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建三江无人化农场最新成果令人震撼 展现中国科技进步速度与力量

2020-10-13 14:02:04 北京商报网 

10月11日,繁忙的秋收季节,在北大荒(600598,股吧)建三江-碧桂园农业无人化农场项目的农机无人驾驶作业现场演示会上,来自国内外的17家头部智能农机生产企业、44台/件农机设备,分别演示了无人农机收割运粮协同作业,无人化水田筑埂、搅浆、插秧、旱直播、飞防、秋翻地、旋地以及无人化旱田灭茬、翻、耙、起垄、播种、喷药等20多项无人农机作业,涵盖主要作物从春到秋全周期作业过程。

据了解,这是国内外先进智能农机装备针对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作物全流程无人化作业的第一次集中展示,标志着碧桂园在无人化农场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下一步构建主要农作物种植生产全流程无人化作业和无人化农场建设运营的系统解决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先进的无人化作业正在中国大粮仓大显身手,源于1年前碧桂园与北大荒的强强联合。这两家行业头部企业计划在现代农业领域干一番大事业,于建三江打造前所未有、技术领先的无人化农场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全球首个由实力龙头企业牵头实施,由现代化大农场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出发,系统集成整合多方优质资源、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作业的无人化农场项目。

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未来粮食供需也还将长期处于紧平衡。因此,国家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高产现代农业被认为是实现“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重要保障,强调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10月11日在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园无人化农场农机无人驾驶作业演示会现场,一台无人驾驶拖拉机在进行完成路径规划、路径跟踪、自动调头等演示作业。

可喜的是,伴随着中国的科技振兴,以及碧桂园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积极参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表示:“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园农业联合组织实施的这个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是目前国内外针对主粮作物的规模最大、参加试验示范的农机设备最多、作业环节项目最全、无人化技术最先进、农机田间作业无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无人化农场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球首个超万亩的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项目将带动中国现代化大农业加速发展,为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将在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超万亩无人化农场的落地意味着继享誉全球的5G等技术之后,中国正在进军全球智慧农业最前沿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或将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

无人化农场进展迅速 助力中国农业科技创新

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园农业无人化农场项目是中国两大龙头企业跨界合作的项目,在立项之初就定下了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基调,项目联合国内外头部农机制造、智能农机装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融合了智慧农业的最新技术。

据介绍,这个项目将重点突破农机无人驾驶、作业协同、多机联动、自动避障、集群调度、远程控制、智能决策等关键环节,最终构建主要农作物全流程无人化作业和无人化农场建设运营的系统解决方案。项目建成后,总面积将超过1万亩,位居全世界同类农场规模之首。

据现场专家介绍,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此前也有不带驾驶室概念的无人拖拉机问世,但离大面积生产实践应用还有一定距离。近年来国内无人驾驶农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地无人农场的试验探索,主要由相关厂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科研院所牵头试验、验证和推广,缺乏全系统整合,还没能产生规模化应用的实际效果。而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园无人化农场是全球首个由有实力龙头企业牵头实施,能从应用场景实际需求出发,有助于推动先进的无人化农业技术更新迭代、加速落地。

无人化农场对于破解中国农业当前存在的“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两大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显示,目前农村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等,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65.5%,保守估计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在8000万人以上;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下降到20%左右;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25.3%,约为1.24亿人。

植保打药机在田间演示高精度的无人驾驶自动喷药

农业机械化曾被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最具推动作用的工程技术之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科技支撑,也是各国突破农业劳动力瓶颈、提升生产率的主要手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率不断提升,2019年,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但跟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距离。

有鉴于此,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园无人化农场项目计划引入先进的智能农机装备,用3年时间实现耕种管收全过程的少人化和无人化,用高效的科技手段减少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为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寻找突破口,该项目的成功落地将大大推进我国智能农机装备制造业、智慧农业的发展进程,助力提升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无人化农场实现藏粮于技 助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但另一方面,在稳定之中,我国的粮食安全也还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近日表示,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食品消费升级,粮食需求相当长时间内仍将保持刚性增长,粮食生产供给又面临耕地和水资源硬约束、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国外进口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未来粮食供需还将长期处于紧平衡。因此,未来仍要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底线,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藏粮于技对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明年,中国将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这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中央多次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虽然,连续十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村给予了足够的政策倾斜,但相对工业的基本现代化,我国农业的发展依然相对落后。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的现代化。这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用企深度融合,给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现代农业是一个对资金、人才、技术等要求都很高的长周期产业,需要强大的发展实力和不计较短期得失的情怀为后盾。技术方面,随着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机器人、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已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科技支撑。而社会资本的进入,对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速农业生产智能化、科技化、机械化进程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无人直升机表演“飞防”,大载重和长续航让其更适应大地块作业,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

碧桂园进军现代农业,源于集团创始人杨国强“重新回去种田”的梦想,始于党和国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号召。杨国强表示“42年前我种田,42年后我还是回去种田”,希望未来用更多精力为国家做一些事。碧桂园在2018年宣布进军现代农业,引入高科技布局农业全产业链,希望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中国农民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带动乡村振兴,并为大众带来丰富、安全、好吃、实惠的农产品(000061,股吧),为全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不同于一些企业的浅尝辄止,碧桂园将现代农业视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公司强大的资金实力以及稳健的发展风格为其在农业领域的创新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有心又有力的前提下,碧桂园的现代农业业务稳步推进,除了迈出打造无人化农场这重要一步外,该公司还在武汉建立“中国种谷”,推进中国种业发展;并携手湖南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助力非洲实现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7月份,由联合国多机构联合编写并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年度研究报告警示,全球长期饥饿人数经历了几十年稳定下降后,自2014年开始呈缓慢上升趋势。如果这一趋势持续,食物不足人数到2030年将突破8.4亿,世界将难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零饥饿目标。世界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仍面临重大挑战。

碧桂园探索的无人化农场这样先进的农业科技,并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甚至冰冷的距离感,而是直接关系到农业的转型升级与未来发展,直接关系到老百姓(603883,股吧)的饭碗、呼应基本的民生需求,是真正有温度的“民生科技”。业内专家认为,在世界性的粮食危机面前,身为来自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碧桂园利用自身庞大的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设规模化、系统运营的无人化农场,对稳定世界粮食生产和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表示:“发展建设‘无人化农场’符合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碧桂园和北大荒建三江通过试验示范不仅能够加速推动和促进无人化农场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还能够总结经验,优化和集成无人化技术,拿出可复制、可推广应用的无人化农业生产系统和无人化农场系统解决方案,为全球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