的几大湾区,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及社会发展层次均已相对定型,但粤港澳地区仍有高速成长的优势,同时,从深圳、东莞的外贸出口历史也可以看出其发展的高韧性,加之9+2城市结构,也让我们在产业结构、制度体系、发展层次等多方面成为了最具多样性的湾区。”他指出。

而在李志坚眼中,粤港澳大湾区保有的巨大腹地,也是一个关键的王牌。“现在整个大湾区能做到1小时通达9+2的各个城市、2小时通达至韶关、粤东西北等周边城市、3小时通达到附近的省会城市、12小时通达到全球主要城市。广大的腹地能支撑综合交通的网络形成,加上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无疑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充足的空间。”

对此,佳都科技(600728,股吧)企业战略发展总监娄刚也表示,任何一个湾区的打造,除了在整个社会体系或各个层面的打通之外,大家在物理距离上的互联互通也十分重要。就像最近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规划,包括各个城市推出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其实也都是在构建互联互通。随着交通方面实现互联互通后,整个大湾区的竞争力也会随之提升。

李志坚指出,面对世界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还有一项得天独厚之处。“首先,在中美贸易及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发生了从水平式分工向垂直式分工的重构变化。以前许多跨国公司,包括发达国家,都利用资本和技术面向全球分工,找到全世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质量最好的地方,形成水平分工体系。”他指出,“在水平分工里,我们的价值链获益较低,比如一台iPhone,中国最后只能赚6.5美元的加工费。”

“而随着疫情等环境带来的挑战,水平式分工变向垂直式分工。垂直式体系中的布局,需要1-3个小时的车程里完成70%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李志坚进一步补充,纵观全球其他的湾区,硅谷以科技为主,纽约更多是金融,东京则是制造业很发达,唯有粤港澳大湾区较为综合。一方面是它是全球的制造业中心,另一方面它还有香港这一金融中心,而湾区9+2也有很多科研、创新的体系,国内的产业链体系比较完善,这方面的优势就更符合未来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新生态。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前局长、WeLab Bank (匯立銀行)董事局主席陈家强也表示赞同,他指出,世界一流的湾区,学术和创新能力特别高,同时它也非常开放,不同地方的人才都会聚集至湾区,如果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一流湾区的话,一方面我们要有产学研的能力,同时也要针对现代经济需求,更加市场化。

与此同时,娄刚也强调,相比其他三个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在一些方面依然需要进行提升。“比如在产业升级方面,其他三个世界级的湾区中,服务业占比可能超过80%,而我们现在的服务业占比大概为百分之六十多。因此,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其实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在整个产业升级空间上的探索。”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多元化的产业,既有金融,也有科技,也有制造业的基础,但是世界级的湾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特别美丽的海岸风景自然资源,加之很强的科研体系。我们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如果要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则必须要在科技创新体系上实现一些突破。”娄刚坦言,“可以通过进一步构建像产学研企为主要载体的主体参与,比如研发机构要考虑如何让技术实现产业化,企业则要提供给这些技术应用的场景。做到这样一个互动的发展趋势之后,我们才可能在未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体系非常健康且健全,在强大的交通网络支持下,人才流动和企业交流也非常频繁。未来,在创新能力和产学研有意识的补充下,我相信也会实现巨大的突破。”平安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技术总监陈小虎表示。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